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单项服务 到党群双向奔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13:04 2

摘要:"健身器材三天修好,楼道灯亮堂了,连我家孙子画的画都登报了!"捧着刚出炉的《营北印记》,居民王阿姨笑得合不住嘴。这份创刊仅半年的社区季刊,正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串联起千家万户的心事——退休记者用钢笔写下三十年邻里情,小学生用蜡笔画出垃圾分类新时尚,外卖小哥扫码留言

1 “家长里短”登报了,社区小报有点意思!

"健身器材三天修好,楼道灯亮堂了,连我家孙子画的画都登报了!"捧着刚出炉的《营北印记》,居民王阿姨笑得合不住嘴。这份创刊仅半年的社区季刊,正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串联起千家万户的心事——退休记者用钢笔写下三十年邻里情,小学生用蜡笔画出垃圾分类新时尚,外卖小哥扫码留言解燃眉之急……在一份份散发着墨香的报纸里,每个字符都在诉说着"双向奔赴"的温情。

2 纸媒+数媒组合拳,信息传递不落一人!

以前社区发通知靠微信群?老年人使用手机时总有些不方便。现在,纸质版送到每栋楼道信箱,电子版同步推送到网格群,社区电子屏滚动播放——“纸媒+数媒”双轨传播,让信息传递不再有死角。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社区直接拉起了一支“编辑小分队”:1名社区工作者担任主编,3名兼职编辑轮班,再加上N名党员群众通讯员,组成“1+3+N”工作专班。报纸设置了“党建领航”“党群连心”“活力营北”“民生聚焦”“邻里有爱”等八大板块,内容既有惠民政策,也有居民投稿的社区新鲜事。

3

退休记者成为"笔尖担当",外卖小哥担当"流动哨兵"

4 从“吐槽”到“提案”,12件小事靠报纸解决了!

“小区健身器材坏了好几个月,没想到报纸上一登,三天就有热心居民帮忙修好了!”居民张大爷竖起大拇指,声音里透着惊喜。他回忆道,上周在楼道读报时,正巧看到“回音壁”专栏登载了自己反映的问题,旁边还附着社区的维修计划。第二天,几名居民主动联系居委会,自带工具义务修好了摇晃的单杠,还给器材刷上了防锈漆。“这哪是修器械啊,分明是把大家的心也拢在了一起!”张大爷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回音壁”专栏如今成了居民和社区互动的“连心桥”。居民王阿姨在报纸上反映楼道灯管频闪,次日维修工就上门更换;李奶奶提议垃圾桶点位优化,社区不仅调整了位置,还新增了分类投放指引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退休教师樊老师在报纸上建议开设“书法课堂”,两周后社区活动中心就挂牌成立了书法班,报名人数远超预期。

5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社区议事会提案量暴涨!

“以前是社区贴通知,现在是居民写新闻!”居民刘阿姨兴奋地说。《营北印记》不仅是一份报纸,更是一座撬动居民参与治理的杠杆。报纸刊登“小区健身广场改造”议题后,收到居民建议32条,最终形成的改造方案让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当报纸成为居民表达诉求的‘扩音器’,基层治理就不再只是社区的‘独角戏’。”社区书记陶倩感慨道。如今,社区议事会的提案量同比翻倍,而居民参与率更是直线上升。这张小小的报纸,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编织出一张党群共治的温暖网络。

6 扫码议事,社区治理要玩出新花样!

接下来,社区还有不少新计划——开发“扫码提建议”小程序,居民随时提问题,社区在线接单,进度全程公开;向老年服务中心赠阅报纸,让老人们及时了解社区最新信息,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聘请更多兼职通讯员,激励全年龄段、不同职业、社会背景的居民持续参与社区事务,让每个人都能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从"社区独唱"到"全民交响",《营北印记》正用方寸纸页改写基层治理的定义。当提案量暴涨100%,当“回音壁”变成“点赞墙”,当大爷拿着报纸找网格员“催更”——这就是传说中的“双向奔赴”!

出品:中共硚口区委宣传部 硚口区融媒体中心

传播硚口好声音

讲述硚口好故事

十三届硚口区委第九轮巡察工作启动

厚植文化提品味,深耕管理创佳绩——武汉市六十四中掠影

一种藏在主食里的“降脂药”,中医西医都推荐,每天5克煮茶吃,太有效了

分享

收藏

在看

来源:硚口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