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森、卷福、菲编、朱迪·科默……他们的走红都少不了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8 16:45 2

摘要:《初步举证》近期在中国的热映,不仅引发了大众对于女性法律权益的关注,也让更多人认识了戏剧舞台录制影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NT 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便是“戏剧转影像”的国际著名品牌。

《初步举证》近期在中国的热映,不仅引发了大众对于女性法律权益的关注,也让更多人认识了戏剧舞台录制影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NT 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便是“戏剧转影像”的国际著名品牌。

《初步举证》上海SHO千人首映场

虽然《初步举证》是其首部在中国主流院线公映的作品,但过去的十几年里,NT Live早已在文艺圈大名鼎鼎,经常于艺术影院、剧院、文化中心与受众见面。2017年就有十部NT Live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弗兰肯斯坦》,汤姆·希德勒斯顿的《科里奥兰纳斯》……都是明星名剧。

在媒介多元融合的时代,NT Live代表了一种趋势,当银幕与舞台的边界奇妙地消弭,几千年的戏剧和一百多岁的电影仿佛都迎来了新生。

英国国家剧院(National Theatre,简称NT)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由戏剧大师劳伦斯·奥利弗发起成立,是一个有半世纪历史的戏剧胜地。

英国国家剧院

2009年,它推出了一个“把舞台搬上银幕”的项目,名为NT Live,即将舞台现场进行官方录制并在其他场所进行播放。首场录制通常采取实时转播的形式,拍摄后的成片进入发行渠道,成为电影院的日常排片,这样一来,即便在舞台表演收官之后,观众依然可以在大银幕上继续回味。

NT Live的创立灵感源自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录制转播节目,初衷是为了让受到时间、空间或经济条件限制的观众也能享受观赏戏剧的乐趣。项目启动伊始,幕后团队内心忐忑不安:不仅担心技术层面能否顺利执行,也担心观众能否接受这种把现场转为录像的表现形式。

2009年6月25日,NT Live首秀开场,海伦·米伦和多尼米克·库珀在英国国家剧院上演古希腊悲剧《费德拉》,此剧同时降落全球19个国家的270家电影院。全黑的画面从中线划开,一半升起,一半下降,宛如纵向拉开的剧院幕布。

海伦·米伦和多尼米克·库珀主演的《费德拉》(2009)是NT Live首秀,改编自古希腊悲剧,讲述王后与继子的禁忌之恋

在复盘这场表演时,导演尼古拉斯·希特纳透露:老戏骨海伦·米伦竟然忘掉了一句关键台词!“问题不大。”希特纳说,“但是这恰恰说明这种形式有多么让演员紧张。”

《费德拉》的首场演出效果好得出人意料。海伦·米伦的丈夫泰勒·哈克福德彼时正在美国洛杉矶的影院观赏妻子的演出,当NT Live转播结束时,他跟全场观众一同起立,隔空向大洋彼岸的演员致以掌声。

项目团队收到的第一封反馈邮件来自冰岛,写道:“身处四面环海的冰岛,我却看上了《费德拉》的‘现场’表演!”就连苛刻的剧评人们也对这种形式赞赏有加:“NT Live无疑是一场‘戏剧革命’。”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影院加盟到NT Live项目中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剧目向这种形式投来了橄榄枝。

2010年10月,《费德拉》首映的一年之后,NT Live转播了首部非英国国家剧院制作的剧目、合拍剧团(Complicité)出品的《消失的数字》,表演场地甚至不在伦敦,而是位于英国南部港口朴茨茅斯。

2013年,NT Live又迈进了一步,在吉尔古德剧院转播的《女王召见》成为首部来自伦敦西区的作品。巧合的是,主演又是海伦·米伦,该剧讲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包括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位首相会面的故事,是英剧《王冠》的灵感来源;这也是米伦在2006年凭借《女王》成为奥斯卡影后之后,再次饰演英国女王。

早在《初步举证》登录中国院线之前,已经有70多部NT Live作品在中国的艺术影院、文化中心、剧院等场所放映过。2012年首批落地中国的剧目中就包括由丹尼·鲍伊尔执导、改编自玛丽·雪莱科幻小说的《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2011),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约翰尼·李·米勒交换饰演科学怪人和弗兰肯斯坦博士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约翰尼·李·米勒交换饰演科学怪人和弗兰肯斯坦博士,要近四个半小时才能把两个版本全看完,尽管如此,此剧在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甫一开票就很快售罄。

2015年,经由中国唯一版权方“新现场”引进,NT Live正式落地中国,接下来的一年间,就在39所电影院里进行了上千场放映,吸引了15万人次的观众。

笔者也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在国内大银幕上欣赏NT Live——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的莎剧《科里奥兰纳斯》,由汤姆·希德勒斯顿主演。

《科里奥兰纳斯》(2014)中, 汤姆·希德勒斯顿扮演的将军经历了流放,投敌、复仇,注定将沦为权力博弈的牺牲品

相比于“固定机位”的现场观看,NT Live以不同的角度和景别呈现舞台上发生的故事。精准的观赏视角和逼近的镜头特写保证观众不会错过最为华彩的段落和细节。诚然,观众也必须放弃对“在场感”的执着与自主选择注意力焦点的权利。不分孰优孰劣,两种形式各有所长。

疫情期间,NT Live又从大银幕转向了人们家中的小屏幕。“国家剧院云剧场”(National Theatre at Home)上线,观众可以在YouTube上免费观看16部NT Live剧目。据报道,来自全球173个国家的900万个家庭使用过该服务。

如果每一次浏览算一位观众的话,那么这些观众可以填满英国国家剧院中面积最大的奥利弗剧场上万次;如果以每天一场演出的频率计算,满足上述观看量则需要连演35年。大热英剧《伦敦生活》的同名原版戏剧,由菲比·沃勒-布里奇出演的独角戏,如今依然是NT Live海外线上播放量最高的剧目。

《伦敦生活》剧场版

NT Live的录制影像极大地促进了戏剧的传播力,也丰富了疫情期间的大众文化生活。日常生活回归正轨之后,“国家剧院云剧场”却保留了下来,成为NT Live的流媒体订阅服务。

去年,NT Live迎来了15岁生日,2024年4月23日上映、迈克尔·西恩主演的《奈伊》是NT Live录制完成的第100部作品。

《奈伊》在中国电影资料馆首映

在过去的15年中,NT Live囊括了契诃夫、田纳西·威廉斯、阿瑟·米勒、马丁·麦克唐纳、大卫·黑尔等新老剧作家的作品,上演次数最多的还当属英格兰的瑰宝——威廉·莎士比亚(占100部中的五分之一,其中仅《李尔王》就排过三版)。

而其中导演次数最多的,是英国国家剧院的前艺术总监尼古拉斯·希特纳(共17部),明星导演如丹尼·鲍伊尔、萨姆·门德斯、伊沃·范·霍夫等人也是NT Live作品的常客。

NT Live不断拓展着边界,不仅实现了海外录制(2014年11月在纽约百老汇录制由詹姆斯·弗兰科主演的《人鼠之间》)和浸没式现场录制(2018年在塔桥剧院录制由本·维肖主演的《裘力斯·恺撒》),还组织了露天放映——就在英国国家剧院附近的泰晤士河岸,剧院内《伦敦保证》正在上演,剧院外河堤上人头攒动,两群人共同观剧。

现代版莎剧《裘力斯·恺撒》(2018),本·维肖扮演的布鲁图斯受人煽动刺杀了恺撒大帝,心中的道德感让他饱受煎熬

最让人惊喜的是2015年在巴比肯中心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哈姆雷特》,剧组成员在剧院谢幕之后,又偷偷溜到隔壁的电影院,向观看NT Live的观众们二次谢幕。

电影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NT Live则让戏剧被再媒介化为一种电影。如今,NT Live早已成为影院排片表上的固定节目,戏剧录制影像也许让机械复制的艺术重新获得了某种灵光。

中国的剧场十年来持续放映NT Live

NT Live市场部总监利奥·乔丹采访请见《环球银幕》4月刊

来源:环球银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