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环保也分绩效等级?山东为重点企业设置正向激励机制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15:24 3

摘要: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邀请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出台环保惠企十条举措,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天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邀请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出台环保惠企十条举措,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央广网记者:

据我所知,去年山东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请问目前平台运行情况如何?在推动科技创新、助力全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方面提供了哪些帮助?

侯翠荣:山东省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自运行以来,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积极搭建技术供需对接桥梁,有效破解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转化难”、企业“选技术难”等问题,为全省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打造“一站式”线上服务,提升技术供需对接效率。立足“四个中心”,即信息中心、交流中心、推广中心、服务中心,着力打通技术供给与需求的双向通道,助力企业快速匹配技术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目前,已有400余家企业入驻综合服务平台,另有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建设试点单位12家、环保管家14家、环境医院8家,集成11个领域成熟技术成果300余项,发布资讯千余条。

二是深化“面对面”线下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见效。联合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开展专题培训、技术路演、供需对接等系列活动。围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5场精准对接会,吸引470余家企业参与,有效解决企业污染治理难题。举办3场政策培训会,为200余家企业解读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等政策,助力企业获取绿色信贷。组建6支科技帮扶团队,组织162名专家开展技术帮扶302次,为地方政府及企业提供“诊断式”服务。指导12个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开展200余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是构建“协同化”服务网络,放大平台辐射效应。注重纵向联动、横向协作,与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设立“山东专区”展示山东技术成果。与山东科技大市场携手合作,拓宽供需信息发布渠道,共享转移转化平台、金融创投机构等资源,协同推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生态环保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

下一步,山东将持续优化综合服务平台,与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共享山东技术成果,积极推进山东科技大市场“生态环境专区”建设,集成技术展示、政策匹配与专家智库功能,构建全链条综合服务载体,助力解决污染防治难点问题,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中宏网记者:

在这次出台的十条政策中,我看到文件提到了山东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提级行动”,能否介绍一下这个行动的具体内容,山东下一步要如何开展这项行动?

王福栋:重点行业环保绩效提级既是精准科学依法应对重污染天气、落实差异化管控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动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所谓环保绩效提级,通俗地讲,就是企业进一步提升有组织排放、无组织管控、清洁运输等各方面的治理水平,争当行业标杆。以长流程钢铁为例,A级企业的烧结工序有组织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应分别控制在10、35、50毫克/立方米以下;无组织管控方面,粉性和块状物料储存、输送和生产过程都要实现密闭或封闭;物料和产品运输方面,铁路、水路、管道等清洁方式运输比例不低于80%,达不到的,汽运部分要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或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汽车。通过环保绩效提级行动,既让环保绩效水平高的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又让持续提标改造的企业看到希望,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山东按照生态环境部部署要求,积极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环保绩效提级,目前,全省已有环保绩效A、B级和引领性企业764家。下一步,山东将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提级行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实施。

一是制定年度环保绩效提级计划。指导各市结合重点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污染物排放特征、治理现状以及环境影响等情况,拿出年度提级计划企业清单,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引导企业对标行业先进,进一步提升污染治理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助推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今年年底前,力争全省A、B级和引领性企业达到1000家。

二是持续加大帮扶指导力度。组织行业专家对重点企业进行帮扶指导、分类施策,帮助企业解决在实施有组织和无组织治理、清洁运输比例提升、监测监控能力建设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企业科学制定升级改造计划和方案,帮扶指导企业积极申请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用于污染治理设备、设施升级改造。

三是实施差异化管控。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时,环保绩效A级企业和引领性企业,可自主采取减排措施。同时,将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运转或涉及国家战略性产业、外贸出口的B级及以上企业和重大工程项目,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豁免清单。

四是实施绩效动态分级管理。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发现绩效申报弄虚作假或者存在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直接评定为最低等级,且在一年内不能再次申报。对已评定的B级及以上和引领性企业,发现达不到相应绩效分级指标要求的,实行降级处理,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提质升级。

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请问,在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方面,山东环保惠企工作目前有哪些方面的进展?有什么亮点工作和典型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赵辉: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山东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方面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无处不在”,一方面深化模式改革、机制创新,聚焦执法中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突破卡点、打通堵点,呈现出“正面清单惠企,规范检查安企,信用修复便企,接诉即办助企”四大特点。

一是深化正面清单制度。采取正向激励措施,动态管理正面清单企业,对环保管理水平高、守法意愿强的企业应纳尽纳,提速扩容惠及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对清单内企业无特殊事由不检查。目前,全省正面清单企业达6081家,数量居全国前列。

二是严格规范涉企检查。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和省政府相关要求,梳理生态环境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制定涉企行政检查表单,统一检查标准,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依托“鲁执法”等平台,实行生态环境涉企检查“事前备案、计划匹配、扫码入企、全程留痕、事后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以全程规范实现执法减量提质,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推动涉企检查全流程受控、可回溯管理。

三是持续优化环境信用评价。积极回应企业关切,正在组织修订《山东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持续优化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环境信用相关信息的归集使用,减少信用影响期限,对于非严重违法行为的,实行即改即修;对确有经济困难且被批准延(分)期缴纳罚款的企业,实行信用承诺修复。通过信用及时修复,给予企业更大“容错纠错”空间,激发企业守法内生动力。

四是严格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将回应解决企业诉求作为“分内事”,做好企业发展“贴心人”,严格落实省政府办公厅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和“2115”快速办理机制,及时受理办理涉企诉求,建立“接收、处理、答复”高效运转体系,做到2小时内回复受理转办情况,1天内回复初步办理结果,确保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工单2小时响应率、按期办结率为100%。

来源:山东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