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哥为何没去爆火的老铺黄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15:25 2

摘要:美国头部网红"甲亢哥"近期开启了他的中国探索之旅,这位坐拥3700万粉丝的顶流主播深度体验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巍峨壮观的万里长城到刚柔并济的中国功夫,从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到传统神奇的针灸疗法,他全方位感受着东方古国的文化底蕴。


美国头部网红"甲亢哥"近期开启了他的中国探索之旅,这位坐拥3700万粉丝的顶流主播深度体验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巍峨壮观的万里长城到刚柔并济的中国功夫,从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到传统神奇的针灸疗法,他全方位感受着东方古国的文化底蕴。

在沉浸式体验之余,"甲亢哥"还化身购物达人,对中国科技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不仅带走了华为三折叠手机,还对新能源汽车赞不绝口。最令他惊喜的是,当了解到自己生肖属猴后,立即前往周大福珠宝店,精心挑选起黑神话联名手链,将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带走。然而,当他兴奋地冲进金店购买生肖手链时,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出现了——以"非遗古法黄金"为招牌的老铺黄金,为何未能吸引这位超级网红的注意?

事实上,老铺黄金的困境并非偶然。在国潮崛起、年轻消费势力占据主流的今天,这个曾以"皇家工艺"自居的品牌,正面临一系列结构性弊端。

文化叙事厚重,但缺乏年轻化表达

老铺黄金的核心卖点是"非遗工艺"和"千年传承",其营销常围绕"宫廷御用""手工匠心"展开。这种定位虽然彰显了品牌的历史底蕴,却在年轻消费者中形成了认知断层。

品牌宣传仍大量使用"尊贵""典藏"等传统话术,与Z世代偏好的"国潮""个性"标签脱节。

相比新兴品牌通过AR试戴、工艺体验课增强互动,老铺黄金的门店更像"博物馆展柜",难以激发年轻用户的分享欲。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老铺黄金的讨论度远低于同类品牌,甚至被贴上"老气""长辈专属"的标签。

价格体系失衡,工费争议劝退潜在消费者

老铺黄金的产品定价存在明显矛盾:

工费过高:古法黄金的工费通常占金价的30%-50%,一条普通手链的总价可能比同克重竞品贵出数千元。消费者普遍质疑:"工艺溢价是否合理?"年轻群体购买黄金时,既看重文化价值,也注重日常佩戴率。而老铺的厚重设计导致"不适合日常佩戴",削弱了消费动力。社交媒体上常见吐槽——"老铺的镯子美是美,但买完只能在家积灰""工费比金子还贵,不如直接买金条"。

渠道布局保守,错失流量入口

老铺黄金的线下门店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高端商场(如SKP、南京德基),非一线城市布局则更为滞后,直播带货等新渠道尝试不足;与老凤祥、周大福、潮宏基等黄金品牌积极布局直播等新兴渠道相比,老铺换金难以解锁“14亿规模大市场”。

门店体验单一:直营模式虽能保证服务品质,但也导致扩张缓慢。相比竞品在步行街、购物中心的广泛覆盖,老铺的"高冷"选址无形中筛掉了大量潜在客群。所以当甲亢哥这样的国际网红随机走进街边金店时,老铺黄金根本不在他的视野范围内。

产品设计脱离日常场景,沦为"橱窗艺术"

老铺黄金的工艺虽精湛,但产品定位存在明显偏差:主推50克以上的浮雕手镯、花丝摆件,实用性低,与年轻人"轻佩戴""重搭配"的需求不符。经典款长期占据主导,缺乏符合当代审美的创新系列,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消费者反馈"老铺的镯子像文物,适合传给下一代,但不适合日常秀出来。"

图左:老铺黄金
图右:周大福

IP联名滞后,未能借势国潮红利

在周大福、周六福等品牌通过联名IP抢占年轻市场时,老铺黄金的经营理念仍停留在传统模式:缺乏破圈传播:依赖"工艺纪录片"+“门店大排长龙”等,难以在内容上引爆话题。未与游戏、动漫等Z世代热衷的领域跨界合作,错失年轻粉丝圈层。

所以甲亢哥的消费选择,折射出老铺黄金的核心问题:它守住了工艺的"高门槛",却没能降低消费的"高门槛"

否则,在国货崛起的黄金时代,老铺黄金或许只能继续"孤芳自赏",眼睁睁看着更懂年轻人的品牌夺走市场。

来源:宝汇投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