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109/L)和血沉(25mm/h)升高,肝功能检查示胆红素(总胆红素2.1mg/dl,结合胆红素1.6 mg/dl)和血清碱性磷酸酶(210 IU/l)升高。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肝右叶164×102×129 mm囊性占位,内部薄壁分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5岁,因“右上腹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腹部膨隆,肝脏肿大并有压痛(肝上下径约15cm),余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109/L)和血沉(25mm/h)升高,肝功能检查示胆红素(总胆红素2.1mg/dl,结合胆红素1.6 mg/dl)和血清碱性磷酸酶(210 IU/l)升高。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肝右叶164×102×129 mm囊性占位,内部薄壁分隔、剥离的层状囊膜(水上浮莲征)及子囊,提示活动性肝包虫囊肿(图1)。图1 (A) 肝脏超声示肝右叶囊性病灶,囊内薄壁分隔,可见剥离的层状囊膜或漂浮膜(水上浮莲征),以及 (B) 子囊,提示活动性肝包虫囊肿。
诊疗经过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棘球蚴血清学阳性。给予阿苯达唑片600 mg/d治疗3个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囊内注射适量杀虫剂并再次抽吸。1年后随访,患者无症状,复查超声未见复发征象。
病例讨论
肝包虫病也称作肝棘球蚴病,其病原体为棘球绦虫,在我国导致发病的主要是泡球蚴绦虫和细棘球绦虫肝包虫病。该病好发部位肝脏,其次是肺脏,偶可见于脾、脑、肾及心脏等器官。患病者多见于流行病区的牧民或者曾在流行病区居住、旅游及工作史者,或有密切接触牛、羊、犬史者。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囊肿体积的增大,患者会出现肝区疼痛、腹胀等症状,部分严重者还会发生荨麻疹、腹水、黄疸等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
超声检查是肝包虫病的首选筛选方法。特殊征象包括:①内、外囊壁显示呈现“双壁征”;②含子囊型包虫表现为母囊暗区内的多个球形暗影及光环,形成“囊中囊/子囊征”;③内囊塌陷、破裂漂浮于囊液中,表现为“水上浮莲征”“天幕征”“飘带征”;④囊肿实变,囊液吸收,囊壁折叠收缩形成“脑回征”;⑤囊壁部分或完全钙化,表现为强回声伴后方宽大声影。此外,还可表现为“落雪征”。对于疑似病例,血清包虫病ELISA检测可明确诊断。
治疗方式主要有外科手术、咪唑类药物治疗、穿刺抽吸、局部注药,以及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及放疗等。了解包虫病的流行病学、诊疗要点,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治疗该病,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Sandal R, Jandial A, Mishra K, Khadwal A, Malhotra P. Hydatid liver disease and water lily sign. QJM. 2019 Jan 1;112(1)45-46. doi 10.1093qjmedhcy169. PMID 30060230.
[2] 李红梅,杨雪英.肝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分型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41(02):186-187.
[3] 张卫国,卓措,杨晓东,等.肝包虫的治疗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21):2723-2725.
[4] 刘文亚,蒋奕,王健.肝包虫病影像学诊断专家共识[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04):792-797.
[5] 唐健,徐治国,赵明星,等.肝包虫病诊断及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3):73-74+76.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肝脏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