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关注】体重管理“超燃”来袭 健康消费持续升温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18:27 2

摘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话题持续升温,引发了健身、餐饮、医疗等领域的健康消费热潮。从智能穿戴设备热销,到食品行业低卡代餐、轻食预订火爆;从健身房争相流汗,到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中医养生馆推出减肥套餐,健康消费受到许多人的青睐。我市健康消费领域呈现出

(宝鸡融媒 赵益 刘小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话题持续升温,引发了健身、餐饮、医疗等领域的健康消费热潮。从智能穿戴设备热销,到食品行业低卡代餐、轻食预订火爆;从健身房争相流汗,到医疗机构开设体重管理门诊、中医养生馆推出减肥套餐,健康消费受到许多人的青睐。我市健康消费领域呈现出哪些新特征?如何警惕身材焦虑带来的消费陷阱?笔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健身、医疗等减肥手段受青睐

随着2025年“体重管理年”的正式启动,我市掀起了一股减肥热潮。日前,在市中心医院体重管理中心,笔者看到不少市民排队进行体脂检测。“最近接诊量增长了不少,尤其是我院成立体重管理中心后,每天都有肥胖人士前来就诊。”市中心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郭亚梅介绍说。

20岁的在校大学生小高(化名)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身高1.62米,体重79.2公斤,体重指数(BMI)31.7千克每平方米,属于肥胖范畴。根据评估结果,医生为她量身定制了个性化减重方案,包括科学的饮食建议和合理的运动计划。“我确实是受到这个氛围带动来减肥的。”32岁的市民黄怡宁说,她工作繁忙,长时间伏案办公,近几年很少进行专门的体育运动。“以前身材偏瘦,但这两年体重一直增加。看到朋友圈近期有人发了很多关于‘体重管理’的分享文章,我才专门研究了一下体重指数(BMI),发现自己快到超重临界值了,必须运动起来。”黄怡宁说,最近她每天下午下班后都会专门抽空跟着直播锻炼1小时左右。

市民进行游泳锻炼


与黄怡宁选择居家健身不同,29岁的张健则加入了健身房的“减脂大军”。近日,笔者在宝鸡高新区吾悦广场某连锁健身房看到,跑步机、椭圆机等有氧器械区几乎满员,力量训练区也有不少挥汗如雨的身影。张健正戴着运动手环在力量训练区举铁,休息期间,他告诉笔者:“今年公司体检报告显示我内脏脂肪超标,医生建议我每周至少进行三次有氧运动。现在下班后我直接来健身房运动,有教练指导动作,还能认识一群‘减脂搭子’,互相监督打卡,氛围很好,希望自己能早日摆脱亚健康状态。”

医疗介入也是科学减重的一种新选择。在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笔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体验“穴位埋线”疗法。35岁的杜丽被肥胖困扰多年,今年初,她下定决心改变身材。“以前我试过代餐和节食,但总是反弹。这次医生通过埋线治疗再配合定制的饮食方案,两周就瘦了2.5公斤,不仅睡眠好了,感觉整个人元气满满。”她高兴地分享瘦身成果。

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金安林说,如果通过体育锻炼和饮食控制等手段不能有效减重,可以采用针灸、埋线等中医外治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以干预肥胖。“体重管理不是‘一刀切’地减重,而是要建立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要改变饮食、生活习惯,健康作息,并长期坚持。”金安林坦言。

运动手环、低卡轻食成新宠

刷屏网络的“打卡”运动软件,健身人士必备的运动手环,风靡的推拿理疗、瑜伽课程,琳琅满目的低糖、低热量健康食品……随着大众健康管理观念的形成,健康消费成了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

科技的进步为健康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持,智能穿戴设备、健康管理App等成为年轻人减肥热潮中的重要工具。“我和‘健身搭子’每天都会通过智能手环、健身App、体重秤等设备监测自己的体重、体脂率、运动量等数据,不仅能精准看到减肥成果,有的App还能帮助量身定制个性化饮食和运动计划,十分方便。”张健兴奋地展示自己的新装备。不仅智能健身设备受到青睐,健康饮食理念也深入人心。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营养均衡、低卡低脂的轻食。打开外卖平台搜索“轻食”,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沙拉、富含膳食纤维的谷物碗、低卡的荞麦面等健康美食,琳琅满目,这些菜品经过精心搭配,既保证了营养的全面摄入,又满足了人们对美味的追求。

外卖员等待领取减肥餐品


“我们每餐都会标注热量、蛋白质含量等数据,不少消费者会关注这些信息,这也是店铺提升专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我市“喜赞轻食”门店的经营者周菲介绍说,自己经营的轻食店铺主打产品为谷物碗及沙拉类,定价在20至30元之间。店铺不仅提供月餐VIP次卡和私人定制餐品服务,还通过小红书和微信视频号等社交媒体推广。周菲介绍,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春夏季这个黄金减脂期,店铺日均销量高达200单,秋冬季也能实现日均销售150单左右,多数顾客会定期光顾,复购率高达60%。

为了保持竞争力,轻食店也在不断创新。周菲说:“为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我不仅考取了营养相关专业证书,还经常阅读营养健康饮食相关书籍,并前往一二线城市参加轻食相关专业培训。同时,结合宝鸡人的饮食习惯,反复试验和改良,推出新餐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轻食店的新餐品


除了餐厅、外卖平台提供的轻食,超市、便利店等的货架上也摆满了各种轻食产品,如即食鸡胸肉、低脂酸奶、全麦面包等。“减脂期一般自己做饭的话很难控制好热量,便利店的即食鸡胸肉、低脂酸奶都是不错的选择,方便又快捷。”大学生林小敏分享经验,一般减脂期自己不仅注重正餐热量控制,也会选择一些低糖、低热量的小零食“解馋”。

警惕身材焦虑带来的消费陷阱

健康消费升温背后,“身材焦虑”也随之而来。一些社交媒体不断向大众传递完美身材的标准,很多人受此影响,即使体重处于正常范围,也会觉得自己“不够瘦”,进而盲目追求瘦身产品和方法。

在社交媒体上,网红各种瘦身方法,如液断法、生酮饮食减肥法、特定食物减肥法等层出不穷。“极端饮食会破坏肠道菌群,反而降低代谢效率。这样做不仅无法持续,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金安林说,门诊中有不少患者因不科学节食导致代谢紊乱,出现低血糖、月经失调、肌肉流失等症状。他强调,科学减重应保证每天营养摄取均衡,碳水、优质脂肪、蔬菜水果摄入要合理搭配,避免走向极端。

金安林说,部分市民在减肥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或过度依赖医疗手段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仅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医疗消费,还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吃减肥药是众多消费者为快速瘦身而选择的手段之一,然而,许多减肥药含有刺激性成分,长期服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减肥人群应首选饮食和运动干预方式。若需借助药物减重,则必须严格把握用药指征。需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后,再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而非随意跟风选择某种减重措施。”郭亚梅提醒,切勿轻信“快速减肥”“躺瘦”等宣传,因为短期极端减肥既伤身又易反弹,反而走了不少“弯路”。

郭亚梅表示,科学的体重管理是长期的,不仅要注重饮食均衡、适量运动,还需要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市民应避免盲目追求瘦身效果而忽视健康风险。同时,也要保持积极健康心态,认识到每个人的身材都是独特的,不必过分追求所谓的“完美身材”。

在渭河公园的健身步道上,笔者遇到了正在锻炼的刘女士。她指着运动手环说:“以前减肥我总纠结于体重数字,别的方面考虑得少,现在则注意科学减肥,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这或许正是体重管理的应有之义。健康的身材管理应当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我们应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身材管理,从而实现真正的健康与美丽。

来源:宝鸡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