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大家伙,是否听过一句俗语“谷雨孟婆汤,必定有人伤”,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孟婆汤在传统神话中是阴间忘川河畔的“记忆清除剂”,而谷雨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本应“雨生百谷”,为何与“孟婆汤”关联?
不知道大家伙,是否听过一句俗语“谷雨孟婆汤,必定有人伤”,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孟婆汤在传统神话中是阴间忘川河畔的“记忆清除剂”,而谷雨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本应“雨生百谷”,为何与“孟婆汤”关联?
其实,这里的“孟婆汤”并非神话中的忘情之汤,而是与节气气象学、农耕文化紧密相连的隐喻。
孟婆的身份其实是比较特殊的,很多人都被神话故事当中的孟婆所定格,但是在历史上,关于孟婆的记载却并不是奈何桥上,煮汤的孟婆。
《山海经》记载:“帝之二女,游于江中,出入必以风雨自随,故曰孟婆。”此说将孟婆定位为风雨之神,其形象从冥界使者转变为自然力量的化身。至明清时期,孟婆逐渐与节气结合,被赋予“金气显现者”的身份——如立秋时的孟婆汤实为西风带来的降雨,白露时的孟婆汤则预示“烂白露”引发的农事危机。谷雨作为春季向夏季过渡的节气,孟婆汤在此语境下,实为对异常气象的预警。
谷雨节气的一个特点?
谷雨本应“雨生百谷”,但若降雨过量或伴随大风寒潮,则可能引发洪涝、倒春寒等灾害。例如,谷雨期间若遇“倒春寒”,低温冻害会导致秧苗烂种;若暴雨成灾,农田被淹则影响春播。此时,“孟婆汤”便从滋养万物的甘霖异化为“伤人”的凶兆,暗合“谷雨头碰头,遍地起坟头”的农谚逻辑。
“谷雨孟婆汤,必定有人伤”是啥意思?
它其实指的是谷雨节气,出现的反常现象,孟婆汤说的就是异常气象,那么这个异常的气象分析指的是什么呢?
1、 雨水失衡
谷雨需“雨润万物”,但若雨量过大,土壤过湿会阻碍种子发芽,引发烂秧;若无雨则旱情蔓延,导致春播失败。所以这里强调的是,雨水要刚刚好,这样才能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
2、 风寒侵袭
孟婆出入,必定风雨,谷雨孟婆汤,就是说的带来风寒降雨,而谷雨后冷空气南下,可能引发倒春寒,如《农政全书》记载:“谷雨后遇寒,麦苗多死”。
“孟婆汤”作为“伤人”的载体,实为农耕社会对不可抗力的拟人化表达:它指的是风雨之神的惩罚,孟婆的“汤”既是自然馈赠,亦是惩罚工具,警示人类需敬畏自然规律。同时这个还是生命轮回的暗喻,谷雨的“伤”与“生”构成循环,正如孟婆汤在神话中“遗忘过去以迎接新生”,灾害亦为农耕文明的自我修复提供契机。
笔者认为,在气候变化加剧的当下,这一俗语仍具现实意义,但需以科学思维重新诠释。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谷雨期间的异常降雨、寒潮与干旱可能更频繁。例如,2024年谷雨期间华南强降雨引发洪灾,而华北多地却遭遇“倒春寒”,印证了“孟婆汤”的双重性。此时,“伤人”不仅指农业损失,更延伸至生态链断裂、城市内涝等系统性风险。
孟婆汤的传说,本质是对生命循环的哲学思考。谷雨时的“伤人”之汤,既是对过往灾害的集体记忆,亦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催化剂。当我们在卫星云图中追踪雨带时,不应忘记祖先用谚语传递的生存智慧——唯有在“遗忘”过去的教训与“铭记”自然规律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化解“孟婆汤”背后的危机。#孟婆汤#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