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我需要理解用户提供的素材,虽然有些零散,但主要提到了六类群体:基础养老金调整、缴费年限优待、高龄倾斜、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企业军转干部、特殊工种退休群体。还有发放时间和咨询渠道。用户希望文章有吸引力,所以标题需要抓眼球,可能用数字、利益点或情感共鸣。
首先,我需要理解用户提供的素材,虽然有些零散,但主要提到了六类群体:基础养老金调整、缴费年限优待、高龄倾斜、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企业军转干部、特殊工种退休群体。还有发放时间和咨询渠道。用户希望文章有吸引力,所以标题需要抓眼球,可能用数字、利益点或情感共鸣。
用户之前的例子用了“10个真实瞬间”“看哭全网”,所以这里可以用数字,比如“六类人”,加上“养老金大涨”“7月5日到账”这样的时效和利益点。标题可能需要包含“陕西养老金新政”“六类人直接受益”“附到账时间表”之类的关键词。
接下来,结构方面,用户之前的文章用了视觉、故事、锐评,这里可能需要更直接的政策解读,但也要加入情感元素。开头需要用紧迫感,比如“7月5日前到账”,然后分六类人群,每类用具体的数据和好处,比如基础养老金涨多少,高龄倾斜多给多少,缴费年限每满1年加多少钱,这些具体数字能增加可信度和吸引力。
还要注意用户可能的深层需求,比如这六类
人可能关心自己能多拿多少钱,什么时候到账,怎么查询。所以需要明确列出每类人的具体调整内容,比如基础养老金调整群体,可能提到具体涨幅,高于全国平均,让读者觉得实惠。缴费年限优待群体,强调长缴多得,鼓励参保。高龄倾斜对象,按年龄分档,比如70-79岁、80-89岁、90岁以上分别加多少,体现对老人的关怀。
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能涉及地区分类,比如一类、二类、三类地区分别加多少,体现政策公平。企业军转干部,强调保障待遇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解决后顾之忧。特殊工种退休群体,提到提前退休和养老金保障,让他们安心晚年。
发放时间和咨询渠道要突出,特别是7月5日到账,加上咨询电话12333和“智慧人社”APP的新功能,方便读者查询。可能还需要加入专家解读或对比,比如和往年相比涨幅如何,全国平均水平对比,让读者觉得政策利好。
需要避免使用太专业的术语,用口语化表达,比如“直接多拿XX元”“手把手教你查”之类的语句,增加亲和力。结尾可以引导互动,比如“看看你属于哪一类”“转发给家人”,促进传播。还要注意结构清晰,每部分用小标题,加粗关键点,方便阅读。
来源:青青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