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巴斯夫:轻量化的“以塑代钢”和车规级材料有多重要?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10:18 2

摘要:近日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上,巴斯夫以“携手共创净零未来”为主题,展示其在塑料行业全价值链上的新产品。

近日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CHINAPLAS 2025国际橡塑展上,巴斯夫以“携手共创净零未来”为主题,展示其在塑料行业全价值链上的新产品。

例如在与汽车相关的产品。采用化学回收技术,将消费后塑料废弃物转化为高性能聚酰胺材料,帮助汽车零部件实现减碳目标。

还有专为汽车应用设计的高性能材料,提升产品耐用性与轻量化水平。包括电动汽车高性能材料与底盘轻量化方案。

观众还可以在巴斯夫展台可以看到塑料行业产品价值链上的特定材料解决方案将如何被“制造、使用和回收”,以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

发布会后,就大家关心的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以及与汽车相关的智能可穿戴产品。AutoLab特别采访了巴斯夫巴斯夫副总裁苏荣源,以及巴斯夫亚太区市场高级经理殷慧娴女士。

巴斯夫副总裁苏荣源:负责亚太区特性材料工程塑料业务管理,大中华区特性材料业务管理。

巴斯夫亚太区市场高级经理殷慧娴:负责消费电子、医疗器械与家用电器亚太区特性材料工程塑料。

AutoLab:巴斯夫聚酰胺材料用来制造智能眼镜,作为材料供应商,你们认为智能眼镜未来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有多大?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

巴斯夫副总裁苏荣源

苏荣源:这个趋势之后会比较乐观,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新能源汽车未来会成为大家的第二个家与第三个空间,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一个沉浸式数字体验平台。

智能眼镜座位增强现实AR设备,是未来智能座舱体验的一部分,例如辅助驾驶、导航、车内信息提示、娱乐互动等。这是一个大趋势。

巴斯夫亚太区市场高级经理殷慧娴

殷慧娴:我们开发的一系列新质聚酰胺材料,被用于智能眼镜上面,每一克的减重都很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佩戴体验与舒适性。

关于材料的趋势,是要更轻的同时保持钢性和韧性,还要更好着色性,这也是我们的方向。

最终这个眼镜也会用到车里,消费者未来会戴这个眼镜跟车互联的,戴上这个眼镜的时候不仅仅是娱乐,最终还可以看到导航之类的,最后可以实现V2X,提高行车安全、优化交通效率、支撑自动驾驶,实现车与智能城市系统的互联互通。

智能眼镜基本上所有的消费电子和头部品牌都在做。可以通过感知,跟外面的一些信号,包括你看到的全部交互在一起。最终把娱乐、安全、智能驾驶全部体现在眼镜,这样一个小小的智能的电子设备体现。

AutoLab: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方面,消费电子材料跟车规级的要求有什么区别?

苏荣源:我们的材料解决方案可以用到汽车各个方面上,谈到ADAS有很多的智能驾驶,新型摄像头模组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了。新能源汽车跟电子仪器和ADAS智能辅助驾驶已经慢慢匹配,而且是同步在进行了。

殷慧娴:在材料方面,也是要根据消费电子的稳定性,外观控制、尺寸精度、装配性能等都做调整,到了汽车这边要考虑到耐老性、耐热性、热管理等。我们会相应调整我们的配方,以适应汽车工况。

规级的问题更多体现在两方面,车内面临的使用环境和普通消费电子的环境不一样,一是温度的差异,车内环境温度范围从零下40度到正85度乃至更高。

二是各种车内面临各种化学物质的接触,需要更好的耐化学性。比如雷达、摄像头、各种控制模块等,会接触包括混动汽油、冷却液、水以及融雪盐等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所以车规一定有更高的要求,这是在工作环境上的变化。

其次,对耐用性的要求。虽然现在换车的频率越来越高,在设计时对车子的品质和质量要求依然要求15年或以上,对零件和材料的要求更高。

最后是质量,在车上的质量要求是非常稳定的。无论是供应商体系认证还是材料品质上,都有更加持续的质量一致性要求,这是车规上带来的显著变化。

AutoLab:巴斯夫在电动化和电池包有针对性的轻量化产品,“以塑代钢”的轻量化在汽车其他方面还有什么应用?

巴斯夫-电动交通业务开发负责人: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是永恒的话题,我们“以塑代钢”减轻车的重量,增强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有几个典型的,比如这两年很火的空气弹簧上的“以塑代钢”,仪表板的骨架的“以塑代钢”的案例,都成功应用在各大车企。

还有今天展台上还有个很大的塑料气罐,这是另一个我们和行业合作伙伴成功的商业化的“以塑代钢”案例,也是替代了原来铝的材料,减重20%以上。这是我们轻量化的案例,“以塑代钢”是我们塑料在车上一直努力的方向。

二是可持续,目前车企对可持续发展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展台上有起亚EV3 Study Car 概念车部件,我们跟起亚共同创研的概念车。

这款概念车用了8种巴斯夫可持续发展材料的典型案例,包含了降低低碳排放,回收的材料,包括化学回收和生物质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新材料解决方案。

AutoLab:用塑料代替金属,产品设计寿命有考虑多少年?例如电机支架,特别在电机里面是高温高热振动的环境下,可以做到与金属同样寿命吗?

巴斯夫-电动交通业务开发负责人:塑料代替金属主要还是轻量化,这个应用叫电机悬置,或电机支架,功能是把电机固定在车上,以塑料代替铝来减重。同时以塑料代替铝,同时对NVH更好,塑料可以额外对震动进行一定的吸收。

耐用性这个比消费电子要求高非常非常多,绝对要保证汽车在15年的设计寿命。当然有的主机厂要求的高,要求不止15年。

所以在整个产品周期当中要求更高,高温化是一个趋势,因为电机的转速越来越高,电机和电控的温度越来越高,对材料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从传统的普通工程塑料,到现在的高温尼龙。

我们最近也是跟客户成功开发了一个接线端子,在某主机厂新一代的电机电控当中,也是要做几千小时的高低温的极冷极热的循环,验证产品是否可以满足全生命周期的老化要求。随着电机要求越来越高,对材料有非常多的新的要求。

比如耐高温的性能、绝缘性能、阻燃要求越来越高,这几个性能对材料要求非常高。我们跟国内主机厂定制化了产品,目前已经量产了。

来源:湖北台汽车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