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球恒动不息劳力士致敬科学、医疗与技术领域的先锋力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7 08:00 2

摘要:从在空气中提取珍贵水源到帮助盲人重见光明,近一个世纪以来,劳力士致力于支持那些不懈开拓的研究者与发明家,支持他们孜孜不倦地寻找有关健康、污染及废弃物处理等全球性难题的解决方案。2019年,劳力士推出“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进一步彰显其保护地球、科学应对环境

从在空气中提取珍贵水源到帮助盲人重见光明,近一个世纪以来,劳力士致力于支持那些不懈开拓的研究者与发明家,支持他们孜孜不倦地寻找有关健康、污染及废弃物处理等全球性难题的解决方案。2019年,劳力士推出“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进一步彰显其保护地球、科学应对环境挑战的承诺。随着计划的完善与发展,与劳力士志同道合的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探险家、科学家、保育专家……一代代开拓者利用前沿研究与独创科技,致力于克服那些看似难以应对的挑战,以保护地球与改善人类福祉为永恒的目标。劳力士也持续通过资源、资金、人力的支持,致敬这些先锋力量,为守护地球、创造美好未来而不懈努力。

在马克·肯德尔(Mark Kendall)的实验室中,他正在皮肤表面测试可佩戴式传感器。这种非侵入式设备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数据。©Rolex/Franck Gazzola

■ 聚焦重大“时刻”

自第一枚劳力士腕表问世起,坚固性能就是其不变的标签。这让劳力士腕表成为了无数探险家在探索人类极限时首选的伙伴,劳力士也通过这些探索与反馈,不断向更加卓越进发。在这样的双向奔赴中,近一个世纪以来,劳力士不断支持探险先锋,竭力冲破人类极限。

随着世事变迁,劳力士所支持的探险也从最初纯粹的探索发现,逐渐转变为保护地球,支持杰出人士及组织运用科学了解当今环境挑战并制定解决方案。

2019年,劳力士推出“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进一步彰显其承诺。计划初期着眼于以下三方面:通过劳力士大奖,支持杰出人士为创造美好未来献力;参与“蓝色使命”计划,守护全球海洋;与国家地理学会长期合作,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随着合作范围的不断扩大,“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的合作伙伴现已包括:环境保护摄影师克里斯蒂娜·米特迈尔(Cristina Mittermeier)与保罗·尼克伦(Paul Nicklen);倾力保护南美洲自然环境——汤普金斯自然保护组织旗下的阿根廷复野基金会及智利复野基金会;致力于移植适应力较强的珊瑚到珊瑚礁石上的珊瑚园丁项目;探索非洲大陆主要河流流域的史蒂夫·博伊斯(Steve Boyes)及非洲大脊梁系列考察活动;突破水底探索极限的“极地之下”考察活动;远赴北极地区,收集当地所受威胁相关数据的B.I.G.考察队;以及汇聚众多海洋保护专家的摩纳哥蓝色倡议。同时,劳力士倾力提供奖学金与补助金,通过劳力士探险家俱乐部基金会等,支持组织及倡议培养下一代探险家、科学家及保育专家。

多年来,劳力士致力于支持这些宝贵事业,不仅为了人类的未来,也为了守护地球的美好。

基于这样的初心,劳力士在全年设立数个重大“时刻”,聚焦公司在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其中,“科学、医疗与技术时刻”,旨在表彰那些孜孜不倦寻找关于健康、污染及废弃物处理等全球性难题的解决方案的开拓者,那些致力于保护地球与改善人类福祉的劳力士杰出合作伙伴、代言人及劳力士大奖得主。聚焦这一“时刻”,我们会发现,原来世界拥有无限可能。

葛瑞格·库尔坦(Grégoire Courtine)与患者Michel Roccati在步态分析实验室。这位神经科学家正在开发治疗脊髓损伤的突破性生物工程技术,旨在恢复世界各地瘫痪病人的行动能力。©Rolex/Victoria Dawe

■ 改变生活的创新项目

在劳力士“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支持的众多大胆项目中,有一些正对现代医学产生革命性影响。

2019年劳力士大奖得主葛瑞格·库尔坦(Grégoire Courtine)以帮助脊髓损伤患者重获行动能力为毕生使命。如今,他位于瑞士的NeuroRestore实验室已经取得重大成果。他最新的突破性技术“电子桥梁”,可以将瘫痪患者的大脑与植入脊柱的硬膜外电刺激设备无缝连接,让患者仅凭思维即可控制腿部运动。

当我们将视线转向南半球,在澳大利亚,2012年的劳力士大奖得主马克·肯德尔(Mark Kendall)致力于研究利用纳米贴片通过皮肤递送疫苗。凭借在此领域积累的专业知识,他新近又研发出了可佩戴式传感器。这种非侵入式设备能够为医生提供重要数据,协助早期诊断,帮助医疗专家为每位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距离马克·肯德尔9000多公里的巴基斯坦,2019年劳力士大奖得主莎拉·萨依德(Sara Saeed)正在改写偏远地区的医疗服务。与库尔坦及肯德尔的创新科技不同,萨依德选择采用人们更为熟悉的工具。她的医疗服务平台Sehat Kahani,可以通过视频通话与数字筛查,赋能一批女性医生,为贫困偏远社区提供医疗服务。

汪郁雯(Miranda Wang)关注到了塑料污染的问题,开发了循环再造技术,将不干净的废弃塑料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制品。©Rolex/Bart Michiels

■ 为保护地球不断前行

据统计,2019年,全球塑料产量高达4.6亿吨。到2060年,这一数字或将增长三倍。然而,目前仅有9%的塑料得到回收再利用。大部分塑料最终被送往垃圾填埋场,还有22%因处理不当,或对土壤、河流和海洋造成污染。

企业家兼劳力士大奖得主汪郁雯(Miranda Wang)正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受学生时期参观塑料处理厂的经历启发,汪郁雯开发了循环再造技术,将不干净的废弃塑料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制品。在通过初期实验证明用细菌“吃掉”塑料难以大规模操作后,汪郁雯果断转向化学循环再造法,另辟新路径。回顾过往实验与开发历史,汪郁雯自己也不禁感慨:“人类在关键时刻会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创新能力。”

确定了技术的可行性后,汪郁雯与好友姚佳韵(Jeanny Yao)共同创立了Novoloop,并在劳力士“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的支持下,将这一科技推向市场。2024年1月,公司在印度建造试点工厂,仅用三个月便实现持续运营。与此同时,Novoloop还在开展一项初步工程研究,计划建设一座每年可处理两万吨塑料废物的工厂。

还有多位劳力士大奖得主正致力于运用创新技术,帮助那些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群体。

肯尼亚社会企业家贝丝·柯吉(Beth Koigi)成立的马吉克水源公司,在极度干旱地区推广安装空气制水器。这些设备每天可从空气中提取20至500升淡水,为干旱逐年加剧的社区带来拯救生命的水源。

在非洲另一地区,劳力士大奖得主费力克斯·布鲁克斯-丘奇(Felix Brooks-church)正专注于解决营养不良问题。他从坦桑尼亚起步,事业版图现已覆盖非洲东部与南部的五个国家:坦桑尼亚、卢旺达、肯尼亚、马拉维及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将成为布鲁克斯-丘奇下一个目标。他所创立的社会企业Sanku在本地磨坊安装营养增量机,向面粉中添加维生素B12、锌、叶酸、铁等重要营养元素。布鲁克斯-丘奇坚信,合理的营养保障是一项基本人权,“这与住所、安全和水一样重要”。

莎拉·萨依德(Sara Saeed)建立的医疗服务平台Sehat Kahani,可以通过视频通话与数字筛查,为贫困偏远社区提供医疗服务。©Rolex/Reto Albertalli

■ 利用数据拯救生命

并非所有创新都以全新的科技形式出现。

2010年劳力士大奖得主皮于什·特瓦利(Piyush Tewari)正在致力于运用大数据提升印度的道路安全水平。特瓦利的一位年轻表亲因交通事故去世,这样的悲惨结局原本可被避免。受此经历触动,特瓦利创立了SaveLIFE基金会。据特瓦利了解,很多在印度发生的由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事件,本可通过及时救治避免死亡。基金会正是致力于减少这样的悲剧。如今,该基金会成功改善了关键路段的安全状况。例如,在孟买-浦那高速公路长达100公里的路段,基金会修复了超过3500个工程问题,令此后四年内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降低了52%。经过改造后,原本的危险路段如今被称为“零死亡率通道”。截至目前,特瓦利发起的改造工程直接惠及约2886人,间接影响4188万人。

此外,基金会还为数万名警察和志愿者提供了急救培训。据特瓦利估算,SaveLIFE基金会的受训人员已将182万名交通事故伤者紧急送往医院。

费力克斯·布鲁克斯-丘奇(Felix Brooks-church)与当地的一位磨坊主正在检查经过营养增量机处理的谷物。他所创立的社会企业Sanku旨在通过他们研发的微量营养素添加设备向主食中添加营养元素,从而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Rolex/Reto Albertalli

贝丝·柯吉(Beth Koigi)和团队成员首次参观位于肯尼亚卡库马的太阳能板发电场。该发电场为当地安装的空气制水器提供电力支持。©Rolex/Eva Diallo

皮于什·特瓦利(Piyush Tewari)身着反光背心,正与他创立的SaveLIFE基金会中的成员共同查看道路规划图。2007年4月,特瓦利一位年轻的表兄弟因交通事故丧生,这促使他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尽管多数交通事故伤情本可救治,但印度半数道路事故最终仍酿成致命后果。 ©Rolex/Tarun Chouhan

一名患者正在印度施罗夫慈善眼科医院(Dr. Schroff’s Charity Eye Hospital)接受视力检测。安德鲁·巴斯塔劳斯(Andrew Bastawrous)创立的Peek Vision公司,始终将医疗资源优先向那些最难获得、也最无力负担眼科诊疗的人群倾斜。©Rolex/Sébastien Agnetti

■ 重见光明

在劳力士“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当中,致力于为农村地区提供必要的眼科检查和医疗支持的项目同样收获了巨大的成果。

2011年,眼科医生安德鲁·巴斯塔劳斯(Andrew Bastawrous)辞去英国国民健康服务的工作,移居肯尼亚,希望为那些无法获得眼科护理的人们提供相关医疗服务。一年后,他创立了Peek Vision公司,并于2016年凭借突出贡献荣获劳力士大奖。这一奖项的获得改变了原本的项目覆盖面,促成了Peek Acuity应用程序的问世,使受过培训的人员可通过手机检查视力,并将筛查后的患者介绍至合适的医疗机构。

如今,Peek应用程序已覆盖非洲与亚洲等多个地区,并扩展至12个国家,每月有超过50万人接受手机眼科检查。前不久,Peek还庆祝了一千万次筛查的“里程碑”。在劳力士的支持下,巴斯塔劳斯正朝着2028年底前将Peek推广至尼泊尔全国的新目标迈进。

一直以来,劳力士都致力于支持那些运用科学设法解决当今挑战的人士及组织。这些振奋人心的项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劳力士“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的支持下,这些杰出之士正持续探索科技与技术的可能性,致力于为世界带来正向的转变。文/郜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