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少年偷89部手机后续:不予立案!家长不管,店主哭诉损失无人赔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7 15:28 3

摘要: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用来保护未成年的,可是现在很多未成年人却懂得钻法律空子,把未成年保护法当成了犯罪的保护伞。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用来保护未成年的,可是现在很多未成年人却懂得钻法律空子,把未成年保护法当成了犯罪的保护伞。

4月13日,辽宁的杨先生发视频控诉,说自己店里89部苹果手机被四个少年半夜撬门偷走了,可是对方都是未成年人,人是抓到了,但是警方或不予立案。

而这四个未成年人作案的手法简直让人大开眼界,根本不把法律放在眼里。

杨先生是辽宁锦州黑山县人,今年33岁,他和妻子在当地租了一个门店经营二手手机店。

为了增加自己店铺销量,杨先生经常在网上开直播、拍视频宣传自家的手机。

杨先生的社交媒体账号的粉丝数量超1万,发布的都是关于二手手机回收与出售相关的内容。

可就是这个操作,让他在网上被这些未成年人盯上了。

4月7日,这四个未成年人从沈阳苏家屯区专门打网约车,跨越100多公里来到锦州找到了他的店铺。

深夜,四个少年撬门进入手机店,从监控看,撬门的手法非常熟练,而且配备了专业的工具。

进门后,他们大摇大摆,几人连脸都没遮挡,也没穿鞋套、戴手套,只有一人用连帽衣的帽子遮住了头。

他们拿着双肩包在店铺搜刮起来,打开玻璃柜门,装了一些二手手机,在屋子里转几圈也没找到其他更值钱的。

就是店里最贵的一些苹果手机锁在柜台里,他们直接拿来一块大砖头,暴力把玻璃柜敲碎,把里面的苹果手机几乎全部打包带走。

杨先生第二天来到店里,整个人都吓傻了,看了昨晚的监控,当场报警。

据统计,他一共被偷走89部手机,警方很快破案,将四个少年带回派出所。

89部手机追回了一部分,还有40部手机不知去向,四个未成年也不交代,店主直接损失了将近20万。

人家开二手手机店的,也是养家糊口,算不上大富大贵,这20万可不是小数目啊!

警方还调查到这四个人盗窃后,还在网上疯狂炫耀他们的赃物。

更夸张的是,这次并非他们首次作案,这些人通过网络联系,自发组成团伙,到处流窜作案,作案地点包括手机店、烟酒店、地下车库等。

杨先生表示:“省内有30多位店主都曾被未成年人偷盗。”

抓获四个少年后,这四个人都不满15周岁,别人这个年纪还在读书,他们却早早混入社会,坑蒙拐骗想方设法得到钱。

警方联系他们家长,每一个人的家长愿意出来负责,全都表示:“我管不了!”

因为未满16周岁,警方对他们只能口头教育,可能不予立案,店主表示很不服。

后来,这些嫌疑人真的只是抓了又放了,没有立案,杨先生感觉好无奈,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这20万损失找谁赔偿?

“在我店里,爆破的手段比较暴力,作案的手法也是非常熟练,拿到赃物到处去炫耀,并且都知道未满16周岁只能口头教育,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如果这种情况不去制止,会不会诱导更多未成年人?那我们这些受害者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

先说说为啥不立案:

按照《刑法》规定,16 岁以下的孩子偷东西,除非涉及杀人、抢劫这些重罪,一般是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这四个孩子要是都没到 16 岁,警察不立案确实符合法律程序。

其实法律这么定,是怕给孩子贴一辈子 “罪犯” 的标签。十四五岁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要是因为一次偷窃就留案底,以后上学、找工作都难。

但是杨先生的担忧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对这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这么宽容,口头教育不用承担太多责罚,只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让某些孩子觉得 “犯罪成本低”!

就是因为知道自己不会被判刑,就是吃定了这招法律的空子,他们才敢这么大胆作案。

网友们对此愤愤不平,调侃表示早知道可以用这种方法,大家都能在成年前,直接零成本攒下百万。

说白了,如果说未成年犯罪不立案,那么就会有更多人把这当成一种合法的盈利手段。

对于此事,有律师表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盗窃行为虽不予刑事处罚,但可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强管教,必要时可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但是都说了父母不管,如果父母有起到监管的责任,孩子也不会小小年纪就走上歪路。

反正这事真的挺替杨先生委屈的,但是这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底该拿这些学坏的孩子怎么办啊?

犯罪越来越低龄化,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来源:小水看人间百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