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沪深两市低开高走,小幅上行下迎来反弹8连阳。盘面上,房地产、社会服务、建筑材料以及食品饮料等表现抢眼,而汽车、交通运输以及有色金属等短期走低。不过,尽管指数持续反弹并且迎来8连阳,但两市成交进一步萎缩并跌破万亿大关,较前一日进一步缩量约1000亿,显示市
又是缩量反弹!
今日,沪深两市低开高走,小幅上行下迎来反弹8连阳。盘面上,房地产、社会服务、建筑材料以及食品饮料等表现抢眼,而汽车、交通运输以及有色金属等短期走低。不过,尽管指数持续反弹并且迎来8连阳,但两市成交进一步萎缩并跌破万亿大关,较前一日进一步缩量约1000亿,显示市场交投热情相对低迷。
短期看,市场之所以呈现出持续的缩量反弹,主要有几个核心的因素:一方面,抛压阶段性缓解。经历前期暴跌后,部分恐慌盘已离场,卖盘力量减弱,资金在关键支撑位试探性回流,短期空头衰竭趋势下迎来反弹;另一方面,大资金集中力量控盘。机构资金围绕政策强驱动的半导体、机器人等板块进行抱团,缩量反映筹码锁定性较好,但市场整体参与度有限;此外,政策预期的支撑和提振。中央汇金增持ETF、国内流动性相对宽松下,给市场带来较强的支撑。而科技、消费等行业利好政策的催化下,带动部分板块走强,给市场带来提振。
不过,整体看,尽管短期市场有支撑和提振,但资金观望情绪依旧浓厚,成交持续萎缩下,市场很明显的就是量价的背离。而这种量价背离的反弹,一般是缺少持续性的,而且力度也值得观望。如果继续保持缩量,上行或面临较大调整压力。在此之下,市场究竟在担忧什么?又在等待什么呢?
1、市场依旧担忧关税政策的扰动。美国关税政策反复,特朗普政府近期对华加征关税并威胁扩大征税范围,导致出口链盈利预期恶化。尽管部分商品获短期豁免,但政策不确定性仍压制外资风险偏好。而近期美股科技股持续波动,英伟达股价异动以及美联储预期推迟下,成长股估值压力凸显,或给国内创业板等带来承压预期;
2、国内主要是国内业绩验证与政策博弈。4月中下旬为年报及一季报密集披露期,部分高估值板块面临业绩证伪风险,市场担忧“暴雷”可能引发资金避险。此外,尽管市场对政策期待有加,但更多政策依然未能落地,导致资金倾向于观望。
3、月底重要会议的政策定调。投资者普遍等待4月底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及政策部署,其中对经济以及对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政策预期,或成为中期行情的关键催化剂。
在担忧和等待之中,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关注政策以及市场可能的变化。同时,做好相应的策略应对:
首先,短期警惕无量反弹后的回调风险。尽管指数短期仍存在上冲空间,但当前市场处于 “政策底” 与 “盈利底” 的磨底阶段,缩量反弹难以支撑持续上涨。若 4 月下旬未出现超预期政策或业绩改善信号,需防范单日急跌风险。
其次,波段耐心等待政策与基本面共振。中央汇金等 “国家队” 资金已形成 “类平准基金” 机制,叠加险资、社保等万亿增量资金入市,市场底部支撑明确。若月底会议释放更强的逆周期调节信号,市场有望开启中期修复行情。
此外,具体的配置上,仍可采取防守叠加进攻的平衡策略。短期继续进行个股博弈的同时,做好组合配置。防御方向,可关注高股息(电力、银行)、消费(免税、智能家居)等方向。而进攻还是成长主线,逢低可继续关注半导体设备、AI算力及政策受益的新质生产力方向(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
来源:郭一鸣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