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是“书屋+侗韵传承”,构建民族文化传播新场景。将侗族文化元素深度植入书屋建设,打造“鼓楼式书屋”“戏台式书屋”等特色阅读空间,墙面装饰采用侗族刺绣纹样,书架陈列《侗族大歌》等书籍。并依托书屋开展“侗语双语读书会”,邀请歌师、绣娘现场教授侗歌演唱、蓝靛染技艺,
近年来,永从镇立足侗族文化资源禀赋,以农家书屋为载体,探索出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特色路径,为侗族群众打造“家门口的精神粮仓”。
书屋。
一是“书屋+侗韵传承”,构建民族文化传播新场景。将侗族文化元素深度植入书屋建设,打造“鼓楼式书屋”“戏台式书屋”等特色阅读空间,墙面装饰采用侗族刺绣纹样,书架陈列《侗族大歌》等书籍。并依托书屋开展“侗语双语读书会”,邀请歌师、绣娘现场教授侗歌演唱、蓝靛染技艺,推动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余场,参与群众2000余人次。
二是“书屋+志愿服务”,打造全民参与的共享平台。建立“1+N”志愿服务体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核心,吸纳党员、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等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图书整理、送学上门等志愿服务。针对老年群体推出“有声读物包”;针对特殊未成年群体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17名镇村干部为特殊未成年群体提供课后伴读服务。
三是“书屋+红色引擎”,筑牢基层党建思想阵地。深化“双联双促”工作机制,通过镇党政班子成员联村、包村干部联寨,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双带”模式,推动主题党日、微党课与书屋阵地深度融合。定期开展“鼓楼读书会”“院坝读书会”等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方言俗语、民生案例等“接地气”的宣教内容,使书屋成为党员群众思想淬炼的“充电站”。同时设置“廉政图书架”动态更新典型案例读本,结合“三会一课”开展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等专题活动,形成思想引领与纪律监督双向赋能的工作格局。
四是“书屋+技能学堂”,铺就产业振兴赋能之路。聚焦“两茶一药”、肉牛养殖等主导产业,针对性征订《贵州中药材种植技术》《电商创业》等书籍,联合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开设“田间课堂”,邀请农技专家讲授种植技术、电商营销课程,通过开办电商直播培训,培育出“村姑阿香”张国丹、“电商达人”吴正宏等网络主播,通过直播带货销售腌鱼、紫米、香禾糯、黑毛猪等农产品,2024年电商直播年销售额突破2000余万元。(图/文 王艳)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