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公司Kodiak Robotics宣布,将通过与空白支票公司 Ares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II(NASDAQ: AACT)合并的方式,在美国公开上市。
通过SPAC上市。
文|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自动驾驶卡车技术公司Kodiak Robotics宣布,将通过与空白支票公司 Ares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II(NASDAQ: AACT)合并的方式,在美国公开上市。
合并完成后,合并公司将更名为 “Kodiak AI”,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交易,交易对Kodiak的估值约为25亿美元。
根据协议,交易完成后,Kodiak AI将获得约5.51亿美元来自Ares Acquisition信托账户的资金,同时还获得了包括Soros Fund Management、ARK Investments 以及 Ares Management在内的多家机构投资者超1.1亿美元的承诺投资。Kodiak计划以“KDK”为股票代码进行交易,但尚未公布将在哪一交易所上市。
Kodiak Robotics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专注于为商用卡车开发自动驾驶系统,当前已实现商业化营收,主要来自美国德州二叠纪盆地(Permian Basin)的自动驾驶货运服务。2025年1月,Kodiak成功向其客户Atlas Energy Solutions交付首批两台自动驾驶卡车,并获得该客户100台卡车的明确采购承诺,为其技术路线的落地和市场化带来了积极信号。
根据披露,截至目前,其自动驾驶系统已在真实道路条件下完成超过260万英里 的自动驾驶里程。
在当前全球供应链压力与运输成本持续上升、驾驶员短缺加剧的背景下,Kodiak所处的自动驾驶卡车技术赛道正逐渐走出实验室,向产业化阶段过渡。尤其是在远程、恶劣、重复性运输场景中,如油田、矿山、仓储枢纽等,具备更高商业转化效率的“短路径落地模型”被越来越多行业玩家验证为可行方案。Kodiak也明确表示,当前公司将优先发展非高速公路、离道路况下的自动化运输,以此加快技术商业化节奏。
值得注意的是,Kodiak选择通过SPAC上市之时,正值自动驾驶卡车行业经历波动期。此前,包括Embark Trucks、TuSimple等头部玩家已相继关闭业务或退市,行业整体从2021年的高光时期进入估值重塑阶段。SPAC工具也不再如当年炙手可热,市场对“烧钱型科技项目”的容忍度明显下降。
不过,与众多仍处于前期研发阶段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相比,Kodiak已实现初步营收,且具备真实客户订单和运行数据,其资本化路径的确定性相对更高。公司创始人兼CEO Don Burnette曾是谷歌自动驾驶项目早期成员,后联合创立自动驾驶卡车公司Otto(被Uber收购)。在一系列行业风波后,Burnette于2018年独立创立Kodiak,并坚持以卡车物流为自动驾驶的核心落地场景。他在声明中表示:“此次进入公开市场将加速我们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拓展,使我们的技术服务更广泛的客户,并在商用卡车和公共领域提供更具价值的解决方案。”
当前正值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技术面临融资收紧、路径重估的阶段,Kodiak选择逆势上市,不仅考验其技术与资本能力的协调,也体现其对自身商业模型的信心。虽然盈利路径仍充满挑战,但Kodiak已实现的初步市场验证与真实订单,确实让其在一众“PPT造车”的同行中显得更为扎实。
在经历自动驾驶行业“从梦想到现实”的阵痛之后,Kodiak的SPAC上市,或许正是行业第二曲线起点上的一次理性下注。
来源:新战略低速无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