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网易有道版权门:承诺教材是否有版权?个人分享网盘如何进入“官配”?网盘内容谁来审核?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7 14:12 3

摘要:在北京商报推出的《北京版英语教材由个人网盘分享,家长质疑网易听力宝“版权不够网盘来凑”》调查后,近日有家长反馈:不仅是北京版英语教材,沪教等英语教材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家长们进而追问:网易有道听力宝内的教材和网盘资源文件到底有没有版权?个人分享的资源如何进入到

在北京商报推出的《北京版英语教材由个人网盘分享,家长质疑网易听力宝“版权不够网盘来凑”》调查后,近日有家长反馈:不仅是北京版英语教材,沪教等英语教材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家长们进而追问:网易有道听力宝内的教材和网盘资源文件到底有没有版权?个人分享的资源如何进入到了官方平台?第三方的内容审核又该由谁来把控?

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的出品方——北京出版集团获得证实,相应教材的版权网易有道听力宝的版权已过期未续签;网易有道听力宝中个人云盘分享的资源并未获得官方授权。

网易有道听力宝教材版权存疑,也给教育创新下如何加强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问:英语教材是否有版权

对于家长们普遍反馈的“购买时承诺有版权”、购买后“网盘个人分享替代正常路径”的质疑,北京商报记者联系网易有道,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产品内置资源的教材版权情况因产品型号及时间会有变化,具体根据当年是否与版权方有授权合作为准,用户购买时可通过客服进行详细咨询。

但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出版集团教材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得到回复称,北京出版集团曾将小学英语教材授权给网易有道使用,授权期限2022年11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止,合同期满后,双方未续约。

针对个人云盘上传的资源,北京出版集团教材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截至目前,该社没有授权许可任何个人云盘进行资源分享,未经本社授权使用该社教材版权等行为,应视为侵权。如果企业想在学习机等产品上使用属于本社版权范围内的相关资源,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该社授权许可。如涉及侵权行为,该社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孙宇昊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如果企业在熏听机、学习机中存储或通过服务器提供教材内容(如文字、音频),需要取得著作权人授权,包括与出版社签署版权授权合同,否则可能构成侵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如果企业要使用正版教材或出版物,必须要向相关机构申请版权授权。像上述企业的产品中,仅有部分教材有“官方授权”的标识,一方面可能是企业对版权标识不够规范,并未完全遵从相应的版权规范要求;另一方面,企业没标注的教材也可能并没有获得相应的版权授权。一般来说,企业在获得版权授权后,会在产品中进行相应的标识。

北京商报记者还采访到一家大型教培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透露,企业在产品中所使用的各种教辅书,都要与官方进行合作,教材也必须要有相应的授权。对于企业来说,取得相应的版权授权,也会大力宣传,并作出相应的标注。

孙宇昊建议,相关企业应尊重知识产权,合法使用教材,与出版社签订书面授权合同,明确授权范围,如使用方式、地域、期限、付费标准等。

而就在北京商报刊发《北京版英语教材由个人网盘分享,家长质疑网易听力宝“版权不够网盘来凑”》,北京出版集团明确回应“小学英语教材版权合同到期后未续签”后,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网易有道京东自营旗舰店听力宝Pro产品页面已经删除“包含北京版、沪教等校内教材”的宣传图。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网易有道方面,网易有道回复称,公司在版权到期时就进行了官方宣传素材更换,但型号和渠道比较多,可能有部分页面疏漏,目前在看到报道后正进行全面排查,如有用户受影响可以随时与客服反馈,网易有道的售后会跟进处理。

二问:个人分享资料如何进入“官方推荐”

版权之外,包括张妍在内的家长用户也对有道云盘内个人账号分享的资源文件都是谁上传的、个人分享的资源又是怎么进入官方平台的提出了质疑。

对此,网易有道方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回应,产品App内的“有道云盘”为社区用户共享资源的工具,非官方资源提供渠道,主要是满足用户共享优质自定义学习资源的需求。因此成为产品高频使用功能,获得了大量用户上传并分享资料的工具。

然而包括张妍在内的多位家长向北京商报记者提供的截屏显示,自己在咨询网易有道听力宝官方客服“是否有北京版英语教材”时,均为官方客服提供的网盘引导。且根据北京商报记者此前报道,用户想在听力宝使用该网盘内容,还需提前下载有道智慧学习App进行一系列的授权等操作,这在张妍在内的用户看来,已经算是“官方渠道”。

不仅如此,网易有道方面给记者的回复也与自己客服给用户的回复自相矛盾:网易有道听力宝客服在介绍网盘问题时称,有道云盘的共享资源是热心网友分享的,听力宝设备的内置资源则是通过教研老师上传的。普通消费者上传的文件无法共享给所有用户,仅能自己使用,普通消费者上传的教材要想分享给其他用户必须先成为网易有道的“合作用户”。消费者要填写姓名、手机号等相关信息,并备注合作形式、产品等,客服会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相关老师。

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看来,网易有道通过开放第三方分享机制,试图弥补内容生态短板,这种“众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对个性化学习资料的需求,但不可否认内容安全存在潜在隐患,当第三方分享资源的审核机制不透明,客服回避监管责任归属时,有关价值观错位、版权纠纷、技术漏洞等问题就难免引起家长担忧。而这种情况既可以看成是教育教材因内置资源等硬件产品不足而拓展内容生态的创新尝试,也暴露出当前教育类UGC(用户生成内容)监管体系的薄弱环节。

三问:第三方内容审核谁来把控

版权与内容来源之外,家长们更关心的是“谁来审核这些个人提供的资源”。

网易有道方面回复给北京商报记者称,有道云盘按照国家规定,配备了网易易盾的内容审核、拦截系统,同时具备投诉举报等安全管理机制,便于确保UGC(用户原创内容)分享内容的安全性,如遇到侵权投诉等问题,也会及时人工跟进处理。

客服则并没有直面回答,而是回复到:云盘是第三方家长分享的,平台仅能限制分享学习类的资源,如涉及敏感信息系统会过滤。

宋向清认为,网易有道听力宝引入个人分享资源可能是出于丰富资源库、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考虑。但网易有道也应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确保这些分享的资源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传播有害信息。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也认为,企业应对平台提供的所有学习资源承担审核责任,这是企业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而不是让消费者自己来一一进行核对。无论是设备内置资源还是个人用户上传的内容,平台都应具有审核责任。以社交平台为例,其内容管理通常采用双重监管模式:一是发布前的前置审批,确保内容合规性;二是投诉处理机制,对涉嫌侵权内容及时下架。

“然而,面向学生的学习资源,企业应当执行更为严格的审核标准。”熊丙奇表示,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不适合学习的内容,即便事后下架也已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企业在产品端上架的资源内容必须严把质量关。相较于普通出版物,学习类资源的审核标准应当更为审慎,严禁未经审核的个人资源随意发布。

近年来,部分教培企业将研发和生产教育硬件作为转型方向,陆续推出学习机、熏听机、学练机等产品,但问题也随之产生。早在2023年,有家长表示在孩子的科大讯飞学习机中发现了一些诋毁伟人、扭曲历史等违背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对此,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回应称,已在发现后第一时间下架内容,并对负责保障内容安全的合作伙伴作出处罚处理,同时内部已经将用于大模型上的内容审核机制放在了学习机上,力求使学习机的内容审核更加严格。

“目前,国家对线上学习内容的监管并非完全空白,但针对像网易有道听力宝这种具体的产品形态和资源引入方式,监管的覆盖范围和力度可能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宋向清分析道,未来随着线上学习的普及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国家对线上学习内容的监管力度将会不断加强。相关部门将加快制定和完善针对线上学习内容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规范线上学习内容的生产、传播和使用。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常莎提出建议,企业应“自扫门前雪”,下架未授权内容,与出版社补签协议;并对用户分享资源进行严格审核,过滤侵权内容。同时,要完善机制,建立版权审核制度,要求用户上传资源时提供授权证明;设置侵权投诉通道,及时响应并删除违规内容。此外,企业也要明确告知,在用户协议中禁止上传侵权资源,并公示法律后果。

宋向清还说到,教育硬件的内容安全不仅关乎企业的商业信誉,更关系到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塑造。网易有道听力宝的争议,也给教育创新下如何加强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唯有通过“立法细化+技术赋能+行业自律+社会共治”的四维治理体系,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内容安全的动态平衡。家长作为最直接的利益相关方,也应积极参与监管规则的制定,推动行业向更透明、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来源:北京商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