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刚参加完高考军校体检,村里传言我考上了,让我半月没出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7 22:34 2

摘要:【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妈,别开门!"我一个箭步冲向门口,但还是晚了一步。

"哎哟,老赵家的不是考上军校了吗?来看看我们村的大学生!"隔壁王婶扒着门框,脑袋都快探进来了。

我尴尬地缩在墙角,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都是第几波来看"军校生"的了?自从高考完,参加完军校体检回来,村里不知道谁传的谣言,说我考上了军校,成了我们小庄村十几年来头一个考上军校的。

这半个月来,我连大门都不敢出。每天在院子里溜达两圈,就跟笼子里的老虎似的。院墙外,老乡们不时探头张望,弄得我像个动物园里的猴子。

其实体检那天,我就知道够呛。军校体检比高考还严,每个人都得脱得光溜溜的,光着膀子站成一排。我看旁边那些小伙子都一米八几的个头,就我一米七出头,站在队伍最边上,像个小学生。

量完身高轮到视力。我平时学习挺拼的,高三那会儿天天熬夜,眼睛都快熬成兔子了。宿舍里那盏黄豆大的灯泡,照得我作业本都看不清,只能趴在桌子上,鼻尖儿都快挨到本子了。

"请念第三行。"体检的大夫指着视力表说。

我眯着眼睛,那些字母和数字在我眼前跳舞,怎么也看不清。

"E...P...呃...F?"我硬着头皮猜。

大夫面无表情地摇摇头,在表格上画了个大叉。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下完了,军校梦基本告吹了。

回村后,不知谁说我考上了,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村子都知道了。最糟的是,村支书还专门在广播里表扬了我,说我是"我村栋梁,国之脊梁"。那天早上,全村人都听见了那刺耳的喇叭声:"恭喜赵明同学考上军校,为我村争光添彩..."

这不,又来人了。

"老赵,出来喝两杯啊!"村里老李头扯着嗓子在院子外喊,嗓门大得连隔壁村都能听见。"你儿子这次可争气啊,当兵的,当兵的好啊!"

我爸美滋滋地出门迎客去了,临走前还冲我挤眉弄眼:"儿子,你再躲什么?又不是做了亏心事。"

爸平时就爱喝两杯,这下可好,天天找由头喝酒。他还特意从柜子底下翻出了那瓶存了好几年的汾酒,说是等我考上大学才喝的。我看着那瓶酒被打开,心里直打鼓。

可我心里跟明镜似的,录取通知书哪会这么快下来?我把自己扔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那天花板上的裂缝,我都能数出是几条了。

当初报军校,也是我一时冲动。班里几个好哥们都报了,我就跟风报了。想着穿上军装多帅,以后回村,那些看不起我的人还不得眼红死?尤其是村东头的小芳,从小学到初中,我追了她六年,结果硬是被隔壁村那个开拖拉机的小子抢走了。

"长得不如人家高,学习不如人家好,连姑娘都追不到,活该你!"这是我爸知道这事后骂我的原话。想起这句话,我心里又是一阵难受。

我翻身下床,从书桌抽屉里摸出那张军校体检表。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视力不合格"四个大字。我叹了口气,把表塞回抽屉最底层。抽屉里还有我高中三年的奖状,都是些"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之类的,看着挺光鲜,可在农村,这些纸张还不如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值钱。

院子里,我爸和村里的老头子们已经喝开了。他们支着方桌,摆了几碟花生米和咸菜,一人一个大海碗倒满了白酒,吃一口菜,灌一口酒,说话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大。

"来,为我儿子考上军校,干一个!"爸爸的声音透过窗户传来,洋溢着自豪。

"老赵啊,你儿子这次可给咱村争脸了!"

"那可不,小时候就看这孩子精神头不错,就说准能干大事!"

我把头埋进枕头里,只觉得脸烧得厉害。这谎言越滚越大,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了。要不要直接跟爸妈说实话?可看他们现在高兴的样子,我又不忍心。

"小赵,你出来敬大家伙一杯啊!"大伙儿的喊声此起彼伏。

我硬着头皮出去,端起一杯白酒,朝着众人举杯:"谢谢大家,不过...其实..."

"别谦虚了!"村支书拍拍我的肩膀,打断了我的话,"听说你是全县前十名才能进那军校,了不起啊!"

我干笑两声,一口闷掉杯中酒,辣得直咳嗽。这可是我第一次喝白酒,辣得我眼泪都要出来了,但又不好意思在这么多人面前示弱。

"好小子,有你爸当年的风范!"老李头笑着说,"当年你爸喝酒,那是方圆十里出了名的,一次能喝两斤不醉!"

我爸得意地扬起了脖子:"那是,虎父无犬子嘛!"

晚上,喝得醉醺醺的爸爸回到屋里,坐在我床边。他身上带着浓浓的酒气,脸和脖子都红透了,眼睛却异常明亮。

"儿子,爸爸这辈子没出息,就靠你了。"他拍着我的肩膀,眼里噙着泪花,"你穿上军装的样子,爸爸想想就骄傲。"

他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突然立正,敬了个歪歪扭扭的军礼:"首长好!"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我张了张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第二天一早,我就下定决心,得找个由头出门避避风头。再这么下去,我怕是要疯了。

"妈,我去县城买点东西。"我背上包就往外冲。

"等等,"妈一把拉住我,递给我一个红包,"给,这是你奶奶让我转交你的,说是贺你考上军校。"我打开一看,居然是两百块钱!这可是我奶奶的养老钱啊。

"还有,你表哥说军校通知书都是挂号信,你每天得去邮局守着。"妈妈又叮嘱道。

我无奈地叹气:"妈,其实我..."

话还没说完,院子外又传来喊声:"老赵家的!报纸上登了,县里公布高考成绩了!"

我心里一沉。完了,这下谎言要穿帮了。我的分数肯定不够军校录取线,这可怎么办?

"走,去看看!"爸爸拉着我就往村委会跑。

村委会前的公告栏贴满了报纸,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我挤到前面,目光急切地在名单上搜索着自己的名字。手心全是汗,心跳快得像擂鼓。

"在这儿呢!"村支书用手指着一个名字,"赵明,495分!"

我愣住了。495分?我自己估的最多460。这分数...确实够报军校了。是不是弄错了?还是我看错题了?

"儿子,你行啊!"爸爸激动地抱住我,差点没把我勒死,"我就知道你能行!"

我的脑子嗡嗡作响。是我估分估错了?还是搞错了?还是...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人群外围。是我们班主任王老师!他骑着那辆破旧的永久自行车,车筐里还放着一摞试卷。他怎么来村里了?

"王老师!"我大声喊道,挤出人群朝他跑去。

王老师看到我,笑着招招手:"赵明,恭喜啊!我特意来给你送好消息。"

我一把拉住他的手:"老师,我真的考了495?"

王老师点点头:"不光考得好,你的军校体检也过了。刚接到军校招生办电话,他们已经发了预录取通知。"

我瞪大眼睛:"可是...我视力不是不合格吗?"

"是差了点,但军校今年扩招,你的其他指标都很好,所以特批了。"王老师拍拍我的肩膀,"好好准备吧,下个月就要入学了。对了,这是体检复查通知,你下周得去一趟。"

他从那摞试卷中抽出一张纸递给我。我看了看,真的是军校发的复查通知!

我站在原地,像做梦一样。村里人围上来,七嘴八舌地恭喜我。爸爸激动得又哭又笑,妈妈则忙着张罗要给我做些什么好吃的。

"今晚包饺子!"妈妈高声宣布,"还要炖大肉!"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起这半个月的龟缩生活,忍不住哈哈大笑。原来我躲了半个月的"谣言",竟然成了真的。

"笑什么呢,傻小子?"爸爸推开门,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没什么,就是觉得...有点不真实。"我坐起来,接过面碗。

爸爸坐在床边,难得正经地说:"儿子,爸爸没什么文化,给不了你什么。但我知道,在部队锻炼几年,对你一辈子都有好处。你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我点点头,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第二天一早,邮递员真的送来了一封挂号信。拆开一看,军校预录取通知书!我抱着通知书,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那张薄薄的纸,好像有千斤重,又好像轻如鸿毛。

"赵明!别转了,眼晕!"妈妈在厨房喊我,"来吃饭了!做了你最爱吃的鸡蛋饼!"

饭桌上,爸爸举着茶杯,眼睛红红的:"儿子,爸爸以你为荣。"我知道他平时不善言辞,这一句,大概是他能说出的最肉麻的话了。

"爸,等我军校毕业,第一次回家休假,一定穿着军装回来。"我郑重承诺。

一个月后,我背着行李,站在村口的大树下。几乎全村的人都来送我。那棵老槐树下,是我们村送别的传统地点。多少年来,这里送走了多少离家的游子。

"小赵,到了军校别忘了写信回来!"

"在学校好好表现,别给咱村丢脸啊!"

"等你穿上军装回来,婶子给你介绍个对象!"

我笑着一一应下。大巴车来了,我登上车,朝村口的人群挥手告别。透过车窗,我看到爸爸妈妈依偎在一起,脸上挂着骄傲的泪水。

车子启动了,渐渐驶离村庄。我望着窗外熟悉的田野和远处的青山,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和自豪。我摸了摸口袋里的录取通知书,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家乡人的期望。我想象着自己穿上军装的样子,挺拔地站在队伍中,想象着第一次站岗、第一次打靶、第一次参加阅兵的场景...

那时的我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多少汗水和艰辛,但也有多少难忘的战友情谊和成长。更不知道,因为我的这次入伍,村里会有多少年轻人受到鼓舞,追随我的脚步。

半个月的"躲藏生活",成了我青春中最难忘的记忆。而那个炎热的夏天,我真的踏上了追梦的旅程,开始了我与军营的不解之缘。

人生有时就是这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就像我,原本以为是个谎言,结果却成了最真实的人生转折点。后来回想起来,那半个月的"不敢出门",反而成了我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明白,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出人意料,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准备,勇敢面对。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李德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