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的餐厅里已响起此起彼伏的读书声。令人惊讶的是,这里没有老师来回巡视,学生们却个个精神抖擞、专注投入。“利用碎片化时间背诵效率特别高,身边的同学们都有这样的习惯,我觉得特别好”。八年级学生小林分享道。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孔诗琪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的餐厅里已响起此起彼伏的读书声。令人惊讶的是,这里没有老师来回巡视,学生们却个个精神抖擞、专注投入。“利用碎片化时间背诵效率特别高,身边的同学们都有这样的习惯,我觉得特别好”。八年级学生小林分享道。
学生爱惜时间,自主在餐厅晨读
有学生家长惊喜表示:“以前孩子写作业要催,现在回家能自主制定计划,还成了时间管理达人”。这种可喜的变化,得益于学校推行的“自律学风”特色教育。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蜕变
走进教学楼,班级门口的“学习宝典”展示栏格外醒目。教室内,黑板的左上角写着听课常规与作业常规。听课常规是“手不离笔”“肘不离桌”,作业常规是“抬头听课”“圈点勾画”。学生课桌上订正过的作业整齐排列:圈、点、勾、画,多色笔记构成独特的“思维地图”。
这些细节,都是初中部推行自律学风的缩影。学生通过练、批、听、评的方式,将两项常规落实到位。教师则按照教、学、练、批、订、评、测依次落地,形成完整的教学常规闭环。
学生整理课作业订正笔记(部分)
每天一节的整理课,教室里安安静静,文化课老师全程“下班”,只有学生翻书页和书写的声音,学生小王正在订正前一天的错题,她按照“弱科先行”“有意义订正”的原则,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错题订正。“我先把自己会订正的解决掉,遇到不会订正的我会延后或者有机会课后咨询老师和同学,老师一直和我们强调要树立订正分层的意识”。她指着订正中的作业本说。
“我们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而是教会他们管理自己的方法”。初中部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郭方银老师说。在他的班级里,学生们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记得一次班上的一位小詹同学身体不适请假回家,结对的小钱同学每天帮助取资料放学校门卫,方便家长领取,大大节省了班主任的精力。学校专门设计的AB岗小组合作自主管理制度,明显利好自律学风建设。
教师变身“成长教练”
在这里,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语文老师成为“阅读推广大师”,每班每周设置阅读课,组织名人传记阅读分享和演讲活动,助力学生从名人传记中汲取精神力量。数学组创新开展“说题”比赛,让做题变得生动有趣,还能培养学生“演说”的能力。德育处推出“自律卡”“自学卡”“自强卡”等素养卡,激励每个孩子人格的完善与成长。如今,宿管也成了轻松事,宿舍纪律从需要生活老师提醒,到现在不用老师管,学生们保持睡前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名人传记演讲活动
阅读成了学生们睡前最喜欢的事情
从“管住三年”到“受益一生”
自律不是束缚,而是通往自由的钥匙,自律是送给学生一生的礼物。这种以生为本的教育实践,正在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自律品格。
初中部胡煜萍校长表示,学校自律学风特色有一套严谨科学的管理体系,从作息表入手,注重轻负高质,保障学生9小时睡眠和充足的运动量,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同时提升注意力。通过减少课时,增加整理课的方式,大幅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此外,开设拓展课程,让学生学玩结合,养成自律习惯,营造自律学风,形成正向循环。
自律学风支持系统
正如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总校长陈钱林所认为的那样:“每一种教育方法,首先都是从他律开始。在他律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步懂得道理,慢慢变得自律。如果有意识地让孩子反省,他律的过程会缩短”。
据了解,本届九年级学生中有15人具备冲刺杭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的实力,占比约9%;有50余人具备考取重点高中的实力,占比约30%。
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