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敦煌网应用上星期五(4月11日)还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免费榜排名第352位,本周一(14日)就大幅跃升至第三位,隔天再攀升一位,仅次于美国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排名在短短五天内如同坐火箭般跃升,几乎复刻了今年1月TikTok面临在美
在中国老牌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官网输入“凯莉包”,可见许多这款奢侈品的“平替”。 (网站截图)
中美贸易战硝烟弥漫之际,一个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突然在美国爆红。
这个名叫敦煌网(DHgate)的平台,乍听之下会让人误以为是敦煌景区或当地文旅局打造的旅游网站,但它其实是一个有20多年历史的跨境电商平台。
据中国媒体报道,敦煌网应用上星期五(4月11日)还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免费榜排名第352位,本周一(14日)就大幅跃升至第三位,隔天再攀升一位,仅次于美国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排名在短短五天内如同坐火箭般跃升,几乎复刻了今年1月TikTok面临在美被禁危机时,社媒平台小红书的流量奇迹。
敦煌网公布的数据更令人吃惊。4月12日,它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全球下载量达3万5400次,较30天平均值增长56%,其中美国市场贡献1万7300次,增长98%。到了4月13日,仅iOS平台下载量就达11万7500次,较30天平均值暴增732%,其中美国市场下载量达6万5100次,增幅高达940%。
若上述数据属实,原本默默无闻的敦煌网单单一天就吸引超过6万5000美国用户下载,无疑是迎来“泼天的流量”。有观点认为,它在美国能一夜爆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直接相关。
敦煌网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免费榜迅速攀升至第二,仅次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互联网)
特朗普今年初重返白宫后,中美贸易战再度打响,并在本月上演最激烈的关税博弈。特朗普4月9日暂缓执行高于10%的对等关税90天,唯独将对中国的对等关税上调至125%。加上早前关税,本届美国政府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达到145%。白宫4月15日称,基于北京的报复行动,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如今面对最高达245%的关税。
面对如此高额关税,美国商家慌了,普通消费者也急了。密歇根大学4月11日发布的最新消费者情绪指数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下降,较3月份暴跌11%。
当美国消费者陷入焦虑和恐慌,短视频平台TikTok上流传的视频,助推敦煌网走向流量高峰。拍摄视频的中国博主们宣称,许多被误认为是“欧美本土品牌”的商品,其实都来自中国工厂,视频中也附上了敦煌网链接。不少美国消费者因而发现,通过敦煌网直接从中国购买商品,即便算上运费和关税,其价格也远低于美国本土零售价格。
突然出圈靠网红营销
相比希音(Shein)和拼多多旗下Temu等跨境电商,敦煌网的历史更悠久,它早在2004年成立,是中国国内最老牌的跨境电商公司之一。此外,Temu和希音是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敦煌网则专攻B2B(企业对企业)赛道,为中小微企业对接全球采购。
敦煌网创始人王树彤曾任微软中国高管,也是中国早期电商平台“卓越网”联合创始人之一。在她带领下,敦煌网目前拥有254万以上累计注册供应商,年均在线产品数量超过3400万,累计注册买家超过5960万,覆盖全球225个国家及地区,其中欧美买家占据半壁江山。
敦煌网创始人王树彤曾任微软中国高管,并是中国早期电商平台“卓越网”联合创始人之一。(公司官网)
从宠物用品到电动滑板车,敦煌网上各类商品一应俱全。更具吸引力的是,大牌潮品的“平替”在平台随处可见,如果批量购买,价格还能更低。
例如,敦煌网4月16日在TikTok官方账号上传视频,出镜人员直接点名奢侈品牌爱马仕(Hermès),他拿出一款外形酷似爱马仕招牌产品“凯莉包”的提包,指专卖店卖2万3600美元(下同,3万零968新元)的凯莉包,在广州批发价只需600美元。他也从皮质、五金、缝线、包装逐步拆解成本,强调手上的包和爱马仕正品是一样的材质、一样的工艺,“无品牌税,十分之一的价格”。
敦煌网发布的视频中,出镜人员逐步拆解爱马仕凯莉包的成本。(视频截图)
有分析指出,敦煌网此次意外出圈,或许归功于其网红营销手法,以及把握时机在社媒投放的操作。
据界面新闻报道,敦煌网三年前就开始布局TikTok,在海外多国主推鞋履、服饰、家庭用品等产品,试图在独立站外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先后尝试过直播、投放购物车信息流广告、达人带货等方式。
报道也指出,敦煌网旗下社交电商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MyyShop则专注网红营销,与谷歌、TikTok等平台都已达成合作。仅在2022年,MyyShop建联的10万以上粉丝的海外网红就已经有100多万。过去几年里,也有不少中国外贸企业通过网红营销服务,在TikTok上批量制造爆款。
另外,美国宣布取消中国大陆与香港小额包裹免税措施后,身为美国社媒上两大广告投放巨头的Temu和希音,自3月底以来大幅削减在美国的数字广告支出。敦煌网却反其道而行之,抓紧机会在社媒投放广告。观察者网引述业内人士称,脸书和谷歌旗下的众多商务,近期都收到了来自敦煌网的加投。
不过,即便敦煌网目前人气爆棚,不代表它就能避开即将到来的政策冲击与市场竞争。
美国即将于5月2日正式取消对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此举将直接影响敦煌网等跨境电商平台的“拆单避税”操作空间。虽然敦煌网已启动“关税护航计划”,对价格不变的商家给予流量与物流扶持,但实际效果仍需时间验证。
与此同时,敦煌网多年来专注于B2B生意,接下来能否转型像Temu和希音一样,满足消费者的订单、售后服务的需求?与竞争对手相比,敦煌网的物流仓储基础设施原本就不算强,当中国外贸商家和海外B端买家同时涌进平台,它在运营、支付、物流等后端能否承接得住?这些到目前为止都是未知数。
流量只是开始,敦煌网如何乘势而上,将流量转化为稳定订单和用户粘性,将是一门“长期作业”。随着全球贸易格局持续重塑、行业洗牌加剧,这个沉寂十多年后终于熬出头的老牌跨境电商平台,能否靠“泼天流量”实现突围和转型,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