我每天打卡,只是想证明我爱学习!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09:33 3

摘要:一分多钟就能证明自己爱学习的人,每天可以拿到一个确定性的结果,我会觉得我还可以。多邻国从根本上解决了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早晨听直播,罗振宇老师说:我已经在多邻国打卡600多天了。

是为了学英语吗?

不,就是因为要打卡。

一分多钟就能证明自己爱学习的人,每天可以拿到一个确定性的结果,我会觉得我还可以。多邻国从根本上解决了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巧了,小栗咂也是每天坚持打卡多邻国。677天。

而且我知道,我周围很多人都在多邻国打卡。

是我爱学习英语嘛?

每天一两分钟的学习,算什么学习?但我就是每天都有打卡记录,最近常做的事情,就是在23点58分突然想起来,赶紧打开多邻国。

今天的打卡记录保持了。

听罗振宇老师这么一解释他的打卡经历,我也想明白,这哪里是爱学习英语,分明是多邻国给了我们一个确定性的结果:我是能坚持,爱学习的人。

多邻国最巧妙的设计,就是通过1-2分钟的碎片化学习激发用户主动性。虽然掌握英语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正是这种持续的兴趣培养和低门槛的坚持机制,最终能帮助学习者养成稳固的学习习惯。

胡晓苓老师在《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1》中运用了同样的设计思路:使用7路小棋盘,让学习者在可以围地最小的棋盘上体验下完一盘棋。

相比传统19路棋盘动辄半小时的对局时间,7路小棋盘的一盘棋,最多不超过3分钟,继而下完9路的一盘棋,也不过是5分钟的时间。

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可以让初学者获得成就感——我今天下了一盘棋;又可以通过画地盘,立刻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围到了自己的地盘。

这就相当于学习动力的永动机:学生不仅能迅速建立"我会下围棋"的自信,更在持续的正向反馈中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在《围棋零基础轻松入门1》的三个必须知道的规则中,围地多的一方胜是重要的规则之一。

但在第四课的闭环教学设计却展现了第四课教学逻辑教学重点却是:下完一盘棋。

在7路棋盘上有两个关键重点:

1.找到没有下完的地方,并且把它下完。

2.使用前边学到的“画线法”画出双方各自的地盘。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暗含双重验证机制,通过画线法再次检验是否下完了一盘棋。

至于最后的结果,呈现出三个递进式的结果层次:

1.下完一盘棋;

2.画出自己围的地盘;

3.谁围的地方多谁就胜。

这三个都是结果之一,并非只有胜负的判断。这不仅将胜负判定融入完整的学习闭环,更让初学者在“下完一盘棋”的实践中,达成流程规范、技法应用与胜负认知的三维教学目标。

在备注中,胡老师说:7路和9路下完一盘棋的作用是学习如何围地,能下完一盘棋就很OK。

所以,没有涉及还子等问题。

胡老师在师训中总是说:胜负结果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要淡化竞争意识,要有容错率。

将教学重心转向认知发展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在棋盘上构建策略性思考的能力。

来源:三少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