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有什么好逛的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8 07:35 2

摘要:它可以很宏观。在前不久公布的《重庆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里,提档升级城区菜市场是其中一项。今年重庆将开展城区菜市场专项整治,打造20个“标准化菜市场”。

或许,我们很难用某一个词去定义菜市场。

它可以很宏观。在前不久公布的《重庆市2025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里,提档升级城区菜市场是其中一项。今年重庆将开展城区菜市场专项整治,打造20个“标准化菜市场”。

它也可以很具体。菜市场里,菌菇藏着山野间的时令密码,虾蟹携带着江河湖海的潮汐心跳。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从它身上嗅到最真切的市井烟火气。

那么,去菜市场逛一逛吧!去触摸城市脉搏,去感受人间温热。

▲九龙坡区民主村综合市场,市民们正在享受美食。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对于每个人来说,菜市场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家汪曾祺喜欢逛菜市场:“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美食家蔡澜也说:“逛菜市场是最享受的时候。”

它是城市文化最鲜活的载体。建于1902年的东单菜市场曾是“京城菜篮子”的代名词,老北京人记得它的模样;乌中市集、永年菜场等菜市场,诉说着上海如何演绎传统与潮流……可以说,菜市场深深嵌进了每个城市的肌理。

老重庆人的记忆里,一定不会少了大阳沟菜市场。它曾是重庆最大的综合性农贸市场,在物资尚不丰富的年代,从涪陵榨菜、忠县豆腐乳,到东海来的带鱼、新疆产的香梨……这个“菜篮子”承载了几代重庆人舌尖上的回味。

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菜市场。菜市场凭什么重新俘获人心?

环境升级,消费场景颜值更高。菜市场是城市的“素颜照”,从中往往能窥见一座城市最本真的模样。而环境升级,实际上也是消费观念转变的催化剂。

改造后的杭州文二菜市、成都玉林综合市场,一经推出便成为打卡点;伴随着城市更新,不少市民游客选择走进重庆民主村综合市场……环境提档后的菜市场,成了一个集体验、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空间,更干净、更整洁、更卫生。

体验升级,让买菜成为享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走进菜市场,同样可以慢下来、静下来。在买菜之余,参与一场烹饪小课堂,品味一杯现磨咖啡……体验虽小,也能让买菜融入日常的诗意。

菜市场的提档升级,更有社会治理的持续发力、保驾护航。食品溯源、农残检测等多项智慧化功能的引入,通过用科技手段破解传统市场的治理痛点,菜市场更数字化、智慧化、高效化,让人买得更放心、更舒心,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感自然更好。

文化升级,看见最具特色的灵魂。一些地方通过定期举办文创活动、手作市集、艺术展览等,丰富菜市场的文化内涵,让人在购物的同时,也能便捷直观地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

在苏州双塔市集,除了买菜购物,市场内还设有文创区,售卖与苏州传统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等,将日常购物与文化消费有机结合……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无一不在说明:菜市场也可以成为传承文化、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城市生活因文化的滋养而更加丰盈。

▲江北区寸滩街道佰年供销智慧农贸市场,市民在智慧屏上扫码付款。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菜市场还能装进哪些新东西?

既能承载烟火气,也能嵌入新业态;既能守护传统根脉,又能孕育创新基因——菜市场身上的包容性,让它成为一扇观察城市治理精度、民生保障力度、文化延续厚度的立体窗口。如何维护并放大它身上的这些特质,很值得思考。

万变不离其宗,菜市场的“根”和“魂”不能丢了。

顺应消费新趋势,对传统菜市场进行空间迭代、业态创新,本身无可厚非。但在“变”之前,不妨多问几句:是服务少数人的消费升级,还是保障多数人的生活刚需?是追求面子上的光鲜,还是守护里子中的温暖?

流量不是解药而是考题。需牢牢把握的一点是,保障民生这个“基本盘”,始终是菜市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重庆来说,推动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与“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有效融合,更好地服务居民日常生活,就是兑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应有之义。

跳出菜市场看菜市场,更好地融入社会治理、文旅融合等大课题里。

在重庆,防空洞背篓菜市场很“吸睛”,但也牵涉城市治理、闲置资源盘活等多方面问题,它的出圈离不开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合作;学田湾大阳沟菜市场、石灰市菜市场成为不少游客CityWalk(城市漫步)的打卡点,这背后也离不开渝中区在城市更新、串珠成链方面的持续发力。

菜市场虽小,围绕它可做的文章还有很多。需要摆脱“就事论事”,用系统思维将其纳入城市更新版图、嵌入社会治理网格、融入文旅融合链条,以“小空间” 的治理创新激活“大系统”的协同效能。

▲渝北区,防空洞背篓菜市场吸引众多市民前来选购。记者 刘力 摄 /视觉重庆

挖掘更多的“文化卖点”,激活文化消费潜能。

文化打造,并不是强行给菜市场加一个“上价值”的噱头。相反,深挖菜市场里那些“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内涵,正是促进它提档升级的一条有效路径。

那些最鲜活的饮食文化、民俗技艺,让菜市场成为地域文化“活起来”的立体教科书;那些承载着城市精神的历史记忆、生活哲学,让代际传承与时代共鸣在菜市场里自然生长。

菜市场里虽然没有宏大叙事,但也能够让传统与当代在此交汇,让本土与世界在此对话。接下来,可在菜市场这个“螺蛳壳”里进一步“做道场”,激发文化消费新动能,打造对外传播新窗口,讲好中国故事新篇章。

在一座城市里,菜市场始终是丈量民生温度的重要标尺。它始终是离土地最近、与人心最亲的那盏灯,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壮阔征程,也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细碎温暖。

来源:重庆瞭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