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在外打拼10余年的龙江带着积蓄回到家乡,面对当时村里青壮年外流、产业薄弱的现状,他敏锐抓住生猪养殖机遇,创办了一个能容纳1000头猪的小型养猪场,开启了“家门口创业”。
在筠连县高坪苗族乡英雄村,47岁的龙江,用10余年的坚守与创新,在苗乡大地上抒写了一段带着邻里共同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创业故事。
2014年,在外打拼10余年的龙江带着积蓄回到家乡,面对当时村里青壮年外流、产业薄弱的现状,他敏锐抓住生猪养殖机遇,创办了一个能容纳1000头猪的小型养猪场,开启了“家门口创业”。
龙江说,刚刚进入养殖行业时,他遇到过很多困难,2018年非洲猪瘟席卷养猪行业,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才侥幸躲过了这场劫难,赚到了一点点钱。
乡村农业产业,做出特色是阔步发展的关键,龙江怀着发展致富的初心,白天研究养殖技术,夜晚钻研市场规律。2019年,龙江筹资3000余万元,成立了筠连县康达养殖有限公司,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一起,新建了一个现代化的标准养猪场,设计规模年存栏出栏生猪1万头,全部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年出栏生猪达5000余头。
生猪养殖规模扩大,怎养打破销售困局?2021年,龙江开始做肉制品加工,建成了500吨级冷冻仓储,3000平方米肉制品加工车间,并成功注册了“川颠原”商标,整合周边农户肥猪资源,经过屠宰加工成苗家腊肉。与此同时,龙江还通过直播销售的方式,让苗家腊肉从土特产变成精品伴手礼。通过统一标准、传统工艺与现代包装结合,全年生产肉制品300吨以上,产值1000万,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
“我们从线下卖腊肉逐步转型为网络直播带货,每天24小时不间断轮换直播,去年的年产值单独线上就有600多万,旺季时日销量能达到一吨左右,产值在8至10万之间,要30多人才能忙过来。”龙江介绍。
通过不懈努力,龙江带领的生猪产业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在外的年轻人看到了家乡的发展潜力,激发了他们回乡创业的热情,有效助力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一路走来,龙江一步一个脚印地圆着他的创业梦。
“今年我们的计划就是将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让农村土特产走向更大的市场,带动周边群众增加经济收入,为家乡经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龙江说。
詹杰 宋婷 西南商报记者 庞贵唐
来源:源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