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发布了一份通知(详见下图),列出了将豁免征收对等关税的产品。一时让各界看到关税战的“转机”。据媒体梳理发现,本次美国海关豁免关税的产品多以电子产品为主,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硬盘、计算机处理器、服务器、内存芯片、半导
关税问题牵动全球神经,特朗普的疯狂政策终于引火烧身。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让美国信用体系几近崩塌,一会关税豁免,一会又否认豁免。据财联社14日最新报道,特朗普政府已经正式否认相关关税豁免政策。
在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发布了一份通知(详见下图),列出了将豁免征收对等关税的产品。一时让各界看到关税战的“转机”。据媒体梳理发现,本次美国海关豁免关税的产品多以电子产品为主,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硬盘、计算机处理器、服务器、内存芯片、半导体制造设备等。
为什么美国突然要豁免这些电子产品和芯片?据彭博社梳理,出乎外界预料的是,美国其实每年也要进口中国大量芯片,甚至有时会超过出口中国的芯片。进口自中国的芯片大多数是手机、数码产品的低附加值芯片(比如红外模块、麦克风组件、散热组件等),中国是芯片进口大国,美国同样是芯片进口大国,如果这些产品不进行关税豁免,可能给苹果等科技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这些关税豁免的产品,在2024年美国进口中国此类产品的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占美国这些产品总进口额的23%。和特朗普推动的125%关税相比,这些新豁免的中国出口商品关税税率降至20%。
没想到仅仅过了3天,特朗普再一次“出尔反尔”,开始否认关税豁免。那么在关税战的背景下,中美企业到底都过得怎么样?
参考消息网在4月13日对“关税豁免”有过报道,报道称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新税则,豁免了包含自动数据处理器、电脑、通信设备、显示器与模组、半导体相关等类别商品的进口税率,这些产品均不受“对等关税”的影响。美国能“低头”,其实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中国众多企业长期受美国在芯片领域“卡脖子”的威胁,经过多年的独立自主发展后,基本实现了芯片国产化,甚至可以将大量低端芯片出口至美国,颠覆了国人对中美芯片贸易的传统认知——原来中国不仅是芯片进口大国,同样也是芯片出口大国,而中国芯片出口的主要对象竟然是一直试图“卡脖子”的美国。
中国出口美国的芯片多为相对低端产品,主要是成熟制程的模拟芯片,这些芯片因成本低廉,售价偏低,在美国市场占有率很高。在特朗普欲对中国加征最高125%关税的情况下,对国产替代产品反而形成利好,上周五国产模拟芯片公司等股价大涨和美国海关宣布的“关税豁免”有直接关系。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美国豁免的正是中国的“果链”企业。
特朗普和库克私交不错,两人自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起便保持密切往来,包括白宫会晤、海湖庄园共进晚餐等非正式场合交流。2024年12月特朗普当选后,库克更主动发帖祝贺并促成后续会面,显示出对政治风向的敏锐把握,库克还曾通过游说为苹果争取到部分中国产零部件的关税豁免。库克承诺5000亿美元美国市场投资计划,强调创造本土就业机会以契合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这种战略布局既为苹果赢得政策支持,也被视为应对政治风险的商业策略。
从这一点上看,库克远比扎克伯格、贝索斯等科技公司高管更为圆滑,扎克伯格、贝索斯等和特朗普关系紧张。而特朗普却多次公开赞扬苹果的创新能力及对美国经济的贡献,两人在公开场合保持互惠性评价。两人关系本质是商业利益与政治诉求的动态平衡:库克通过政策协调维护苹果全球供应链。
此次传出的“关税豁免”也和苹果公司有关。市场一度认为苹果成功躲过了这场生死危机。只是美国又否认了关税豁免政策,为苹果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这些危机直接体现在资本市场,自2月25日苹果股价跌幅超过20%,进入4月苹果股价跌幅12%,这意味着苹果在本月市值蒸发了4130亿美元,约合3.02万亿元。
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鉴于中国对全球市场的不尊重,我正在将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提高到125%。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会意识到继续掠夺美国和其他国家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可接受的。”另一方面,特朗普表示将在90天内将75个国家的关税从75%降至10%,这明显不是他为平衡贸易逆差的举措,而是有目的性地针对中国。但他忽略了中国是苹果最大的市场(2023年,因为贸易战,降至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2024年,苹果全球总营收为2.8万亿元人民币,远超三星的1.5万亿元。其中中国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17%,用户数量超过2.4亿,以此推算中国市场的营收为2.8万亿×17%≈4760亿元人民币。苹果的净利率为29.23%,中国市场在2024年为苹果贡献了1400亿元的净利润。
而iPhone超90%的组装环节在中国完成,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后,影响最大的反而是苹果。一旦125%的关税执行到苹果身上,苹果手机的售价将堪比奢侈品,美国消费者也可能难以承受涨价。
美媒此前对iPhone的成本有过报道,以256G版的iPhone16Pro为例,各种硬件成本总计约550美元,加上组装和测试等成本,合计约580美元到600美元。目前苹果官方售价1100美元。中国官网售价7999元起,和1100美元大致一样。
当前在美销售的iPhone几乎全部产自中国,如果按特朗普的关税新规,加收125%的关税后,一部iPhone16Pro的总成本达1350美元。以原来580美元成本,售价1100美元计算,该机型售价可能飙升至2560美元。
苹果公司选择在美国政府新关税政策生效前,连夜将苹果手机产品从印度紧急运往美国。据美联社报道,科技巨头苹果包机从印度向美国运送600吨iPhone,或多达150万部,此前苹果公司在印度加强了生产,以努力应对特朗普的关税。
近期,特斯拉中国官网突然停止提供Model S和Model X的新车订购选项,仅保留“查看现车”功能,4月1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目前Model S/X车型已不再提供单独的“订购新车”选项。目前相应车型页面中仅显示有“查看现车”选项。这一举措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2025年4月,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将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从84%提高至125%,这一政策直接冲击了由美国加州工厂生产并进口至中国的Model S和Model X车型。根据行业分析,这一关税调整使得这两款车型的单车成本飙升3000美元以上,导致售价远超市场承受能力。特斯拉面临的选择极为有限:要么大幅涨价转嫁成本风险,可能进一步抑制本就不高的销量;要么暂停新车供应,消化现有库存。最终,特斯拉选择了后者,这反映了企业面对关税壁垒时的“断臂求生”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Model S和Model X在特斯拉全球销量中占比不足4%,并非走量车型。但在中国市场停售这两款旗舰产品,对特斯拉的品牌高端形象仍构成一定冲击。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焱指出,这一举措标志着特斯拉从“科技奢侈品”向“电动代步工具”的品牌降维,企业正集中资源巩固20万-30万元价格区间的主力市场。
关税战不仅影响了整车进口,更暴露了特斯拉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数据显示,特斯拉北美工厂仍直接向中国进口占整车成本35%-40%的核心零部件,包括锂电池、压铸件和内饰件等。美国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的政策,使得这些关键部件的流通受阻,进一步加剧了生产成本压力。
研究显示,即使是被评为“最美国制造”的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在不计电机和电池的情况下,中国零部件占比仍高达40%。这些零部件主要集中在座椅、仪表盘等部件,短期内难以找到性价比相当的替代来源。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直言:“特斯拉并非毫发无损,关税将影响来自其他国家的特斯拉汽车零部件的价格,成本影响不容小觑。”他甚至公开批评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比一袋砖头还蠢”,反映出企业高层对关税政策的强烈不满。
除了茅台不怕关税战之外(详情见BT财经4月10日《不怕“关税战”的茅台,为何搞不定冰淇淋?》一文,还有很多中国企业并不惧怕美国的关税战。
华为、比亚迪、东阿阿胶、神华集团、片仔癀等企业都受其影响较小。从财报可以看到,东阿阿胶的主营业务中医药工业占比97.62%,其他行业占比仅仅只有1.21%,而毛驴养殖及贸易只有1.17%。主要的销售地区也基本全部都是在国内,只有5.74%其他地区可能是海外,这个海外的占比非常的小,甚至是东南亚等华人较多的地区,美国占比几乎忽略不计。所以,不管是消费地区,业务地区,还是原材料进口地区几乎都是在国内。基本不受关税政策影响。
技术自主型企业受关税影响较小,以华为为例,华为已构建完整的反制裁体系。华为供应链实现全面国产化,麒麟芯片由中芯国际代工,屏幕、存储采用京东方、长江存储等国产供应商,2024年发布的Mate 70系列手机国产化率达100%,利润率逆势增长至13.2%。自主研发壁垒:5G基站芯片、EDA工具等技术突破巩固优势,规避美国技术依赖。
特别是苹果供应链企业,立讯精密近期明确回应投资者:“一直以来,按照常规贸易规则,所有硬件制造厂商都不会承担关税、物流、仓储等成本,这些不是硬件供应商需要考虑的。过往遇到关税问题,都没有出现客户让供应商承担关税的情况。”据悉,目前立讯精密等果链企业已在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美国、墨西哥、罗马尼亚等国家与地区搭建产能基地与研发中心,就近服务客户、提升产品成本优势。
类似的还有寒武纪、龙芯、力合微电子,都是以国内独立自主生产。寒武纪海外营收占比不足1%,龙芯称关税无负面影响,力合微电子所有产品实现国内采购和生产,完全规避外部干扰。长江存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232层NAND闪存迫使三星降价,中芯国际7nm芯片量产提升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至15%。
同时,全产业链布局的比亚迪和大疆,在本次关税战中所受冲击有限,比亚迪此前已经完全避开美国市场,深耕东南亚、拉美及欧洲,凭借垂直整合优势,电池、电机、车灯等核心部件自研自产,成本比美国同行低22%;墨西哥工厂规避美国关税,2024年一季度出口量同比增长67%。此前一直被美国打压的大疆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份额超70%,深圳供应链覆盖零件生产到组装,关税成本可内部消化。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消费市场,14亿人口的庞大基数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市场规模,而且中国有全门类的工业制造基础,美国单方挑起的关税战,反而对美国企业伤害要大得多。从美国海关的短暂“服软”,说明美国根本离不开中国商品。
美国开打关税战,伤害的远不止美国上市公司,美国上百万民众游行抗议或可窥见一斑。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 梦萧
来源:云中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