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简称北海造船)新获一份2艘18万载重吨散货船建造合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此份订单的签署,中船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民船中心)设计的18万载重吨散货船总数达到100艘。这是北海造船赢得市场的再次证明,同时也彰显出民船中心在船舶
近日,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简称北海造船)新获一份2艘18万载重吨散货船建造合同,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此份订单的签署,中船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简称民船中心)设计的18万载重吨散货船总数达到100艘。这是北海造船赢得市场的再次证明,同时也彰显出民船中心在船舶设计领域的卓越实力与领先地位。
图源/北海造船
全球航运业正迎来深刻变革,站在行业前沿的北海造船,也在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推进环保型船舶高质量建造。“精工铸精品,品质创品牌”的背后,离不开民船中心的支持。
4月10日,民船中心为北海造船量身打造的最新一代高效、绿色、低碳船型“星”系列获得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包括“北极星”18万载重吨散货船、“北极星”21万载重吨散货船、“天狼星”26万载重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和“天狼星”32.5万载重吨VLOC。
图源/北海造船
上述18万载重吨散货船总长292米、型宽45米、型深24.7米,结构吃水18.2米,正是民船中心自主设计的“北极星”18万载重吨散货船,该型船在线型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综合考虑满载及压载航行运营特性,并重点关注重海况下波浪增阻的优化,整体推进效率较上一代船型提高2%以上。环保方面,该船型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三阶段要求和Tier III排放标准,配置废气清洗系统(EGCS)系统实现硫氧化物减排。
图源/北海造船
大型散货船是北海造船的主建船型,除18万载重吨散货船外,其21万载重吨散货船订单更为领先。据克拉克森(Clarksons)统计,2024年生效的21万载重吨散货船订单共32艘,北海造船承接其中16艘。近几年,CMB.TECH是与北海造船签订21万载重吨散货船订单最多的船东。几天之前,北海造船刚刚向CMB.TECH交付第13艘21万载重吨散货船“MINERAL SUOMI”轮,该系列船设计正出自民船中心,总长300米、型深25.2米,结构吃水18.4米,服务航速14.5节,采用氨燃料预留设计。
图源/北海造船
而CMB.TECH与北海造船的合作又不仅限于散货船领域。
3月18日,北海造船为CMB.TECH建造的31.9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船(VLCC)首制船铺底,标志着该船正式进入合拢搭载新阶段。该船总长339.5米、型宽60米、型深30.3米,结构吃水22.5米,采用氨燃料预留设计,根据需求可配置2个6000立方米氨燃料储罐。
图源/北海造船
2023年8月,北海造船与Euronav签订2艘31.9万载重吨VLCC建造合同,这是Euronav首次在中国船厂订造VLCC,而北海造船则凭借此份订单成功进入VLCC建造市场,同年12月,Euronav又追加订造第3艘同型船。这型船同样由民船中心研发,具有优秀的船体线型,采用水动力节能装置提高船舶能效水平。2024年10月,Euronav更名为CMB.TECH。
CMB.TECH的“中国首制”VLCC进一步提升了北海造船在全球油船市场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双方在油船建造领域的合作或将继续延伸。
据悉,CMB.TECH正在着手苏伊士型油船船队的建设,并就4艘新船订单与相关船厂进行协商,北海造船便为其一。倘若双方合作,北海造船的苏伊士型油船建造市场之门将被叩开,而中国船厂也将获得来自CMB.TECH的首份苏伊士型油船订单。
这与北海造船之前和CMB.TECH进行的VLCC项目何其相似。
更积极一点的因素,还在于民船中心正为北海造船的“首单”提供设计。前文提到获得AIP证书的“星”系列船还有3型油船,除“启明星”31.9万载重吨VLCC和“启明星”11.4万载重吨阿芙拉型油船外,“启明星”16.3万载重吨苏伊士型油船也在其中。三方之间的牢固的协作关系加之创新设计,或将助力北海造船更早踏入新的船型市场。
图源/北海造船
来源:中国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