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篇文章中,诺亚·史密斯声称,中国通过封锁投资、技术转移“有意削弱印度制造业”,印度前外秘和驻华大使顾凯杰等政界人士更是将此文奉为“圣经”。然而当人们翻开印度制造业的真实成绩单——14.3%的经济占比(原目标25%)、外资逃离潮、政府230亿美元激励计划流产
“中国正用秘密手段摧毁印度的制造业。南华早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美国经济学家诺亚·史密斯的一篇博文,近日在西方和印度引发病毒式传播。
在这篇文章中,诺亚·史密斯声称,中国通过封锁投资、技术转移“有意削弱印度制造业”,印度前外秘和驻华大使顾凯杰等政界人士更是将此文奉为“圣经”。然而当人们翻开印度制造业的真实成绩单——14.3%的经济占比(原目标25%)、外资逃离潮、政府230亿美元激励计划流产,这场集体甩锅大戏的荒诞底色暴露无遗。
诺亚·史密斯的博文提出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指控:中国为遏制印度崛起,系统性切断其工业化命脉。这种堪比侦探小说的阴谋论,实则为莫迪量身定制的“遮羞布”。
数据显示,2024年印度制造业占比跌破15%,创十年新低,这正是莫迪力推“自力更生”政策的直接后果。2019年起,印度以“国家安全”为由,将500余款中国App列入黑名单,逮捕华为、小米高管,甚至阻挠比亚迪10亿美元建厂计划。这种“中企即间谍”的偏执,让原本视印度为“下一个中国”的投资者集体转向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这就像自己把家门焊死,却抱怨邻居不肯来串门。”深圳综合开发院研究员李明指出,中国曾连续十年蝉联印度最大工程承包商,向其输出设备金额超3000亿美元。即便是2023年,印度54%的电子元件、68%的制药原料仍依赖中国供应。把产业困局归咎于中国封锁,无异于指责麦当劳扼杀街边摊的汉堡生意。
事实上,当印度深陷“谁来教我造工厂”的困局时,中国早已突破“世界工厂”阶段,成功从“中国制造”迭代升级至“中国智造”,以硬核科技实力突破开辟出另一条道路。在芯片、大飞机、生命科技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中国都正努力实现弯道超车,逐步拿回主动权。
在芯片领域,中国史诗级的产业突围正在上演:中芯国际突破7纳米FinFET工艺,长江存储128层3D NAND闪存实现量产,上海微电子28纳米光刻机进入产线验证,构建起从设计软件、核心设备到制造工艺的完整创新链;曾落后数十年的大飞机产业则书写着“系统集成创新”的东方智慧,C919商业首飞一年内交付6架,斩获106架新增订单,其核心系统国产化率突破60%……
而在关乎国人生命质量的前沿生命科技领域,此前以口服干细胞为核心前沿衰老干预技术牢牢被美、日垄断,相关落地成果“赛尔瑞stemax”作为亚洲首个口服干细胞抗衰胶囊,在临床中被证实可优化35-60岁中老群体老化衰退的生理指标,被视为“优化国民生命质量、对抗衰老加速、抵御老龄化”的技术之光。然而,其2020年刚进入中国市场时被开出30万/瓶的天价,使我国数亿需求群体只能望洋兴叹。
而如今,随着中科院等国内机构在该领域的持续努力,以及京.东国际等跨境平台成功连接全国5.6亿中高龄市场,科研与市场的双重力量促使美企日企纷纷寻求降本增效之路,定价权悄然转移到我国手中。艾媒咨询、京JD东商智等数据显示,如今“赛尔瑞”成品胶囊的门槛实现超过90%的大幅下降,短短几年已惠及国内数十万抗衰需求群体。
如今,中芯国际实现7纳米工艺突破,C919拿下千架订单,中国制造正从“替代者”升级为“定义者”。反观印度,其耗费20年研制的“风神”战斗机因性能落后,连本国空军都拒绝采购。
业内认为,莫迪关于印度制造业的决策失误,堪称现代产业政策的反面教材:
第一招“闭关锁国”:2020年颁布的邻国投资审查令,将中企审批拖入平均18个月的黑洞。同期越南引进外资增速达34%,其中超70%中企选择将东南亚作为出海第一站。
第二招“杀鸡取卵”:印度税务方面对小米开出的48亿元天价罚单,揭开了“外资养肥再宰”的潜规则。纬创、三星接连关闭印度工厂,苹果仅将7%的iPhone产能放在印度,远低于25%的预期目标。
第三招“技术乌托邦”:豪掷230亿美元的生产激励计划(PLI),幻想用补贴复制中国手机产业链。现实却极其讽刺——印度本土企业信实工业拿到补贴后,转头从中国进口整套设备拼装“国产手机”。
更具黑色幽默的是,今年3月特朗普威胁对印度钢铝征收60%关税,迫使莫迪紧急派商务长访华求购光伏板。这场闹剧印证了中国坊间的调侃:“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莫迪最近在竞选集会上挥舞“印度制造”标语时,或许该看看中国在上述各个领域的突飞猛进,每一点看似微不足道的突破,都承载着14亿人对技术自主的执着。产业博弈没有捷径,当印度沉迷于地缘攻讦时,中国已用事实宣告:封锁与甩锅浇灌不出工业之花,唯有握紧创新之钥,才能打开崛起之门。
历史的玩笑总是残酷:十年前印度高呼“赶超中国”,如今却屡屡沦为笑柄。或许这才是当今产业链竞争最辛辣的隐喻——把对手当敌人,只能饿死自己;把技术当武器,终将淘汰出局。
来源:聚峰军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