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上图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吃饭住房看病,这三项支出就占了总消费的60.7%。首先吃饭呢,由于这两年菜价肉涨肉价不断上涨比工资涨的还快,一家老小,即使节省着吃,也要花掉其中的1/3左右。
2025年4月16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其中消费图表,让我们看清很多东西。
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咱们可以看看上图数据,再结合现实生活,我们来聊一聊,现在大家为什么不敢花钱?
首先前都被“困”在“不能不花”的地方
从上图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吃饭住房看病,这三项支出就占了总消费的60.7%。首先吃饭呢,由于这两年菜价肉涨肉价不断上涨比工资涨的还快,一家老小,即使节省着吃,也要花掉其中的1/3左右。
更为主要的是,住房其实已经占用了我们大部分可支配收入。城里的人要还房贷,农村的人要盖房子年轻人也要租房押一付三这笔钱是根本省不下来。尤其是买房贷款,可以说掏空了6个人的承包,需要换来的是30年无法卸载的“大山压力”。甚至有的人房贷几乎占了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因为以上的数据其实是一个平均数据,由于有很多有高收入的人,他们拉高了这个数据值,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情况这比这个更可怕。例如。2025年第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179元,但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仅9939元。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且中产正在返贫。
同时由于我国医疗体系还有待健全,老龄化加速。看病占比也越来越大。虽然现在医保报销多了,但自费药,还有永远无法预测的高昂检查费还是让人肉疼。
最终的结果,大多数普通人工资一到手,基本上要先把这些保命钱扣掉,剩下的钱连买衣服,买肉都得要掂量掂量。
另外社会通胀加速,收入却涨得缓慢。
虽然我们看到消费数据整体涨了,但我们仔细会发现吃饭穿衣只涨了1%~3%和通胀差不多,说明大家基本生活只能勉强跟得上物价。而真正花钱的有三大类:
第1类住房成本在不断加剧,由于这些年房价高涨,很多人背负着巨额的债务压力,由于这两年经济环境变化,我们看到导致很多人被迫“断贷”,房子被拍卖,不仅失去了房子,亏空了所有积蓄,还要欠银行一大笔钱。有人不禁想问“到底谁“坑了”我们的钱?”
第2个方面就是教育支出,家长都在拼命的砸钱补课,生怕孩子落后。但这能怨家长吗?这都是被逼着花,不是主动消费!我们看看现在的小学课本,你就会发现没有拼音,没有笔画;英语不教26个字母的发音。因为教材的制定者都是有资本了的人定的,他们的孩子早就花钱学了!普通孩子的基础被强迫安排给壳“家长”。有人调侃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小学以为幼儿园会教,幼儿园以为小学会教,最终都是需要家长来教。如果家长教的不好,那么就花钱,还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义务教育,真的是义务,到底有没有“教育”我们需要思考?
第3项占比比较多的就是交通占比达到10.4%,主要是因为油价,电动汽车换电池贵,很多人都被动掏钱。
最终我们理清的真相是,大家不是不想消费啊!而是除了“不得不花”的钱,我们已经能省则省了。比如年轻人说的“平替消费”。平价的奶茶替代了星巴克;拼多多替代了淘宝;直播平台上最低价的衣服,替代了品牌服装,可以说我们能省的都省了,变着花的抠钱花,剩下的只能算是坚强的活着,哪里还有消费的钱?我们看到当今社会,2025年我国负债人数达到约7.8亿,逾期人数超过4亿。占成年人口的60%。而实际人数要远远多于这个数据,有报道称已经达到8亿。这些数据是不是让我们感到很无奈?
当代的人们对未来的焦虑已经压过了当下的“享受”
我们现实社会中有很多的矛盾点,比如存款在增加,在消费却不敢放开。医疗、教育,这些“未来风险”让普通人都在疯狂的存钱。比如农村医保一年才几百块,但一场大病就能掏空整个家庭甚至负债累累。
年轻人看到35岁被裁员,老年人担心养老金不够,宁愿少买个手机也要存点“救命钱”。你有钱的时候银行各种融资贷款平台都拼命的打电话骚扰“给你钱”,但当你真的遇到困难时,你会发现他们比“阎王爷还狠”。阎王只是要命,它们是要血又要命。
也许有人会说教育消费在增长了,那并不是家长愿意花钱,而是被绑架了。“不花钱,学校不教,老师不讲,不花钱,孩子不会!”
社会正在向两极化发展。富人越来越富,中产在返贫,穷人越来越穷。
我们从数据中看到的,占比较大的教育交通娱乐等在增长,其实更多的是高收入人群在拉动,比如城里人给孩子报的天价,夏令营买的新能源车,而普通的打工人消费其实一直在萎缩,拼多多9块9包邮的t恤美爆了,商场里500块钱的连衣裙没人买。说白了有钱人该花照花,但普通人的钱包却只能捂得紧紧的。平均数看起来很美好,但现实确实非常现实的。为什么消费数据上不来?是因为普通人根本没有消费的能力。
基础消费已经吸干了普通老百姓的血,吃住一已经占了六成以上的收入,剩下的那点钱根本。就没有可支配的空间,收入的增长,赶不过通胀的增长,工资涨3%,物价涨百分之二等于原地踏步,未来不确定性杠是让人们充满了恐惧,不得不存钱,防病防老防失业,根本不敢享受,看着有人换新车,购豪宅;却有人在修鞋,在排队抢低价鸡蛋。平均数掩盖了这个普通人的艰难,却放大了富人的美好生活。
普通人不是不想花,是真的没有余粮,除非哪天大家明白“明天肯定比今天更好”,才敢放心的花钱,否则“存钱罐”永远是不可扔的。
来源:骏逸创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