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之前的政治集會:法國人民如何參與政府決策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7 11:32 2

摘要:一般認為,法國人民參與政府始於1789 年 5 月 5 日,即在凡爾賽召開三級會議的那一天,這次會議導致三個等級的廢除和製憲會議的成立。現在,雖然從最早的時候起,高盧就有議會來審議各個城市的共同利益,但在 1302 年三級會議有效成立之前,墨洛溫王朝的法國,然

(摘自 1890 年出版的《里爾雜誌》)於2023 年 11 月 19 日星期日 發布/更新,作者:


預計閱讀時間:19分鐘

一般認為,法國人民參與政府始於1789 年 5 月 5 日,即在凡爾賽召開三級會議的那一天,這次會議導致三個等級的廢除和製憲會議的成立。現在,雖然從最早的時候起,高盧就有議會來審議各個城市的共同利益,但在 1302 年三級會議有效成立之前,墨洛溫王朝的法國,然後是查理曼和聖路易的法國,都將人民納入政府決策之中。

我們之前的幾個世紀並不缺乏自由制度,君主呼籲其臣民捍衛自己的利益並決定自己的事務。當然,這項權利的行使條件與今天不同,但它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史塔埃爾夫人曾說:「在法國, 自由自在,專制才是新事物。」文字常常具有誤導性;它們表達的不是事實,而是人們試圖營造的氛圍。 「正直」一詞更多地出現在流氓嘴裡,而不是誠實的人嘴裡。我們在政治語言中也同樣頻繁地看到這個詞。
在法國,權力從來都不是絕對的,即使在權力最濫用的時候。當方濟一世以這句似乎授權一切的公式結束他的法令時:“因為這是我們樂意做的事”,他必須考慮到教會、貴族、各省、城鎮、社區、公司、個別國家和議會。他的「善意」當然並不像他所希望的那樣自由,他不得不多次屈服於那些由於沒有武力支持而更加值得尊敬的權利。
在我們對過去的判斷中,我們之所以受到誤導,是因為我們粗暴地將其簡化為現在的條件。人始終是一樣的,他的需求就像他的願望一樣,不會改變。但他所生活的環境提出了以前未知的要求並施加了新的義務。卡托曾經在羅馬抱怨自己受到另一個時代的人的評判。這就是說,他覺得自己被誤判了。因此,我們不熟悉不公正,並且很快地譴責那些想法和感受與我們不一致的人,而不去費心去檢查時代、地點、人和環境是否不允許不同的觀點、意見和製度。因此,在研究過去的政治議會的角色時,我們必須認識到,它與今天不同,也不可能相同,因為社會條件有其他要求。透過觀察它們的好處,我們將對它們所體現的原則表示敬意。在指出他們的錯誤以及由此造成的危險時,我們也必須注意避免過度的讚揚和責備。


德魯伊會議
希臘人和羅馬人不知道代表制。全體人民依立法規定的範圍和性質參與政府事務。他審議、投票、下達命令、訂立法律。地方官員是他的代表,但他們不負責傳達他的願望或表達他的意願。他們的使命是治理和管理。
從最早的時候起,高盧就有議會來審議組成國家的各個城市的共同利益。在德魯伊的統治下,在繼承其統治的貴族統治下,在隨後的混合國家中,直到被羅馬人征服,集會仍在繼續。他們以不同的性質和程度,堅持全民參政的原則,或親自參政,或透過代表參政。凱撒在遭遇武裝抵抗時毫不留情,但對精疲力竭、被制服的高盧人卻十分慷慨。他尊重其風俗,維護其法律,召集其修道院或國民議會,召集其主要公民加入參議院,召集其士兵加入軍團,並希望將其打造成第二個義大利。在所有這些幸福中,最大的幸福就是讓她能照顧好自己。
剛剛掌握權力的奧古斯都(公元前 27 年)在納博訥召集了高盧代表,並向他們提交了他們感興趣的事項以供審議。在他的繼任者統治下,即使在帝國專制統治的極端情況下,這種自由也沒有受到影響。納博訥仍然是享有特權的省份,如果位於羅納河南岸的地區有三個定期議會,分別在尼姆、納博訥和圖盧茲,那麼其他省份並沒有被剝奪對古老自由的記憶、對利益的保障或在征服中獲得的安慰。阿爾勒、維也納、奧坦、特里爾的總督們聚集了官員、教廷官員和地主,向他們承諾改革,並從他們那裡獲取資源,而帝國的衰落使得這些資源日益必要,但收集起來卻越來越困難。
霍諾留於 418 年召集七個省的代表到阿爾勒制定了憲法,該憲法表明了議會的雙重因素:提交審議事項的重要性,以及最重要的,對古老自由的尊重。日耳曼人的入侵並沒有打破這項傳統。日耳曼人有議會,塔西佗以其敏銳的精確性確定了他們的所有特徵。他在《日耳曼之墓》中寫道:“領袖們商議瑣事,而全民則商議大事。然而,即使是那些屬於人民的決定,也首先由領袖們討論。除非遇到意外和突發的障礙,否則他們會在特定的日子集會……他們都帶著武器坐著。神父們命令保持沉默,他們擁有鎮壓的權力。”
很快,國王或諸侯便會根據其年齡、民族、軍事榮耀和雄辯口才,更依靠說服力而非命令力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提議令聚集的日耳曼人不悅,他們會戰慄地表示蔑視。如果提議合乎他們的心意,他們會搥胸頓足。以武器的碰撞來表示讚揚,是最光榮的讚同。指控也可以在這些集會上提出,刑事案件也可以在那裡提起(……) 在那裡選舉出首領,負責在各州和村莊執行司法。每位首領都會由一百名來自民眾的陪審員組成,組成他們的議會,並增強他們的權威。他們只用武器處理公共和私人事務。 »
德國人把國內擁有的一切帶到了萊茵河對岸的定居點,在取得勝利之後,他們當然沒有放棄自己最珍視的特權。與其他習俗一樣,這些習俗與羅馬人征服的高盧人的習俗混合在一起。
墨洛溫王朝時期的法國議會的性質和目的與高盧幾個世紀以來所觀察到的以及入侵給它帶來的影響並無本質區別。他們由戰士組成,是國家的精英,因為攜帶武器是一種特權,而在日耳曼人中,“除非城邦認為他值得,否則任何人都不能攜帶武器”,塔西佗解釋道。在法國,情況一直如此,在查理曼統治下,東方人只接納那些擁有一座或多座莊園的人。除特殊情況必須召開的會議外,三月還有年度會議。戰士們很快就不再孤單了。如果他們是力量,那麼其他人則是光明和權威。主教和修道院院長與戰士們並肩作戰,儘管國家始終對武器懷有敬意,但教會人士的影響力卻毫不費力地建立起來,並且由於其益處而迅速增長。
它不僅表現在三月集會和五月集會、戰爭和行政集會上。她有一個最擅長的領域,她在那裡集中精力。主教們召開會議,決定信仰、道德和紀律等問題。他們譴責那些總是巧妙而頑固的異端邪說和總是迅速而難以捉摸的濫用行為。他們為社會提供了所需的外部安全和道德安寧。他們用權威取代武力,在舊世界的廢墟上建立了一個新世界。正義和真理戰勝了專斷和錯誤,生命取代了死亡。
對於這項艱鉅而多方面的工作,單一的社會因素是不夠的。武力可能淪為暴力,而教會在面對無知和激情時將無能為力。為了建立新世界,為了使文明擺脫野蠻,使秩序擺脫混亂,政府和宗教力量必須聯合起來。這就是為什麼幾個世紀以來,主教們都號召社會貴族加入他們陣營。教會擁有建立機構的主動權;在他的精神鼓舞下,偉人致力於解決舊弊病和新需求,透過正義實施改革,並透過慈善加以緩和。道德力量引導著物質力量,正是由於這種合作,社會得以擺脫羅馬的腐敗和野蠻人的殘暴所造成的混亂。
這些理事會始終與三月集會和五月集會有所不同。他們必須決定的所有事務都在神職人員的職權範圍內,但要執行,就必須訴諸那些擁有權力的人。這就是為什麼世俗領主長期與主教和修道院院長並肩而坐,並扮演著令我們感到驚訝的角色,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中世紀社會生存的特殊條件以及任何社會國家的要求。出於同樣的原因,但方向相反,而且在更大比例中,神職人員在政治集會中佔有一席之地。這些力量的和諧共存產生了宗教精神的有益影響、公民社會的進步、道德的軟化、對弱者的保護以及法治取代武力統治。
有 15 個 理事會 在 高盧 在 4世紀, 25 個 在54個 在 6 世紀, 20 個 在 7 世紀, 7 個 在8 世紀上 半討論和解決。
議會之下是格子呢。王室當局尋求增加支持和援助。她召集了主教、修道院院長、領主、法官和賢達,並委託他們決定她自己不能或不願意決定的事。這樣,有關身分、財產糾紛、犯罪行為等問題都在答辯中被討論與解決。這些法庭不是政治集會,而是法院,但它們涉及社會組織和行政行動,應用權威更高、更普遍的集會所宣揚的原則。他們透過智慧和一致的決策建立了法律體系,維護了社會各要素的和諧。人民首先需要的是正義,如果他們尊重主權者的決策和行動,那麼當他們不能懷疑他們的正直或開明時,他們也同樣願意屈服於與他們更親近的機構的決策和行動。


查理曼於779年向法蘭克議會呈現了他的首批法令。
這幅版畫由歐仁·龍雅特(Eugène Ronjat)於1870年左右根據阿里·謝費爾(Ary Scheffer)於1827年創作的一幅畫作創作而成。
還有一些議會不定期召開會議,但必須就涉及較高社會階層人士的具體事實發表意見。那些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議題上訴諸武力的人,需要在他們之上看到一個他們無法挑戰其權威的法庭。他們組成了一個貴族法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法官。這些集會的行動和權限並不限於犯罪行為。他們對由於國家形成過程中的不確定條件而產生的多個問題作出裁決,封建制度在那裡找到了限制因素,同時也成為組織和力量的原則。
因此,封臣們有自己的法庭,就像教會有自己的法庭一樣,社會地位較低的人很快就會受到同等地位人士的審判(由此誕生了陪審團制度,我們後來從英國借鑒了這一制度,根據 1224 年的一份文件,陪審團制度「自古以來就存在於法國」。1269 年,阿爾比主教貝爾納·德·孔德 (Bernard Combret) 判決至少一項有罪的陪審團。這些判決並不僅適用於具體案件,其結果不僅是法理學,而且是真正的立法,國王對此毫不知情,它給必須擺脫混亂和無政府狀態的社會帶來了秩序和規律。
在查理曼及其繼任者的統治下,每年舉行兩次議會,分別在春季和秋季。蘭斯大主教辛克馬爾說:「整個王國的一般事務都在那裡進行管理。」除非是緊急的和普遍的需要,否則任何事件都不能改變已經做出的決定。在這個集會中,所有偉大的人物,無論是神職人員還是普通信徒,都聚集在一起,神職人員作出決定,普通信徒接受這些決定,對其進行審議並確認,這不是通過輕率的同意,而是通過他們的意見和良心的堅持。另一個議會是接受王國一般禮物的地方,由春季議會的首批成員和主要議員組成:來年的事務以及自前一年以來出現的、必須立即處理的事務都在這裡處理。 »
欣克馬爾列舉了這些事項,其中包括各省總督締結的休戰協定、保護現在或準備未來的戰爭與和平、給予領主的滿足、保證弱者的安全、給予公共精神的方向,所有這些都是由助手們的同意決定的,並且在大會之前保密。隨後,議會全體成員一致按照國王的命令執行了這項決定。欣克馬爾補充說:「這些平信徒或教會顧問,都是從那些被認為有能力勝任這些職務的人中選出的,他們敬畏上帝,忠貞不渝,除了永生之外,什麼都比不上國王和王國的利益。」他沒有透露是誰做出的選擇,但他指出的條件是,人們在任何時候都樂於在那些必須找到他們的人身上。
隨軍牧師、宮廷侍從以及一些宮廷官員參加了這些集會。這就是《教宗詔書》條款的由來。當議會表達這項願望時,國王便前往議會。審議的結果擺在他眼前,「憑藉上帝賦予他的智慧,他通過了所有議員都應遵守的決議。」這些決議由傳令官宣讀,並提請聚集在議會周圍的民眾注意。民眾的掌聲表示他們的同意。法令的製定條件是在法令中表達的,該法令「由國王授權並經民眾同意制定」。因此,它是「普遍意志的表達,因為它必須符合真理和正義的永恆原則」。 「賦予巡視整個王國的巡視員和調查員missi dominici的權利,包括選擇市議員、律師、公證人,更換子爵,提名伯爵和總督,這似乎表明,議會成員的角色歸功於中央權力,但主教和修道院院長除外,他們憑藉尊嚴行使這一角色。
議會的角色與立法或財政措施有關,而不是與權力的行使有關,這種作用在查理曼的繼任者統治下並沒有消失。情況不同了,人民和君主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君主制日益衰弱,843 年的《凡爾登條約》將查理曼帝國分為三部分,但這並沒有為法國帶來更多的統一和力量,因為從此以後,法國的疆域將變得更加狹窄。封建制度透過主張其公認的權利,增加了其要求,而由國王授權或在其同意下成立的議會則常常針對他。
這些議會參與了王朝的更迭和卡佩王朝的興起,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然而,領主們不太可能主動將其中一人,於格·卡佩,推上王位,他們也不會熱切地接受對他新頭銜的承認。他們向最有野心、最有技巧、最強大的人、向祖先曾經做出輝煌貢獻的人鞠躬致敬,但他們承諾會再次見面,以限制他的權力。這就是他們在引發起義的集會上所做的,這場持續了幾個世紀的鬥爭,使得國家參與制定法律和政治指導,即使不是不可能,至少也是困難的。
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皇室尋求支持。她在公社中找到了他們,並鼓勵公社的建立和擴張。公社透過其代表進行自我管理,因此每個成員都參與其事務的管理。對於她所需要的國王,以及國王指望她削弱共同的敵人——封建主義,她很快就參與了普遍的利益。這對她來說是一種優勢,對國王來說則是一種力量。在聖路易統治下,不僅樞密院和組成流動議會的官員(聖路易斯將他自己也無法知曉的事件的起因委託給他們)審議和修改了這些政體,而且在無能的聯盟之後變得更加靈活的貴族們,以及與教會領主聯合起來的善良城市的普魯多姆們,也審議和修改了這些政體。這被稱為「智者和優秀牧師的偉大會議」。 「該會議於 1302 年以三級會議的名義召開,並最終確定了形式。
議會與三級會議並存並採取行動,但職責不同,因為它的設立是為了執行正義,但逐漸上升為政治角色。他的任務是記錄皇家法令,並賦予其法律效力。在動盪不安、國王軟弱無能的時期,他變得勇敢無畏,敢於提出抗議,拖延或拒絕登記,發表聲明,對與他無關的問題作出裁決,並聲稱“受國王召喚,有效地調解公共事務”。這是對王權的製衡,是國家的永久代表。儘管這是一種篡奪,儘管索取的權力往往過高且後果不堪設想,但巴黎議會仍然應該被視為君主與臣民之間有效的中介,也是那些可能不了解其傳統的人的代表。


1506 年,路易十二在圖爾三級會議中被宣佈為人民之父。
羅浮宮博物館第八個古代陶瓷室的天花板(1828 年)。 © 圖片來源:羅浮宮博物館 / Etienne Revault
國王通常會選擇那些他們想要尋求建議的人,或在某種程度上與他們行使權力的人。當三級會議於 1302 年成立並包含三個等級時,他們並沒有放棄這項特權或這項權宜之計。緊接著,定期召開會議的想法誕生了。但這次召集是一件大事,總是充滿困難,而且常常充滿危險。國王們不希望受到不間斷的監視,他們擔心對政治、行政和財政問題的干預過於好奇,但他們希望與社會不同階層保持溝通,並讓他們為政府做出貢獻。他們選出了僧侶、貴族和市鎮的代表,並將所有可能成為三級​​會議審議議題的事項提交給他們。這樣,他們就保證會得到更忠誠的支持,而且不必擔心任何自命不凡或侵犯。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名人集會首次召開的具體時間,出席會議的代表來自社會各階層。國王有興趣與他們的臣民進行溝通,而且由於輿論一直具有強大的影響力,他們必須儘早尋求透過召集他們尊敬的人加入議會來形成輿論。第一個留下痕跡的傳喚是路易十一於 1470 年對圖爾的傳喚。這位王子如此嫉妒他的權威並且如此蔑視封建制度,他不願意將自己置於三級會議的監護之下——這一點在他召集三級會議時就可以看出來——但是貴族們必須為他的計劃的完成服務,因此他可以求助於他們。最後兩張分別是 1787 年和 1788 年的。
因此,幾個世紀以來,王權受到社會狀況、習俗、特殊自由以及組成和性質各異的議會的限制。他經常需要努力才能使自己的觀點得到普及、使自己的願望得到實施,但總體來說,他並不缺乏熱切的支持。組成這些議會的人大部分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他的控制。 1302年以後,三級會議都是在嚴峻的情況和迫切需要的情況下召開。他們是選舉的產物,他們覺得自己不可或缺;因此國王很少發現他們溫順。
直到13世紀末,皇家領地的收入才足以行使權力。教會有其財產,司法由國王和領主執行,公社自我管理,戰爭費用由發動戰爭的人承擔。但是,當聖路易皇家調查員走遍所有封地,收集人民的不滿情緒,行使王權時,當司法權被委託給國王任命的縣長或法警時,就必須為這些行政長官以及那些因需要而日益增多的官員提供薪水。因此,國王不得不求助於那些只知道上議院賦予的責任的人。羅馬稅收的傳統,曾經如此巧妙而頑強,我們甚至可以追溯到 12世紀,但現在卻消失了。政治需要使它復興並迅速改善,但人們卻小心翼翼地不去讚揚它。
稅收是合法的,因為它是掌權者向每個人提供服務的報酬,也是公共安全的必要條件。但對於那些必須為此付出代價的人來說,它總是顯得沉重,因為如果它通常會帶走一部分多餘的東西,那麼有時它也會觸及必要的東西。很難說誰對此最不耐煩。因此,肩負著領導人民的光榮而艱鉅使命的人必須以極其謹慎和嚴謹的正義來對待這項使命。花費不必要的錢財、從國庫中挪用公款來滿足特定的貪欲、強迫所有人做出犧牲、透過疏忽或共謀授權貪污和盜竊,這些都是公眾良知無法赦免的罪行,即使他們沒有受到任何司法鎮壓。
這解釋了為什麼所有議會都重視稅收,以及當王室發現自己必須訴諸稅收來履行所發生的政治和社會變革所賦予的新義務時,王室向三個等級發出呼籲。 「未經同意,任何稅收都是不合法的」這項原則尚未制定,但國王們對該原則表示敬意,因為為了獲得金錢並要求徵稅,他們召集了全國的代表。
財政問題並不是提交給三級會議的唯一問題,但卻佔據了首要地位。政治事件引發了其他事件,各州經常表現出對國王和國家的忠誠,有時過於關心自己的優勢,並且在許多情況下,更傾向於利用王室的尷尬或不幸來統治它,而不是去幫助它。 1302 年,這三個教團首次召開會議。菲利普四世必須透過設立永久性補貼來制定皇家預算。最重要的是,他必須支持國家參與對抗羅馬教皇的鬥爭。他得到了他所要求的一切,但人們很難相信這是透過好的手段來實現的。
1308年,他將聖殿騎士團的問題提交給了三級會議,會議以符合他意願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1313年,他向他們請求新的補助。重新鑄造硬幣、掠奪猶太人和倫巴第人、向神職人員徵收什一稅、新設立的稅還不夠。有必要更新舊稅並建立新稅。三級會議承擔起這些新責任,並認識到其必要性,從而證明自己是王室手中有用且溫順的工具。 1317年,他們必須就憲法問題做出決定。路易十世去世時留下了一個女兒,他的王子們不顧對《薩利克法》的解釋,想要讓她登上王位。作為國家機關的各州宣布,王位就像征服土地的繼承權一樣,只能落到男性手中。路易十世的女兒被排除在外,已故國王的兄弟菲利普四世的次子被宣佈為國王。
1328 年,法國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儘管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聲稱自己憑藉其母親伊莎貝拉(菲利普四世的女兒)的權利獲得了法國國王的頭銜。該法律的實施使法國擺脫了英國的統治;她無法阻止一場持續一百多年的戰爭,這場戰爭以慘痛的失敗為標誌,如果沒有聖女貞德的出現幫助查理七世重登法國王位,這場戰爭最終將以我們獨立的毀滅而告終。 1338 年的三級會議(其存在與否尚有爭議)根據一些歷史學家的說法,是第一次提出這樣的格言:「國王未經三級會議授權不得向人民徵收任何額外稅款,並且國王將在加冕典禮上宣誓這樣做。」 »
1356年,法國和英國之間的休戰協議到期時,各州投票決定派遣三萬名士兵,並為他們每天提供五萬英鎊的報酬。公社擁有自己的民兵。加貝爾(gabelle),即鹽稅,以及對所有食品徵收的八德尼爾的稅款,用於支付這些費用。但各州聲稱要任命專員負責徵稅並監督稅收的使用,而這些稅收不應用於戰爭。他們將下一次會面安排在一年後。這些不滿是必然的。他們不再想要假幣,並要求廢除庇護權或騎馬權,當國王只擁有其領地的產品時,這是一種合理的權利;而當國王擁有滿足國家需要的手段時,這是一種過度的權利。他們宣稱有權對那些再次提出此類要求的人進行武裝抵抗,並要求改革法院的警務工作和貿易限制。
在災難性的普瓦捷戰役之前,人們就是這樣說的,在那場戰役中,大部分貴族喪生,約翰二世國王被俘虜。在這場讓法國遭受恐怖攻擊的災難之後,各國該持什麼態度,該用什麼語言表達?八百名代表開會。其中一半代表城市,其餘大部分屬於教會,因為“法國已經沒有多少貴族可以求助了”,弗魯瓦薩爾寫道。必須找到錢來繼續戰爭並釋放國王。
敵人位於王國的中心。美國讓他見證了一場革命,這增強了他的力量。在艾蒂安·馬塞爾 (Etienne Marcel) 的鼓動下,他們開始要求對王國進行改革。馬塞爾利用法國的不幸來贏得聲望,起初這是為了支持他的個人野心,後來卻為壞人查理 (Charles the Bad) 服務,而壞人查理的犯罪之手妄圖奪取聖路易的權杖。這是一份毫無意義的控告,是為國王的自由進行的談判的困難,也是在敵人面前篡奪權力。一個由五十名成員組成的委員會已經接管了管理工作,並將三個秩序合併為一個。大眾不再有精神去譴責這些攻擊,而王太子在普瓦捷戰役中並沒​​有表現出英雄氣概,似乎無力抵抗。


1614 年 10 月 28 日,三級會議。雕刻作品取自
幾個世紀以來的巴黎,作者是 Henri Gourdon de Genouillac(1882 年)。
王太子延後向被囚禁在波爾多的父親請示指示。回應來得很慢。各州不敢忽視這一點,而他們的大膽行為卻給他們帶來了不利影響。人們變得不耐煩,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大,而精心煽動的分裂最終導致會議無法舉行。他們分開了,王太子仍然是主人。第二年,新的傳票帶來了同樣的要求和同樣的麻煩。然而,王太子重啟了他父親於 1355 年頒布的偉大改革法令,為那些真心希望制止濫權的人消除了一切藉口。它的應用將會帶來巨大的好處。但當必須到處談判和對抗敵人時,這可能嗎?美國似乎不太重視此事。如果他們真的關心人民的利益,他們很快就會將其置於統治慾望之下,對改革的熱愛無非就是對權力的熱愛。
1359年,三級會議拒絕了釋放國王的條約,認為這對王國來說太過繁重。到了 1369 年,一切都改變了。王太子變成了查理五世,這位在最痛苦的考驗中學會了高貴而嚴酷的職業的國王,正透過他的技能和智慧使法國崛起。各州都滿足了他所要求的所有土地稅:戰爭期間每戶可獲 4 里弗,鄉村地區可獲 30 蘇,葡萄酒稅則按葡萄酒品質徵收。法國再次變得偉大和強大。十六年的時間足以完成這項社會復興工作,這表明當一個君主擁有充分的權力、深刻的權利感以及心中對人民的愛時,他能做什麼。
1380年,法國再次陷入攝政統治。各州拒絕了補貼,並聲稱要將稅率恢復到菲利普三世時期的水平,卻忘記了當時與英國之間只是休戰,貨幣已經失去了價值,而他們所要求的自由、特許權和特權,只不過是為了換取他們所拒絕的財政負擔而給予的。議會從來不以邏輯為榮。 1380 年的動亂是造成這場統治初期動盪不安的主要原因,這些動盪不安對法國來說是如此漫長和致命。 1420 年,各州批准了可恥的《特魯瓦條約》,該條約由一位犯罪女王簽訂,瘋狂的國王根據該條約承認英國國王為法國國王,並向他已經放棄權利的兒子宣戰。查理七世不是在三級會議中,而是在他挑選的成員的會議上,通過了永久稅,這是一項極好的措施,可以確保一支常備軍,而實用制裁的原則是引發叛亂,其實施對法國教會來說是災難性的。
1468 年,這位從未被任何障礙阻止其目標的國王在完全自由地進行選舉之後,召集了三級會議,但指出了可接受的候選人。他們滿足了他所要求的一切:「教會的信徒透過祈禱、演講和世俗物品,貴族和平民透過身體和財產,直至死亡。」然而,路易十一並不認為自己應該得到他們的感激。 1483年,巴黎教會的牧師、三等級的演說家讓· 雷利先生警告查理八世,他有責任解放人民,而他所要求的用於士兵的金錢作為禮物只能使用兩年,不能再長。這種傲慢的言辭是有原因的。老國王路易十一剛被一個孩子取代。
1484年1月15日,各州被提出以下問題:「最高權力屬於誰?」 » 勃艮地貴族代表菲利普·波特回應道:「我們必須承認一個至高無上的權威,權力掌握在其手中,並由其授權。這個權威是人民的權威,或者說是由人民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的三級選舉會議的權威。這些想法並沒有立即取得成果。隨後一個世紀的宗教改革就是要傳播和誇大這些觀點。即將被廢除的塔伊勒稅(tarille)被保留下來,但有一項保留條件:「未經國家同意,不得向其徵稅。」攝政王接受了這項稅收,但沒有考慮到儲備金,因此,應她的要求,議會延長了這項補貼的徵收期限。
由於選民人數眾多,也為了顯示自己是主人,各州改變了舊有的審議秩序。他們分成了不同的委員會。每個人都寫了一份筆記本,將其帶到集會上,支持結論,然後從這些特定的筆記本中形成一份通用的筆記本。投票不是按順序進行,而是按人頭進行,並且需要全體一致投票才能通過。 1506年,在路易十二世的家長式統治下,王國生活幸福。各州與他達成協議,廢除了《布盧瓦條約》,根據該條約,他將女兒克洛德許配給奧地利國王查理,以確保她的領土優勢。他太晚才意識到這個錯誤的後果,並責成各州承擔補救責任。他們不承認國王在未經國民同意的情況下處置其家人的權力,從而破壞了布盧瓦會議的規定,「這違反了國王在蘭斯做出的第一次莊嚴誓言,即盡一切努力維護王國的利益、安全和保全王國,不同意或允許王國的衰落。」(《法國國王法令》)正是在神聖會議上,與其說他命名了我們的名字之父之父說是國王的名字是唯一說,與其人民命名的名字上,與其說他的名字之父就可以命名是用他的真實姓名稱呼他並定義他”,拉布呂耶爾在《君主》一書中解釋道。
三級會議後來在宗教戰爭中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這場戰爭使王國血流成河,並再次表明三級會議與王權之間始終存在著權力平衡。 1588 年 10 月 16 日,當他們在布盧瓦會面時,情況十分嚴峻,王位的假定繼承人是一位王子,但宗教信仰卻將他拒之門外,《聯合敕令》剛剛宣布他無權統治,各邦也拒絕接受他。路障摧毀了亨利三世在巴黎的權力後,各邦在奪走了最必要的資源後,宣布「他們擁有一切權力,國王只能執行他們的意願」。作為回應,國王暗殺了吉斯公爵和他的兄弟——紅衣主教,然後解散了各邦。但犯罪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他來說危險依然存在。1589 年8 月 1 日, 他被雅克·克萊門特 (Jacques Clément) 推翻,並於第二天去世,他指定的繼任者是亨利四世 (Henri IV),儘管法國天主教承認亨利四世的合法性,但法國因亨利四世是異端而拒絕了他的。
三級會議於 1614 年路易十三在位期間召開,之後直到路易十六時期(1787 年和 1788 年)才再次召開,然後於 1789 年 5 月 5 日再次召開,這標誌著革命時期的開始。

来源:时光漫游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