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芸豆种植与深加工: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19:44 2

摘要: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在晋西北岢岚县梨元坪村的田间地头,成片的红芸豆植株随风摇曳,饱满的豆荚里蕴藏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通过发展红芸豆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种得好、卖得俏、加工精”的致富路。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在晋西北岢岚县梨元坪村的田间地头,成片的红芸豆植株随风摇曳,饱满的豆荚里蕴藏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通过发展红芸豆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种得好、卖得俏、加工精”的致富路。

先天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红芸豆是一种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的健康食品原料,因其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而受到越来越多农户的青睐。梨元坪村发展红芸豆产业的底气,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地处高寒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赋予这里充足的日照和适宜的温差,配合村民坚持使用农家肥的传统耕作方式,造就了红芸豆籽粒饱满、营养丰富的独特品质,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仅2024年,红芸豆种植为全村带来了约130万元的收入,人均收入8280元。

科技支撑筑牢产业根基。村“两委”与山西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连续攻关,成功培育出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质品种,配套实施“五统一”管理模式,从优种包衣到机械化收割,专家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村民杨福堂笑着说:“以前我们种的芸豆产量低、品质差,卖不上好价钱。现在有了新品种,村里还请了专家指导我们怎么种植,不仅产量提高了不少,口感也更好了,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多元经营延伸产业链条。面对1022亩的种植规模,梨元坪村创新构建“合作社+农户”运营体系。55户种植户通过统一种植标准、统一销售对接,实现规模效益。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力,既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订单合作,又通过乡村e镇电商平台和电商直播打开新销路。“我们种植的红芸豆籽粒大,色泽鲜艳,营养价值高,泡在水中长期不褪色,很多消费者反馈说口感好、品质优,还会回购。”村支书马林举着手机直播时,总不忘展示产品的独特优势。

深加工激活增值空间。单纯的初级农产品种植难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发展红芸豆深加工产业成为必然选择。“要让红芸豆从地头走上商超餐桌!”县委副书记、高家会乡党委书记赵超道出了发展深加工的想法。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乡党委牵头研发的“红芸豆相思饼”成为产业新亮点。这款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健康食品,通过真空包装、高温灭菌等工序,保留了红芸豆的全部营养,口感绵密香甜,一经推出就备受市场青睐。2024年,仅相思饼单品就实现销售额60万元,带动15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如今走进梨元坪村,红芸豆产业带来的变化随处可见:村民人均收入显著提升,村集体年收入突破40万元,新修的田间道路贯穿1022亩种植基地。更令人欣喜的是,6名外出青年选择返乡创业,他们正筹划开发即食罐头等深加工产品。

小豆子成就大产业的故事,折射出乡村振兴的实践智慧。梨元坪村通过构建“品种优化—标准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走出一条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新路径。随着“红色引擎”持续发力,这个晋西北小山村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来源:山西画报忻州记者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