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资治通鉴》、《史记》(xx列传)、《三国志》这些,都很出名,但好像没有什么《荆州史》、《四川志》、《淮扬史》、《冀州史》之类的流传,这是为啥子
比如《资治通鉴》、《史记》(xx列传)、《三国志》这些,都很出名,但好像没有什么《荆州史》、《四川志》、《淮扬史》、《冀州史》之类的流传,这是为啥子
地方史材料的整理和使用是较为专业的内容,不出名或许是因为其规模体裁传播性较差。如果一个人不接触宋史相关领域,以下说的方志能听说过几本?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 陈寅恪认为 : “中国史学莫盛于宋。” 这一 时期方志编纂日趋成熟、完善 , 张国淦认为:“方志之书 , 至赵宋而体例始备 ”。据统计,宋代地方志约有 700 多部 , 但绝大多数已经散佚不存。由于宋代方志绝大多数散佚 , 所以清代一些学者在开始研究时 , 大多从辑佚、版本考订等方 面入手 , 如著名学者章学诚、钱大昕、洪亮吉、周中孚等人 , 他们一方面不辞辛苦 , 从大量史书 中搜集宋代方志的零星篇章 , 辑佚成文 ; 另一方面 , 通过撰写序跋、评论 , 从版本 、内容、价值 等各方面对宋代方志进行初步分析。
建国以来,已经形成成果的方志丛书有《宋元方志丛刊》《宋元珍稀方志丛刊》《宋元地理 志丛刊》等,其中包含《吴郡志》《吴郡图经续记》《仙溪志》 《琴川志》《乾道临安志》《淳熙三山志》《淳祐临安志》《宝庆四明志》《开庆四明续志》《景定建康志》《咸淳临安志》《类编长安志》《至顺镇江志》等等,其中越来越多的方志(地方史)材料被学者引用述及,如汪圣铎《两宋财政史》,其参考文献中的方志为:
乐史:《太平寰宇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本,1987。王
胜之:《舆地纪胜》,中华书局影印道光二十九年刻本,1992。
祝穆:《方舆胜览》,文海出版社,1981。
欧阳忞:《舆地广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本,1987。
王存:《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古代地理总志丛刊本,1984。
潜说友:《(咸淳)临安志》,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1990。
陈耆卿等:《(嘉定)赤城志》,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1990。
沈作宾等:《(嘉泰)会稽志》,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1990。
梁克家:《(淳熙)三山志》,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1990。
罗愿等:《(淳熙)新安志》,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1990。
陈公亮等:《(淳熙)严州图经》,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1990。
史能之:《(咸淳)毗陵志》,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1990。
钱可则等:《(景定)严州续志》,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1990。
胡榘等:《(宝庆)四明志》,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本,1990。
曹学佺:《蜀中广记》引费著《钱币考》《楮币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本,1987。
我在读宋史之前,其中九成都没听说过。
来源:隋的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