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晋熙者,邦塘人也。幼而敏学,博通经史。光绪乙酉举于乡,庚寅登进士第,旋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工部主事,历充则例馆纂修,补虞衡司主事,记名候缺,迁农工商部主事。其才学淹通,著作等身,著《漉云斋诗存》《漉云斋集句》,词采斐然,士林推重。
海康新宾兴祠李氏人物志
雷州之域,宾兴之祠,肇基《周礼》“宾兴万民”之典,乃襄助庠序俊彦赴考登科之所。海康新宾兴祠石碑之上,镌李氏诸贤之名,彰其才德,炳若星汉。
李晋熙者,邦塘人也。幼而敏学,博通经史。光绪乙酉举于乡,庚寅登进士第,旋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授工部主事,历充则例馆纂修,补虞衡司主事,记名候缺,迁农工商部主事。其才学淹通,著作等身,著《漉云斋诗存》《漉云斋集句》,词采斐然,士林推重。
李暾矅,封唐岁贡。寒窗苦读,终获拔擢,以经术授业,化育后学,播诗书之泽于乡闾。李奇楠、李士爱,皆以处士称。抱朴守真,不慕荣利,然德行高洁,隐德不耀,邑人敬之如师长。
又有李奇蔚,国学修业;李锡铨,膺选守府;李光震,为邑增生;李登龙、李元璵,同列州同;李骏烈,简用都司。或精研学问,或效力疆场,或佐治一方,各展长才,克尽厥职。李云龙、李毓龙,蒙诰封奉政;李光洩,晋赠通奉;李锡龄,貤赠通奉。荣宠加身,门楣增辉,显亲扬名,垂范后世。
李见龙、李光祖、李文龙,分任教谕、训导,执教杏坛,孜孜不倦,以诗书礼乐启迪后昆,作育英才无数。李万年,任福建巡检;李柏年,主政山西司;李延年,列附贡生;李祖经,学成高小。前塘李高山、李登桂,亦列国学、例贡之选。诸公虽职有高低,业分文武,然皆怀济世之志,尽瘁奉公,为桑梓之栋梁。
此辈李氏贤达,或显于朝堂,或隐于乡野,或精研学问,或效力地方。其行其德,皆载于碑石,传于闾巷,为雷州文脉赓续之见证,亦为后世楷模也。
来源:石奇封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