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抛开国外环境的动荡,国内的支撑是最实在的支撑。当然,消费板块能否打出较好的绝对收益(不与其他赛道比较,而是实实在在涨了多少就是多少),还要看市场大盘能否稳住。
最近,官方媒体报道,如《新闻联播》,涉及经济举措,尤其是涉及消费的很多。目前关注消费,不仅是因为已经出台的政策,还因为一些红利可能还在路上。
专家们不断自下而上提出各种政策建议,这也是一种风向。如果消费层面有较大动作,对内需的补充将为相关赛道提供新的支撑。
在所有消费赛道中,个人认为偏服务性消费或完全内需型消费更具优势。服务性消费只能在本地完成,比如旅游或房地产消费,这些赛道无法出口,不受外部扰动影响。
抛开国外环境的动荡,国内的支撑是最实在的支撑。当然,消费板块能否打出较好的绝对收益(不与其他赛道比较,而是实实在在涨了多少就是多少),还要看市场大盘能否稳住。
个人认为,目前市场所处的位置相对有利,从现在到4月底,甚至从4月初到4月底,因为大家对国内政策有一定增量期待。
比如,近期两个数据都比较亮眼。第一个数据是新增信贷量和社会融资总量。这是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输送的资金弹药,具有很强的先行指标作用。无论是新增信贷数据还是社会融资数据都高于市场预期。
新增信贷数据达到了3.64万亿,远高于之前的判断。另外,在国家(政府)努力发债的情况下,社会融资总量也达到了近6万亿,这个数据比较可观。而且这次数据的“水分”压得很低。
再看资金层面的数据,沪深两市的成交量维持在1.2万亿左右,这个资金不能说很充沛,只能说它相对提供了支撑。在这个支撑中,大家略感紧张,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心里没底。
面对如此市场环境,如果在传统的一些洼地赛道中有小的收获,可能就已经是4月份比较满意的结果了。在这种不确定性这么大的情况下,去火中取栗,性价比可能有点低。
前两天科技赛道有突然向上启动的迹象,但从长期来看,市场惯性表明科技赛道还需要市场温度或情绪继续升温,才可能有持续性爆发力。否则,很容易突然启动又突然刹车,把很多投资者套进去。
此外,5月份,尤其是5月下旬之后,漂亮国还有可能出招,A股甚至全球市场是否会再次因美国政策突然转向而出现剧烈波动,这是需要警惕的。
来源:正好的理财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