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的《电动船舶——全球战略商业报告》,2023年全球电动船舶市场规模估计为7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7亿美元,2023至2030年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0.5%。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的《电动船舶——全球战略商业报告》,2023年全球电动船舶市场规模估计为7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57亿美元,2023至2030年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0.5%。
此外,混合动力船舶领域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2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4%。全电动船舶领域也将在分析期内以10.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报告强调,挪威一直是船舶电气化转型的先驱,其推出的电动渡轮采用可再生能源运营。中国、日本和美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跟进相关举措。具体而言,2023年美国市场规模估计为21亿美元,而中国预计将以10.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30年达到24亿美元。
据分析,电动船舶市场的增长受多重因素驱动,包括严格的环境法规、对可持续运输的需求,以及储能和推进技术的进步。国际海事组织(IMO)要求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等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正迫使造船商和运营商寻求柴油发动机的清洁替代方案。
各国正在推行区域性排放标准,进一步迫使航运业采用低排放和零排放解决方案。消费者对环保选择的需求也影响着市场,乘客和货运客户倾向于支持具有可持续实践的公司——在生态敏感地区和热门旅游目的地尤为明显。
研究发现,电池和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是另一大增长驱动力,它们使电动船舶能以更高效率和更长续航运行。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和充电基础设施扩展,电动船舶的经济可行性逐渐提升。政府补贴和激励措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欧洲和亚洲,这些地区通过财政支持制造商和船队运营商积极推动电动船舶发展。
此外,自主电动船舶的开发正在激发对未来海事解决方案的兴趣,自动化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电动船舶的效率。综合来看,这些因素正在加速电动船舶在多个海事领域的应用,使该市场成为全球向可持续低碳交通转型的关键贡献者。
在客运渡轮领域,挪威已投入使用全电动渡轮“Ampere”号。地中海和加勒比地区等高旅游需求的沿海城市正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动船舶,以减少环境影响并吸引环保意识强的游客。
全电动渡轮“Ampere”号于2015年下水
电动推进技术也在内河运输中得到应用,此类船舶航程较短,可利用固定间隔的充电基础设施。传统上污染严重的货运行业,正开始探索短途和沿海航线的混合动力及全电动解决方案。部分公司正在测试电池驱动的货船,尤其是在欧盟内部航线,严格的排放法规正推动快速创新。
海上支援船是电动推进的另一潜力应用领域,这类船舶需要高机动性且常在生态敏感区域作业。它们常靠近海洋保护区运行,减少污染和水下噪音至关重要。随着电动船舶证明其运营和环保优势,其在各海事领域的应用预计将加速,为清洁高效航运解决方案树立新标准。
来源:船艇资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