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香泉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紧紧抓住文明村镇创建这一有力抓手,将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乡风文明成为和美香泉的厚重底色。
近年来,香泉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紧紧抓住文明村镇创建这一有力抓手,将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乡风文明成为和美香泉的厚重底色。
突出党建引领,完善工作机制。镇党委牵头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站(所)推进、群众参与”的工作体系,联合村“两委”、红白理事会、乡贤代表等组成移风易俗工作小组,指导全镇15个村完善村规民约,健全“一约四会”,并依托镇级委员联络工作站、村级协商议事室,每季度开展群众议事活动,鼓励群众参与村规民约修订,抵制高价彩礼、低俗婚闹等陋习,形成合力推进机制。
突出立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加强阵地宣传,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以制作创意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弘扬新风尚、揭示反面典型;加强面对面讲解,在道德讲堂、入户走访等活动中对群众进行教育;加强新媒介宣传,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渠道,用方言、顺口溜等形式传播新风尚,还结合乡村文艺节目寓教于乐。
突出志愿实践,强化典型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志愿活动,今年以来各实践站开展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宣传100余次。定期开展关爱活动,推进“结对帮扶 爱心香泉”工程建设。同时积极宣传“甘肃好人”马永泽等先进典型,引领群众向善向好。
突出积分模式,加强激励引导。以品牌创建为契机,在西寨村创建“道德银行”,推出“积分存折”,推广家庭道德积分奖励机制,吸引400余户村民参与。各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常态开展积分激励活动,达到了“小积分”撬动“大德治”的效果。
突出文化挖掘,涵养文明乡风。立足民族乡镇特色,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打造“四馆二基地一中心”,让红色记忆、农耕文化等走进村史馆。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结合中小学生课外实践,培育群众文明素养。目前已建成村史馆4个,设立齐家文化保护遗址1处,组织开展观摩实践活动4万余人次。
下一步,香泉镇将久久为功持续抓好移风易俗,针对乡村特点,进一步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协同各方治理主体推出更多好办法;不断创新方式推进移风易俗,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为载体,探索更有效的活动形式,提升农民道德素质;通过建章立制保障移风易俗,建立监督机制,开展村民满意度调查,依法整治突出问题,扩大群众参与,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
来源:微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