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重整的投资款到位了,我们农户终于回收了之前所供应的那些农作物的货款,在这个春天,我有底气为今年的丰收做准备了。”前不久,海明农业的债权人、梅李镇种植大户搓着手,兴奋地对前来进行案件回访的法官分享他的喜悦。
“企业重整的投资款到位了,我们农户终于回收了之前所供应的那些农作物的货款,在这个春天,我有底气为今年的丰收做准备了。”前不久,海明农业的债权人、梅李镇种植大户搓着手,兴奋地对前来进行案件回访的法官分享他的喜悦。
作为致力于蔬菜全产业链发展、以体验式生态农场为核心竞争力、曾获多项资质证书和荣誉的老牌农业公司,海明农业同这片土地上的蔬菜一样历经风雨。然而近几年,因受市场环境、经营决策失误、盲目扩张等影响,企业资金链断裂,公司债务剧增,无力清偿到期债务,一时间,企业涉诉数量陡增。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探索创新重整模式,帮助这家公司“重生”,重新茁壮成长。
“从春天的一粒谷到秋天的一片稻”
诉前调转破产提升效率
“到了法院我才知道海明农业负债累累,这货款能不能拿到,我心里也没底。”一名海明农业的供货商谈起诉讼经历,语气中透露着担忧。
2023年以来,常熟法院构建“企业风险预警机制”,通过信息系统对一定时间内已知诉讼达到一定数量、涉案债务达到一定金额的企业纳入监管,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对企业经营情况、重整可能性等进行综合研判,统筹寻求债务化解与企业拯救的最佳路径。
在办理海明农业金融案件诉前调解进程中,民二庭承办法官发现海明公司已具备破产条件,考虑到其经营市场潜力较大,相比于破产清算,公司更具挽救价值,如果通过传统的个案诉讼、执行程序先行,再导入破产清算程序处置相关资产,既可能造成债权人诉讼成本的浪费,也可能“挂一漏万”损害其他潜在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随后,民二庭法官立即联系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开展跨部门联动会商,对此进行研讨,分析研判案件情况,询问潜在债权人对海明公司移送破产审查的意见建议。最终,起诉的债权人同意将海明公司移送破产审查,整个过程不到23天。
“相较于传统破产案件大多来源于‘执转破’,将破产受理从诉讼执行程序前移至诉前调解程序,有益于保障债权公平受偿,节约司法资源,减轻当事人诉累,有效提升破产效率。”常熟市人民法院清算与破产庭庭长蒋先锋表示,“就像海明公司的农业生产一样,一件件案件的处理就像是春天一粒粒谷子传统的精耕细作,纳入破产重整一揽子解决问题,更像是通过现代化手段在秋天丰收一片稻谷”。
“精心施肥以待来年”
府院联动扩大招商途径
企业重整能否成功,招募重整投资人是关键一环。“自海明农业成立以来,逐步成长为当地极具影响力的零碳、有机农产品的龙头企业。海明农业因暂时陷入困境就此破产清算实在可惜,若对海明农业进行重整,不仅能帮助其渡过阶段性困境,还可以助力地方生态农业发展。”常熟市梅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基于共盼来年丰收的愿景,常熟市委政法委、常熟法院、梅李镇政府成立了海明农业工作专班,全面协调推进海明农业重整工作。通过“府院联动”,海明农业依托于政府的资源配置优势,不断扩大意向投资人的选聘范围,精心梳理农业行业国家政策倾斜和政府补助支持,逐步满足考虑投资人的需求,更有效地提高海明农业重整成功率。
“我们都知道海明农业相关资质的价值,相信这一轮新的投资可以让海明农业重生。”一家意向投资负责人对海明农业重整充满信心。
“要阳光,也要雨露”
在重整框架下保护农户利益
在重整过程中,承办人发现海明农业破产重整有别于其他企业破产案件的显著特征之一是涉及农产品供应商较多。该类农产品供应商多为经济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较差的自然人或个体工商户。从重整程序的参与地位来看,这些农户组成的小额债权人由于债权数额小,常处于重整程序中的弱势地位,鲜有话语权。
海明农业工作专班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小额债权群体的保护。“我们大额债权人对重整计划草案表示支持,这也是我们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位银行债权人的代理人在会上说道。常熟法院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实质公平的角度出发,指导管理人通过设立小额债权组,保护在重整程序中处于弱势地位小额债权人,以债权清偿的区别对待保障弱势群体特殊法益的实现,在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中保障农业利益的具体实现。“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货款,还是全额拿到的,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一名农户激动地说。
海明农业通过重整卸掉了沉重的包袱,未来将再次焕发生机与活力。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海明农业将在开展零碳、有机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的道路上破茧重生。
供稿|清算与破产审判庭
编辑|陈夏芝
排版|戴晓洁
审核|周 薇
来源:农村事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