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网购早已 “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日常的吃喝穿戴,还是各类生活用品,只需动动手指下单付款,在家悠闲地等上几天,快递小哥就会敲响家门,将心仪的宝贝送到手中。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简直就是忙碌打工人的福音。平日里忙得像陀螺,根
如今,网购早已 “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日常的吃喝穿戴,还是各类生活用品,只需动动手指下单付款,在家悠闲地等上几天,快递小哥就会敲响家门,将心仪的宝贝送到手中。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简直就是忙碌打工人的福音。平日里忙得像陀螺,根本抽不出时间逛街,有了网购,逛街的时间都省下了,轻松实现 “购物自由”。而且,网上的商品价格往往比实体店亲民许多,性价比超高,这也是为啥越来越多人成为网购忠实拥趸的重要原因。
不过,网购这趟 “快车” 虽说便利,但也暗藏风险,稍不留意,就可能买到假货。今天,咱就来唠唠那些假货率居高不下的商品,看看你有没有不幸中招。
电子产品:看似低价,实则套路深
早些年,走在街头,卖手机的店铺随处可见,很多小店并非单一品牌专卖,各种手机牌子琳琅满目。可如今,街道上大多被各大品牌的专卖店占据,那种小型综合卖手机的店铺越来越少见。但在网络世界里,情况却大不一样,售卖手机及各类电子产品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打着某品牌授权店的旗号,还有不少是叫不上名字的小店铺,感觉就像是把过去的线下小店一股脑搬到了网上。
网上的手机价格确实诱人,和线下实体店相比,常常能便宜个千八百块。面对如此大的价格差,不少人瞬间心动,毫不犹豫地选择在网上下单。可家人们,电子产品这行的水,深着呢!
有位网友就掉进了网购手机的 “坑” 里。他在一家标注为 “15 年老店”,看起来十分靠谱的网上店铺,花了 5500 元买了一台全新的苹果手机。谁能想到,半年后,网友发现这部手机竟是一部精心伪装的翻新机。商家手段极其隐蔽,在电池上安装了一块外挂电路板,以此掩盖手机的真实充电次数和电池健康状况。当网友取下这块电路板,震惊地发现手机实际充电次数高达 842 次。半年时间,正常使用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充电次数,这显然是商家捣的鬼。更让人无奈的是,这家店铺是个人经营,主页压根没展示营业执照。网友根据网购平台提供的信息联系店铺,结果电话打不通,地址也含糊不清,完全找不到人,售后更是无从谈起。
电子产品内部构造复杂,众多小零件和精细部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辨别起来难度极大。一个不留神,就可能买到有问题的产品。而且,网购电子产品的售后之路往往崎岖坎坷。一旦产品出现故障,我们得先把手机寄给商家,然后开启漫长的等待,等对方维修好再寄回来。这一来一回,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实在让人头疼。
网上黄金:低价背后,真假难辨
“号称 999% 的金戒指,到手才发现只是个镀金的‘冒牌货’。” 如今的黄金市场,金价一直居高不下,即便偶尔有波动,降幅也十分有限。可在一些网购平台和直播间,黄金价格却低得超乎想象,让人忍不住怀疑其真假。
不少人看到网上这些低价黄金时,心里都会犯嘀咕。但那些不良商家为了打消消费者的疑虑,可谓 “煞费苦心”,证书、检测报告等一应俱全,把所有能证明黄金为真品的东西都摆出来,试图营造产品有保障的假象。然而,央视曾曝光,许多电商平台上标称足金 999 的黄金饰品,大量存在以假充真、掺杂掺假的情况,众多消费者纷纷投诉。
有些网上售卖黄金的店铺,因出售假金或缺斤少两被投诉后,不是积极解决问题,而是直接关店跑路,玩起了 “消失”,把消费者的售后诉求抛之脑后。实际上,这些店铺可能压根就没卖过真品,纯粹是靠卖假货,用超低价格吸引眼球。比如,他们搞秒杀活动,标价 99 元,可那所谓的黄金饰品,成本或许只有九毛九,撑死九块九,无论怎样,他们都稳赚不赔。这些卖假金的商家,把假金吹得神乎其神,估计到最后连他们自己都快信以为真了。
黄金价格相对透明,上网一搜,国际金价一目了然。线下饰品店的金价虽每天有所波动,但再怎么变,也绝不可能 99 块钱就能买到足金 999 的产品。而且,网购黄金,我们无法亲眼看到、亲手摸到实物,等收到货发现是假货时,商家大概率早已逃之夭夭,维权无门。所以,购买贵重的金银珠宝类商品,建议大家还是去实体店,起码质量有保障,要是对黄金真假存疑,还能当场验金,买得更放心。
保健品:老人易陷的 “温柔陷阱”
老年人在面对各种套路时,分辨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网上售卖的产品和直播间里的东西,更容易让他们 “中招”。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就常被推销保健品,大包小包地往家里搬,在网络环境下,这种情况更是防不胜防。
如今,许多直播间都有主播卖力推销保健品,他们把自家产品夸得神乎其神,声称吃了能产生奇效,什么杀肠内细菌、抗癌、降血压血糖,仿佛这些保健品是包治百病的 “神药”。有网友无奈地说,自家姥姥每天雷打不动地准时看直播,痴迷于购买直播间的保健品,前前后后已经花了上万元。
但事实上,网上售卖的大量保健品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不仅没有宣称的神奇功效,还可能给健康带来诸多风险。可不少老人对这些深信不疑,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在直播间,最后只换来一堆没用的东西。更危险的是,有些老人听信主播的话,擅自停掉正在服用的药物,转而依赖那些所谓的 “保健品”,这无疑是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极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如果身体不适或患有疾病需要用药,一定要前往正规医院,让专业医生诊断开药,切不可轻信网上那些号称 “神丹妙药” 的保健品 。
来源:SQTV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