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团金胡杨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共享幸福和美家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10:43 2

摘要:近年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统战部紧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主线,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路径,全方位打造法治、文化、和谐、平安、幸福师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改革攻坚行动,夯实法治、文化、社会、安全、物质基础,合力推进示范师

近年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党委统战部紧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主线,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路径,全方位打造法治、文化、和谐、平安、幸福师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改革攻坚行动,夯实法治、文化、社会、安全、物质基础,合力推进示范师市建设。

工作中,师市各单位、团镇创新思路,结合实际,涌现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其中,五十三团金胡杨镇积极创新、强化品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构建各族职工群众亲如一家的美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一直以来,团镇党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作“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党委常委会重点研究议程。

理论武装是党建引领的重要一环。团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全体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学习活动及新时代“金胡杨课堂”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专家授课与实地调研互补等形式,引领党员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有力推动各级党组织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今年以来,组织开展23场次学习教育培训。

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地有声,团镇结合实际细化工作举措,召开专项部署会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各项工作。平安法治建设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联合各连队、社区及机关部门,以党组织为战斗堡垒,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近年来,团镇通过创新培训机制、优化培训形式等方式,全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推广工作。

聚焦职工群众的学习需求,团镇开设8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点,精心挑选学习内容,从基础的日常用语开始,逐步扩展到党的民族政策、生活常识、安全知识以及法律法规等内容。截至目前,累计培训学员3206人次。

充分发挥大、中、小学学生优势,利用假期、休息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学生与家长结对互学,提高职工群众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兴趣,提升其交流能力。同时,通过举办全民阅读、诵经典等活动,让职工群众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团镇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充分利用重要节假日,组织各族职工群众开展端午包粽子、冬至包饺子、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充分挖掘和利用兵团文学、书协、美协的文化创作资源,整合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兵团娃娃画兵团”公益美术培训暨美育基地、金胡杨文化馆等文化阵地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同时,专设每年7月为“金胡杨镇文化月”,常态化开展“文化之冬”“文化大拜年”“文化进万家”“文化下基层”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以文化人,以打造先进文化示范区为目标,持续打造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女驸马》、舞蹈《胡杨魂》等文艺精品;邀请疆内外各类文体专家来团创作交流,累计培养文体骨干1200余人;重点打造的“小手拉大手·1+N”文明实践项目,丰富各族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擦亮团镇文化名片。

文旅融合是团镇发展的一大亮点。举办“连BA”篮球联赛和梨花文化旅游节,吸引2万余名游客前来观光,丰富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拓宽致富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团镇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争取兵团党委统战部2025年中央财政衔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970万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主播身上的裙子是小黄车一号链接艾德莱斯丝绸做的,有需求的宝宝可以拍一号链接……”近日,在兴疆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播间内,两名主播正在直播间里与粉丝互动。能说会道的汉族主播,搭配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主播,两人配合默契,直播间气氛热烈,直播观看人数达1500人。

团镇振兴路社区党支部书记王转萍告诉笔者,作为多民族聚居社区,近年来,社区党支部在构建各民族群众经济互嵌、就业互嵌上下功夫,借助电商直播这股“东风”,牵头领办兴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还鼓励各族居民整合资源、联合创业,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全方位推动各民族居民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团镇积极推进以嵌促融,建设226个民族团结示范大院和14个“互嵌式小区”示范点,组织16个连队结对互助,构建起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社会环境。此外,团镇聚焦民生实事,通过“群众点单、纪委派单、部门接单”机制,解决职工群众各类问题36件,化解信访突出问题124件,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如今。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师市党委统战部的精心指导下,团镇已成功创建26个国家级、兵团级、师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示范单位,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为师市的发展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力量。(通讯员 陈宽)

实习编辑/田宇轩

来源:三师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