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激烈。202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接连搞了两件大事,震慑了对手,也让全世界重新审视俄罗斯的决心。
最近几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激烈。202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接连搞了两件大事,震慑了对手,也让全世界重新审视俄罗斯的决心。
这两件事不仅跟俄乌冲突和美俄关系密切相关,还给中国在面对美国的时候提了个醒:军事上不能软,得硬起来。
2023年3月9日,俄罗斯对乌克兰来了一波大规模导弹袭击。这不是普通的轰炸,而是动用了81枚导弹,其中包括6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这玩意儿速度能超过10倍音速,射程2000公里,能带核弹头,也能装常规弹头,属于俄罗斯军工的顶尖货色。
这次袭击覆盖了乌克兰多个地区,目标主要是军事基础设施和能源网络,但也波及了不少民用设施,引发了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这次行动的背景是啥呢?俄罗斯国防部说是对乌克兰在布良斯克地区搞“恐怖行动”的报复。
布良斯克是俄罗斯靠近乌克兰边境的一个州,之前乌克兰武装力量在那边搞了点小动作,俄方觉得这是挑衅,必须还击。
不过,这波导弹袭击的规模和精准度让人感觉没那么简单。尤其是“匕首”导弹的使用,外界解读这是俄罗斯在秀肌肉,向西方证明自己有能力打硬仗。
据路透社报道,这次袭击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首次公开确认使用“匕首”导弹,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具体效果咋样呢?乌克兰方面说,袭击造成了电力系统大面积瘫痪,好几个城市停电,平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俄罗斯这边则宣称打掉了乌克兰好几个关键军事目标,包括指挥中心和武器库。还有一些亲俄媒体炒作,说在乌克兰西部利沃夫附近炸了一个“北约秘密指挥中心”,里面有40多个西方军事顾问。
不过这说法后来被Snopes等事实核查机构辟谣了,证明是假消息,视频证据其实是2021年叙利亚的油田爆炸,跟这次没半毛钱关系。但不管咋说,这次袭击确实让乌克兰和背后的西方支援国感受到了压力。
为啥这事儿值得关注?因为它暴露了俄罗斯的军事思路:面对对手,不光要打,还要打得狠、打得准,用高精尖武器震慑对方。
这招虽然招来一堆谴责和制裁,但也确实让西方掂量了一下跟俄罗斯硬碰硬的成本。
没过几天,3月14日,黑海上空又出事儿了。美国一架MQ-9“收割者”无人侦察机在这片敏感区域坠毁,起因是跟两架俄罗斯苏-27战斗机杠上了。
美方说,苏-27玩得太野,先是在无人机前面喷燃油,搞得油雾满天飞,然后一架苏-27的机翼直接撞上了MQ-9的螺旋桨,导致引擎失灵,飞机一头栽进海里。
俄方说法完全不一样,他们说苏-27只是正常伴飞,发现MQ-9关闭了应答器,还闯进俄方为“特别军事行动”划的临时禁飞区,才采取驱逐措施,无人机坠毁纯属美方操作失误。
这事儿谁对谁错咱先不说,反正双方是各执一词。美国助理国务卿气得召见了俄罗斯大使,骂俄方“不专业”;
俄罗斯外交部则淡定回应,说不想跟美国开战,但也不会忍气吞声。结果呢?MQ-9的残骸漂在海上,美国在黑海的侦察行动被迫收敛了一阵子。
这架无人机价值不菲,单价大概3000万美元,摔了挺心疼,但更关键的是,这事儿让美国在黑海的威信受了点挫。
黑海这地方为啥这么敏感?因为它挨着克里米亚,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把这块区域看成自家后院,美国却老派无人机在这儿晃悠,摆明了是想监视俄罗斯的军事动向。
这次对峙等于俄罗斯直接动手,把美国的“眼睛”给打瞎了一只,态度很明确:别在我家门口瞎转悠,不然有你好看。
这两件事看着是两码事儿,但核心思路差不多:俄罗斯不想退缩,得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怕事儿。普京为啥这么干?得从他的背景和俄罗斯的处境说起。
普京这人,1952年出生在苏联列宁格勒,从小在穷街陋巷长大,练过柔道和桑博,骨子里就带着股狠劲。
他当过15年情报员,还在东德盯着北约干过活儿。这经历让他对西方那一套博弈套路门儿清。他上台当总统,之后基本没离开过权力中心。
过去20多年,他一直想让俄罗斯从苏联解体后的低谷爬起来,重回大国地位。
现在的俄罗斯啥情况呢?经济上靠能源出口,GDP也就1.8万亿美元左右,跟美国13万亿比差远了。
加上2022年入侵乌克兰后,西方制裁一轮接一轮,日子不好过。但普京明白,军事硬实力是俄罗斯最后的底牌。
导弹打击和无人机对峙这两件事,就是在告诉西方:你制裁归制裁,真打起来我也不虚。这态度虽然冒险,但确实让对手投鼠忌器。
再看民意支持。列瓦达中心2023年的民调显示,普京支持率高达83%。为啥这么高?一方面是国有媒体宣传得好,把他塑造成抗击西方的硬汉;
另一方面,俄罗斯老百姓真觉得国家需要这么个强人顶着。这两件事一出,国内支持率估计还得涨,毕竟谁都喜欢自家老大硬气点。
眼下中国最大的军事热点是啥?台海问题。美国在这儿没少使绊子,公开反对中国“单方面改变现状”,还不停给台湾卖武器。
2023年,美国对台军售总额已经超过20亿美元,包括“毒刺”导弹、F-16战机升级包啥的。这摆明了是想拖住中国统一的步伐,顺便遏制中国崛起。
但美国到底敢不敢真动手?不好说。从历史看,美国打仗都是为了利益。伊拉克有油,阿富汗有地缘战略价值,台海呢?帮台湾跟中国干一仗,美国能捞啥?
经济上,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近7000亿美元,真打起来供应链得崩,谁也讨不了好。
军事上,中国解放军这几年进步飞快,海军舰艇总数超350艘,东风系列导弹还能打到美国本土,美国敢不敢赌一把还真是个问题。俄罗斯这两件事给中国提了个醒:面对美国这种对手,光嘴上说没用,得拿出真家伙。
普京用导弹和战斗机证明了自己的决心,中国呢?台海这事儿拖不得,一旦决定动手,得果断封锁台湾海空通道,划出禁区,谁敢闯就打谁。
解放军有这实力,海军有055驱逐舰、航母山东舰,空军有歼-20,导弹有东风-41,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有人可能问,美国那么强,硬碰硬是不是太冒险了?其实美国到底是真老虎还是纸虎,得看具体情况。
军事上,美国确实牛,2023年国防预算高达8500亿美元(美国国防部数据),全球800多个军事基地,11艘航母满世界跑。
但它也有软肋,打仗得看成本收益。乌克兰冲突里,美国给了上百亿援助,但就是不敢亲自下场跟俄罗斯干,为啥?怕摊子太大收拾不下了。
台海也一样。美国嘴上喊得凶,真到中国动手那天,它未必敢直接出兵。毕竟中国不是伊拉克那种小国,14亿人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核武器也有好几百枚。
一旦开打,美国得掂量掂量值不值。中国要做的,就是让美国明白这成本有多高。俄罗斯的做法就很直白:你敢挑衅,我就敢打,美国在黑海吃了亏后不也老实了?
当然,强硬不是瞎干,得有底线有策略。普京这两件事虽然硬,但也没真跟美国撕破脸。中国也一样,军事上得硬,外交上还得留余地。
封锁台海可以,打美国本土肯定不行。重点是震慑,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
普京连干这两件大事,一个是对乌克兰扔导弹,一个是在黑海撞美国无人机,核心就是军事上不服软,用硬实力说话。
这给中国提了个醒:面对美国这种老牌霸权,光靠经济牌、外交牌不够,军事上得有底气。台海问题上,中国得做好准备,一旦动手就得快准狠,别给美国太多插手的机会。
俄罗斯的路子不一定全对,但强硬的态度确实值得琢磨。国际博弈这东西,说白了就是谁硬谁有话语权,中国要想站稳脚跟,这条路迟早得走。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