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网冀北智能配网中心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构建数字化工程管控体系、规范数字化协同标准、统一数字化交互模型、优化信息采录机制等手段,创新打造覆盖配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配网工程管控系统,为新型配电网建设注入科创动能
国网冀北智能配网中心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构建数字化工程管控体系、规范数字化协同标准、统一数字化交互模型、优化信息采录机制等手段,创新打造覆盖配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配网工程管控系统,为新型配电网建设注入科创动能
本报讯(通讯员肖赫 陈冰)近年来,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的时代背景下,配电网作为电网的“神经末梢”,在保障电力供应、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配网工程作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面临施工数据碎片化、协同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配网数智化转型道路。为破解此瓶颈,国网冀北智能配网中心以强化全寿命周期管理,推动配网工程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工作思路,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构建数字化工程管控体系、规范数字化协同标准、统一数字化交互模型、优化信息采录机制等手段,创新打造覆盖配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配网工程管控系统,构建“规—建—运”一体化管理体系,为新型配电网建设注入科创动能。
3月24日,该中心工作人员刘旺通过配网工程管控系统,对唐山供电公司10kV华瑞康居6#箱变和7#箱变老旧配变改造工程进行督查。只见他用鼠标点击系统实施计划模块,项目信息、计划内容、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全面显示在眼前,当切换到单体工程全过程展示模块,工程建设全周期数据纤毫毕现,全息资料即触即达,可在线解析与离线归档。
据介绍,配网工程管控系统覆盖配网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投运等10个关键环节,实现了从项目立项到竣工投运所有环节的线上流转,不仅提高了配网工程审批效率,更提高了配网工程管控的规范化和安全化水平。
此外,该系统贯通发展、财务、物资、安监等业务系统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GIS技术,具备工程资料智能解析、施工风险智能预警、辅助科学决策工程功能以及施工人员、设备、环境的全方位实时监测。
自应用以来,该中心依托此系统构建了“全要素数字化、全流程在线化、全业务智能化”的工程管控新范式,对2024年4689项竣工配网工程实现线上管理,录入施工计划5568条,办具施工作业票4557张、工作票3936张,累计节约人员成本23%、缩短审批周期62%、提升施工效率30%、降低安全风险50%,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和管理难度,推动配电网管理向“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智能化方向加速迈进。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