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百年荣耀: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有两个湖北大学?(二)

摘要:左一,湖北省省长张体学。照片选自网络。张体学被人们称之为湖北省的好省长。

左一,湖北省省长张体学。照片选自网络。张体学被人们称之为湖北省的好省长。

(续一)

网友语录

古语有云:

好男儿,坐不改姓,行不改名。

什么时候大学永不改姓易名,实乃大学之幸民之福矣!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一日,笔者在《今日头条》发表《中南大百年荣耀: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有两个湖北大学?(一)》后,有网友发出以上声音。笔者认为,人们的愿望是好的。

但是,有一条历史定律必须牢记:世界上唯一的不变……就是变!

人名、企业名、大学名,正常的变,合理的变,规范的变,与时俱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大学命名的法律规范

从历史上考察,中国大学的命名,不是随意的、个别人的意志,而是具有法律规范的、依程序操作的。

我们还是让历史来说话。

北京大学为什么是北京大学?

在一百多年前,北京大学就展示出这样的法律范式。

中文名:京师大学堂;

外文名: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

简称:大学堂;

创办时间 1898年7月3日;

创办人 :爱新觉罗·载湉(光绪皇帝)

办学性质:国立大学;

知名校友: 严复、陈独秀:

所属地区:中国 北京;

现名:北京大学。

别名:戊戌大学。

校训:为之则易,不

为则难;

历史地位:中国第一所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

…………。

为此,大学研究人员为北京大学概括为…… “国批国办”。

“国批国办”这四个字就显示了深刻的法律内涵。

“国批国办”不仅说明北京大学是中国大学的开篇,更是中国法律程序开始应用于大学的样版。

笔者在北京大学创始地马神庙附近的原北京大学二院(数学楼)里,就有“京师大学堂”时期的“章程”、“任命书”等历史文物。

由此,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中国高等学校的文化载体,大学还传承着这样一些法律文化要素。

(一)顺应时代潮流

什么是法律程序?

时代潮流、社会呼声、人们期待、国家需要……,这是都是法律程序的基本要素。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要向新型国家转变,大学教育是先导。

人们注意到,西方国家的先进性,根本性的事项,是大学教育的推广与普及。

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是法治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

传播先进文化知识,交流先进科学技术,形成新技术新文化阵地,培养国家社会人民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是法文化的知识导向。

北京大学的兴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法治规范的良好起点。

一块“京师大学堂”的牌匾,就象一座中国大学法律的纪念碑,庄严肃穆。

(二)顺应先进知识分子的呼声。

中国历史的进步,常常与先进的知识分子的进步相关联。

先进知识分子的先进思想,往往是建立新型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

仿照西方大学模式,在中国建立新型大学,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觉醒,也是中国大学法制化、制度化的理论基础。

(三)形成比较好的学科体系

北京大学从开学那天起,就注意知识的创新性、应用性、智慧性、教育性、技能性、传承性,等等。建成了全面学科的课程体系。

包括: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农、法、医等知识门类。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的考古学。

北京大学的考古学开设,是最具有开拓性的学科之一。

今天中国出现了考古热,人们特别感恩一百多年的先师先贤们。

(四)广罗天下英才,集中各种学科的代表人物,形成精英出英才的良性循环。

新中国有今天,根本根源之一,是北京大学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1920年3月31日,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正式成立。该会由李大钊组织发起,最初成员有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朱务善,罗章龙,张国焘等。主要活动是搜集马克思学说的各种中外书籍,编辑,刊印马克思主义论著,组织讨论会、演讲会等。北京大学的新文化运动,也是名垂青史的大事。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朱希祖、马叙伦、马衡、叶瀚、陈汉章、陈翰笙、陈衡哲、冯承钧、何松、傅斯年、陈寅恪……等一大批优秀人才,都是中华民族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人物。

(五)北京大学的校园建设,是中国高等学校校园建设的样板之一。

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经历了从清末改造旧式公主府,到民国时期增建新楼、拓展校区,再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形成“三院五斋”的校园核心格局,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操场等新式要素基本完备。

人们所知道的北京大学“一塔湖图”。博雅塔、昆明湖、图书馆,是中国大学的样板工程。

北京大学为什么旅游热得发烫?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六)大学建设章程,是规范运行的纲领性文件。

1904年京师大学堂所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可以认为是中国现代大学第一个规范性大学运行章程。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法制史的重要历史文物。

对此,1912年,严复校长强调,“高等大学所以养专门之人才”,其宗旨“兼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大学运行有章可循,始于北京大学。

大学运行有章可循,是中国大学运行的基本法制文本。

三,中原大学合法继承人-蛇山脚下的湖北大学

(一)湖北大学的区位优势。

一九四八年,中原大学在河南诞生。中原大学的创办群体,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解放军。是时,陈毅同志担任中原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

一九四九年武汉解放,中原大学承担了两个基本职能:一是作为高等学校在武汉培养人才;二是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的文化工作队,在武汉参与全面的文化接管工作。

中原大学的老校友回忆,他们参与接管国民党时期创办的旧式大学。包武汉大学、中华大学以及地区的文化设施。包括:民众乐园、中山公园等。

中原大学进入武汉以后,最后选定办学地点是:武昌蛇山周边地区。

主体校区包括三个版块。

一是武昌蛇山部分区域。

二是蛇山以南的大部区域。

三是在张之洞时期所创立的创业街--千家街。

尽管历史发展改变了中原大学的前进格局,经历了中原大学的分拆,一分为二,成立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

学校名称改变了,中原大学所开辟的红色区域,基本没有变。

一九五八年,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又合二为一,组建为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成为中原大学的合法继承人,有这么几个法定要素。

第一,湖北大学的主管领导,是湖北省政府。

湖北省政府的省长张体学,就是中原大学创办人陈毅的老部下--新四军的。

张体学一再说,湖北大学是湖北省的一面旗帜。

张体学的一位警卫战士,后来成长为湖北大学的一名教师。他叫:杨永涛。

第二,湖北大学校长孟夫唐,是中原大学的老领导之一,有丰富的教学经历。1948年春,中央调孟夫唐任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任教务长。同年7月,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合并,孟夫唐任华北大学学部主任。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孟夫唐南下任中原大学教务长。翌年,武汉解放,中原大学南迁湖北武昌,孟夫唐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三)湖北大学的教师主体,是中原大学的教师或者是中原大学培养招收学生。他们的骨子里,都淌流着中原大学的血液。

(四)湖北大学所拥有的校区,是中原大学师生在武汉开拓的一片教学园地。笔者所收藏的大量照片,都指向这片土地属于中原大学的。

(五)湖北大学图书馆的书刊资料,大多是由中原大学、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各个时期保留下来的。

(六)湖北大学的主体建筑,也是中原大学、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各个时期建筑的。

来源:中南财大张光忠教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