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研究 | 全国各地纷纷布局前沿科技,杭州再出重磅举措,设立1000亿产业基金投AI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10:34 2

摘要:近年来,市场对AI的探讨热度持续升温,资本端与产业端对相关赛道项目的关注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据IT桔子数据显示:近十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一级市场融资整体规模从2015年的300.7亿元扩张至2024年的1052.51亿元,实现3.5倍增长。

近年来,市场对AI的探讨热度持续升温,资本端与产业端对相关赛道项目的关注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据IT桔子数据显示:近十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一级市场融资整体规模从2015年的300.7亿元扩张至2024年的1052.51亿元,实现3.5倍增长。

源起基金表示,伴随人工智能与通用大模型的迅猛发展,AI 对各个产业所产生的冲击日益显著。当下,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的数字经济领域,已然成为市场中热度极高的行业赛道,同时也是国家战略规划的核心要点之一。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基金扶持计划或政策措施,特别是像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这类一线城市表现尤为突出 。

近日,杭州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上又推出一项重磅举措,拟引导产业基金群撬动社会资本,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同时提出要加快推进具身智能行业应用中试。

投入1000亿,重点加码AI产业

从年初至今,围绕“杭州六小龙”展开的份额角逐,在各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热潮,杭州也因此再度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特别是DeepSeek、宇树等实现的现象级技术突破,让市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科技创新的自信正强势回归。

而市场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更是进一步激发了行业对AI和机器人赛道的布局热情。

将目光聚焦于AI产业,杭州又有重大动作推出。根据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发布的消息,不久前,杭州市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并起草了《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实施方案》),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达成一系列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培育出2个具备国际一流水准的基础大模型,以及25个以上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行业应用大模型;创建3家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培育50家以上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全市投向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要突破1000亿元。

同时,人工智能在制造、医疗、金融、教育、消费、文创、科学、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渗透程度要大幅提升,打造出一批具有引领性和标志性的“人工智能 +”高价值示范应用场景。

《实施方案》中还提及,要打造一个与国际顶尖水平看齐的开源社区。以“魔搭”模型开源社区为依托,构建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吸引汇聚国内外的优质人才、机构、应用场景以及资金。围绕深度求索、通义千问等开源模型,开展研发工作,开发框架、数据集、工具集、智能体以及软件应用等原创性技术产品,进而塑造一个自主可控的AI开源技术生态体系。

在应用领域,《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具身智能在行业应用中的中试进程。计划推动国家具身智能行业应用中试基地的建设,打造一个由人工智能企业

机器人企业、行业应用企业等多元优势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创新联合体。强化对大脑、小脑、本体等关键技术的研发、测试与验证工作,推动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相关标准的制定,促使“具身智能 + 人形机器人”的软硬件综合集成方案能够在真实应用场景中大规模落地实施。

除此之外,《实施方案》针对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模型研发、支持开源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分别提供了分层级的政策扶持。其中,对于支持基础大模型研发,最高可给予5000万元的补助。《实施方案》还着重强调要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吸引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为其提供连续三年的全方位支持。

具体而言,对外籍高端专家每年给予最高60万元的年薪资助;对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开展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资助,并且开展 “FIND HZ” 行动,以此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投身杭州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2025年开年至今,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赛道的行业热度不断高涨,相关领域项目在市场上受到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在此之前,创投圈的投资人围绕 “人形机器人” 的商业化发展路径等核心话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期间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论。

不过,无可争辩的是,AI和机器人赛道依旧是今年最为热门的赛道之一。随着国家层面给予高度重视,这为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近期,规模达600亿的国家级人工智能基金已经正式落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国家人工智能基金筹备组副组长张建华介绍说:“该基金将围绕人工智能的全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涵盖算力、算法、数据以及赋能应用等各个环节。基金遵循行业发展规律,适当向早期项目、小型项目以及前沿领域投资。国家人工智能基金既具备产业投资的特性,也带有一定的创业投资属性。”

源起进助力地方政府布局前沿科技

2024年AI&数字经济行业总发生融资1946起,从地域上来看北京市发生融资387起、广东省融资360起、上海市融资274起、浙江省融资225起、江苏省融资207起,长三角占比39%、京津冀占比21%、珠三角占比18%。

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探讨热度持续升温,各地陆续设立人工智能相关基金或政策,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头部区域集聚效应显著,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此外,四川、安徽两地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合肥科学中心等战略,吸引项目落地。

源起基金关注到,创投行业对于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的发展,所持信心正不断增强。众多处于行业头部位置的有限合伙人(LP),始终将目光紧紧聚焦在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普通合伙人(GP)身上。

就拿刚刚过去的4月份来说,浙江、湖北、河南、四川、安徽、广东等多个地区,接连发布了关于母基金遴选GP的公告。在这些公告里,无一例外都把 “人工智能” 列为核心投资方向。这里有个情况特别值得大家关注,就在不久前,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三期)顺利完成了备案手续。

据了解,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三期)紧密围绕 “315” 科技创新体系展开工作,全力落实全省科技创新战略。它的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三大科创高地以及未来产业。尤其着重关注 “人工智能 + 制造”“人工智能 + 能源”“人工智能 + 医疗”“人工智能 + 海洋”“人工智能 + 空天”“人工智能 + 新材料” 等和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也涵盖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这五大产业生态圈。

此前有投资人表示,2025年很有希望成为中国创业投资领域的一个崭新起点。当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针对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战略布局都在持续深入推进。

这一系列举措,正在为产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全新的增长动力。未来,源起基金也将积极顺应这一发展大势。一方面,源起基金将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趋势,加大对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和创新项目的投资力度,为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和资源对接,助力他们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另一方面,源起基金还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投资领域的专业优势和行业资源整合能力,积极参与产业生态建设,与其他投资机构、科研院校、企业等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产业要素的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为推动人工智能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来源:源起基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