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皮疹”是不是得了猩红热?别慌!先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09:49 3

摘要:近日,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迎来多名长“皮疹”的小朋友,家长担心是不是猩红热。儿科樊似媛副主任医师为大家科普猩红热,帮助大家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近日,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迎来多名长“皮疹”的小朋友,家长担心是不是猩红热。儿科樊似媛副主任医师为大家科普猩红热,帮助大家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一、什么是猩红热?它从哪里来?

猩红热是一种由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GA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因患者全身布满猩红色皮疹而得名。

早在16世纪,欧洲就有关于“红热”的记载,当时因缺乏有效治疗,病死率高达15%-20%。我国古代中医称之为“疫痧”或“烂喉丹痧”,认为是“风热邪毒”侵袭所致。直到20世纪抗生素问世,猩红热才从“夺命红魔”变成可治可控的疾病。

二、猩红热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比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微小液滴,或者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分泌物。此外,皮肤破损也可能成为病菌入侵的门户。

猩红热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冬春季节更为常见,多见于3-7岁儿童。4-6月、11月至次年1月处在学期内儿童、少年高度聚集,当出现隐性感染者时,病菌极易扩散。

三、感染猩红热后会出现什么症状?

典型猩红热有三大特征:

1. 发热与咽痛:起病急,体温迅速升至39℃以上,伴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及脓性渗出。

2. 草莓舌与杨梅舌:初期舌乳头红肿覆白苔(草莓舌),2-3天后舌苔脱落呈鲜红色(杨梅舌)。

3. 砂纸样皮疹:皮疹始于耳后、颈部,24小时内蔓延全身,触感似砂纸,按压可暂时退色,皮肤皱褶处可见“帕氏线”。皮疹多在1周内消退,不久后开始脱皮。轻症呈糠屑状或片状脱皮,重者手掌和足底处可呈手指/足趾的套状脱皮。

四、猩红热会引发哪些并发症?

多数患儿经规范治疗可完全康复,年幼体弱儿,细菌局部扩散可导致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甚至败血症、脑膜炎等。少数年长儿在感染后2-3周可能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血尿、水肿)或风湿热(关节游走痛、心脏炎)等。

五、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猩红热

当出现发热(体温≥38.0℃)、严重咽痛伴白色或淡黄色斑块、24小时内从颈部开始蔓延至全身的砂纸样皮疹、草莓舌(早期白色舌苔、后期舌乳头红肿)以及头痛、身体疼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时,需警惕猩红热。

六、哪些疾病也会出现皮疹?

此外,儿童常见的出疹性疾病有麻疹(发热、咳嗽、畏光、鼻卡他症状、结膜炎,红色斑丘疹自头面部蔓延至全身)、风疹(全身症状轻,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皮疹自面颈部蔓延至躯干四肢)、幼儿急疹(热退疹出,婴幼儿高热时可有惊厥)和药疹(有用药史,皮疹多形性且分布不均匀)等,这些疾病各有特征,若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皮疹,应及时就医。

七、西医如何“精准打击”猩红热?

青霉素仍是首选武器!足量青霉素G(10天疗程)可迅速控制感染,预防风湿热和肾炎。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头孢类或克林霉素。重症合并毒血症者需联合用药并补液支持。咽拭子培养和快速抗原检测可快速确诊,48小时内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

八、中医如何“扶正祛邪”治猩红热?

中医辨证论治强调“因势利导”:

邪侵肺卫期:银翘散加减清热解毒,缓解发热咽痛。

毒炽气营期:凉营清气汤清气凉血,退疹解毒。

阴伤后期:沙参麦冬汤滋养肺胃,修复黏膜。外用珠黄散吹喉可缓解咽痛,针刺少商穴、合谷穴可退热止痛。

九、如何为孩子筑起“防护墙”?

日常生活中,需养成良好手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环境清洁,患者隔离至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阴性或治疗7天以上,密切接触者检疫1周并必要时口服药物预防,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同时保持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和适量运动以增强免疫力。家中可用艾叶、苍术熏蒸消毒,饮食宜清淡,多饮金银花、菊花茶清热解毒。

专家提醒

儿科莫明华教授提醒:猩红热虽是“老对手”,但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联手,已让它无处遁形。早发现、早隔离、规范治疗,配合中医调理,既能快速退热消疹,又能防止后遗症。家长不必恐慌,但需牢记:发热伴皮疹时,尽早就医是关键!

来源:湖南医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