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之王:西科斯基系列直升机(6)—S-58/H-34通用直升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16:39 2

摘要:反潜战(ASW)自一战潜艇被大量运用于实战以来经历了多次变化,而每次变化的背后,是多种新装备和新战术的萌芽与成熟。二战末期通气管等技术的使用使得潜艇威胁被提升到了新的一种高度,也迫使水面舰艇在执行反潜与驱离这种危险“猫鼠游戏”中急需新的武器。从深弹投射器、反潜

反潜战(ASW)自一战潜艇被大量运用于实战以来经历了多次变化,而每次变化的背后,是多种新装备和新战术的萌芽与成熟。二战末期通气管等技术的使用使得潜艇威胁被提升到了新的一种高度,也迫使水面舰艇在执行反潜与驱离这种危险“猫鼠游戏”中急需新的武器。从深弹投射器、反潜火炮,刺猬弹、反潜迫击炮、再到火箭深弹,早期舰载反潜武器被搬上了甲板,开始了他们对水下死神的复仇。

刺猬弹

反潜迫击炮(Y炮)

反潜迫击炮

1947年,苏联完成了第一核武器爆炸试验,自此,在美国国内关于苏联核潜艇的威胁论调就不绝于耳,在对苏联的核潜艇能力作出“过高的评价”之后,美国军方开始将反潜作战(ASW;Anti-Submarine Warfare)提升到了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范畴上。1945年4月份,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的尾声,美国海岸警卫队开始测试直升机在反潜战任务作业方面的潜在能力。1950年,时值冷战/Cold War白热化阶段,美国中央情报局发现了一份未经证实的报告,该报告称苏联制造的唯一一枚原子弹必须用潜艇来运送,这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军方对苏联潜艇能力的担忧,从而推动其加快反潜战能力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美国在直升机研制方面取得成功后,开始探索相关战术,其中就考虑发展舰载直升机担任反潜作战任务。

皮亚塞基公司的PV-3

1948年,美国军方启动了一轮声纳实验,当时他们采购了皮亚塞基公司的PV-3(军方型号HRP-1)型纵列式直升机来进行相关的实验。不过当时出现了高温天气,而且待测试的声纳系统也出现了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问题,最终此次测试以1949年11月份1架HRP-1直升机坠入水中的失败告终。虽然出师不利,但是美国军方当然不会就这么收手,他们很快就调整计划进行了后续的声纳实验,这次的反潜平台,美国海岸警卫队改用了西科斯基的S-55(HO4S-1)型直升机、美国海军陆战队则采用了皮亚塞基HRP-1型直升机,而美国海军则采用了皮亚塞基的PD-18s(HUPs)型纵列式直升机。

皮亚塞基的PD-18s

1951年在佛罗里达州基尔维斯特基地组建了第一反潜直升机中队(HS-1)、装备了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HO4S直升机(后改称H-19,公司编号S-55),作为世界上第一种专用反潜直升机,HO4S只具备搜索潜艇的能力,不能攻潜。不幸的是,这些直升机虽然已经代表了当时直升机的最高水平,但是他们仍然不具备与反潜任务相匹配的性能,发现现有的直升机引擎功率不足,在驱动旋翼之余无法提供充足电力,这推动了专门的反潜直升机研制工作。以及如何在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中保证这些直升机正常运作等方面问题。

HO4S直升机

在1950年1月,海军发布了一份关于新的反潜作战直升机建议书,寻求一种可以搜索、攻击潜艇的舰载直升机,同时还要能承担救援、运输、侦查、巡逻等任务。有12家公司参与竞标,其中贝尔公司的方案获胜并赢得原型机订单。贝尔HSL也被称为贝尔61型直升机,它是一种纵列双旋翼直升机,在依靠活塞发动机做动力的时代也勉强算得上重型直升机了。第一架原型机在1953年首飞,它空重将近6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约12000千克,该机采用了纵列双旋翼设计,这是一种适合重型直升机的结构。

贝尔HSL

以反潜为主要任务的贝尔HSL安装了用于探测的浸入式声呐,并配备2名声呐操作员。飞机的弹药挂载能力较差,只有800磅(363千克),因为主要的负重能力要用于声呐等设备,因此它的攻击弹药只有2枚MK43轻型鱼雷,这种鱼雷单枚重量120千克,有效射程将近1400米,弹头重54磅(24.5千克)。也能把鱼雷更换为重量适合的炸弹,不过攻击能力就差得多了。

贝尔HSL

贝尔公司一度收到78架反潜直升机订单,其中有18架订单来自英国皇家海军,实际生产了54架(包括1架地面静态实验机),已生产的飞机提供给了美军,这些直升机并没有上舰服役,因为当时美国海军发展计划发生了变化,并且贝尔HSL的尺寸偏大、桨叶折叠麻烦,它并不适合作为舰载机。除了少量直升机被短暂用于反潜、海上牵引等训练,大部分已交付直升机被扔进仓库或在其他地方闲置。

贝尔HSL

1948年,苏联的卡莫夫设计局在卡-8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基础上,正式启动了研制首架卡-10舰载直升机的计划。1950年12月7日,卡-10首次在“马克西姆·高尔基”号巡洋舰上完成了降落,从而成为苏联首架在军舰甲板上完成降落的舰载直升机。1953年1月,海军航空兵司令在回信中写道:“尽管卡-10已顺利完成舰载试验,但由于其载荷十分有限,且1名飞行员难以完成所担负的作战任务,因此,将其装备海军航空兵是不合适的。” 1953年4月14日,卡莫夫设计局推出的首架卡-15PL舰载反潜直升机样机完成试飞。遂行反潜作战任务时,卡-15PL由3机编队组成,第一架负责投放和拖曳2部声呐浮标,第二架使用声呐浮标搜索和侦察美国核潜艇,第三架投掷深水炸弹。由于设计存在许多缺陷,卡-15PL经常处于停飞状态。

卡-10舰载直升机

卡-15PL

美国海军最初购买了10架HO4S-1直升机(S-55),并将其中一些分配到位于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基地内新成立的直升机中队HS-1中,HS-1中队的任务是将这一批HO4S-1改造成反潜直升机。但是经过工程师的反复改装和测试,他们最后认为HO4S-1直升机当时的动力尚且不足,无法执行完整的反潜任务。于是美国海军改用皮亚塞基公司的HUP-1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进行测试,结果还是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后来,HO4S型直升机迭代到-3系列的时候,发动机改用了700马力的R-1300型发动机,动力终于满足了美国海军的要求,从而成为了美国海军早期的第一种有人反潜直升机。

HO4S-1直升机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美国海军、西科斯基和本迪克斯航空公司太平洋分部开始研发直升机反潜战技术,试图将直升机的灵活机动性与水下声纳的高效探测性能结合到一起(在此之前,水下声纳一般都是由舰船投放)。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为了满足美国海军对反潜直升机的要求而研发了S-58直升机。

S-58/H-34直升机:

在直升机发展的早期,伊戈尔·西科斯基先生无疑是那个最高瞻远瞩的人,在S-55型直升机获得成功之后,西科斯基很快就启动了S-58的研制工作,这架新型号直升机上的目标可用功率被设定为S-55型直升机的两倍,并且要具备更优秀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其潜在客户被设定为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尽管当时西科斯基还没从美国军方获得半分钱经费用于开发这型直升机——也就是说,S-58的早期发展仍然完全是由西科斯基公司及其母公司联合飞机公司自己出资推进的。

正在进行测试评估的XHSL-1型直升机原型机

等到S-58原型出炉的时候,西科斯基正准备向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推销该机的时候,却出了点小插曲:美国海军在初期评估之后,选择了贝尔公司的HSL-1型直升机,而美国海军陆战队则认为西科斯基已有的S-56(H-37)型号直升机更适合其需求,所以这两家“大客户”的大订单一个都没有落到西科斯基头上。正当西科斯基公司郁闷不已的时候,没想到没过多久,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项目负责人又回头主动找上了西科斯基,原来他们的HSL-1型直升机和S-56的实际服役和任务执行效能并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所以,当下只有性能更强且已经出了原型的S-58型直升机有希望能够取代这两型让两军头痛不已的直升机。

1957年,图中这架HSL-1型纵列式直升机被收入机库中,它的总服役时间仅仅只有225小时

美国海军反潜型号的S-58直升机(SH-34J/HSS-1/HSS-1N)正式签署时间是1952年6月份,该机的正式首飞时间则是1954年3月8日;次年,美国陆军也订购了S-58的陆军版本,其军方型号则为H-34A,CH-34 和 HH-34,用于搜救和运输;1957年,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式订购了S-58直升机的通用型,其军方型号为UH-34D(HUS-1),陆战队的 S-58 被称为 HUS-1,取代了 S-55/HRS 系列,后被定名为 UH-34。

S-58A直升机

HSS-1

SH-34J

UH-34D

S-58直升机在主旋翼桨叶数量的选择上,西科斯基公司之所以采用4片桨叶而非S-55型直升机那种3桨叶布局正是因为设计师们在风洞测试中发现四片桨叶的设计能够产生较低的桨叶负载,使得该机的后行桨叶失速边界得以延后,这也就意味着该机能够以更大的速度前飞;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在试验中发现的,设计师们发现4片桨叶显著改善了该机的振动水平。

CH-34C的4片桨叶

S-58型直升机蛤壳式发动机舱门使得维护人员可以方便地进行发动机维修或者快速更换任务。其机身为全金属设计,在某些区域采用了镁制蒙皮来降低空重比,不过采用这种设计的一部分S-58型直升机碰上了腐蚀和潜在的着火风险,所以西科斯基公司在后期的S-58机身中没有在采用任何镁制材料。

博物馆中的H-34直升机,前方引擎盖打开,可以看到内部的活塞发动机

S-58的基准型起落架(前轮为主轮,后轮为尾轮)通过大幅降低直升机的转弯半径来改善了该机的地面行驶能力。将后轮设计为尾轮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该机的安全性——在急停着陆(Quick Stop )过程中,其后轮将会首先着陆,从而确保尾桨不会击打到地面受到损坏。该机的主旋翼和尾部塔架可以手动折叠,从而使其尺寸能够符合航空母舰升降机的尺寸限制,满足了美国海军的反潜任务初步需求。

折叠机翼的S-58

1960年,美国海军一架带有吊放式声纳的HSS-1正在作业

S-58的动力系统由赖特R-1820-84型9缸星形气冷发动机提供,额定功率高达1137千瓦,确保了强大的飞行能力。此外,后三点式起落架的设计不仅提供了更大的总强度,还改善了横摇甲板上的稳定性。在性能方面,S-58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28千米/时,巡航速度为176千米/时,使其能够快速部署和撤离。其运兵舱位于主传动系统和旋翼的正下方,可容纳12名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员或8副担架,显示出良好的人员运输能力。此外,该机还配备有具有2268千克吊挂能力的货物吊钩,进一步增强了其实用性。

S-58

S-58

第一架S-58型直升机于1954年3月8日完成了首飞,当时西科斯基制造了4架原型直升机(代号XHSS-1)进行飞行测试。第一批生产型的S-58(也就是SH-34G或者HSS-1)于1954年9月20日投入使用,SH-34G于1955年8月份正式进入美国海军服役。1955年9月份,第一批CH-34A(H-34A)型直升机交付美国陆军部队投入使用。UH-34D型是S-58的通用型号,于1957年2月份正式交付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

SH-34J

美国海军由于订购了西科斯基的XHSS-1(S-58)作为后备而感到庆幸。新型直升机是HSS-1“海编蝠”(UH-34D),于1955年8月开始服役,经常是成对飞行,是潜艇的杀手,后来与反潜舰艇紧密合作。HSS-1N机型是使用自动悬停设施的先锋。把后机身和尾桨向前折叠起来就很容易停在舰艇上,而且,主旋翼也可折叠。旋翼桨叶和尾斜梁折叠后,该机长度从20米减小到11.3米,宽度从17.1米减小到小于4.6米。美国海军陆战队利用HUS-1“海马”作为12座的通用运输机。S-58衍生型号(SH-34J;海蝙蝠)直升机配备了耐腐蚀的多普勒导航仪、一套AN/AQS-4/-5型吊放式声纳以及直升机自动稳定装置(ASE)海蝙蝠直升机携带的常规武器为2枚鱼雷、2枚水雷或者2枚深水炸弹。

SH-34J

UH-34D

美国陆军与海军的情况相同,对H-21很失望。1955年,美国陆军直接从生产线上订购了H-34A“架卡索”。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S-58衍生型号(CH-34 乔克托/UH-34 海马)可以运载16名士兵或者6副担架搭配一名医务人员。此外,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购买了该机的VH-34型号,该型号是一种贵宾运输直升机,配备了豪华内饰、隔音板和空气调节系统。曾经的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和约翰·肯尼迪都被VH-34型直升机运送过。美国海军陆战队还将他们的UH-34D型直升机大规模地部署到越南战场,这些直升机经受住了越南战火的考验,其坚固、可靠的特点在当时备受美军赞誉。

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和女儿卡罗琳·肯尼迪乘坐美国海军陆战队VH-34D直升机离开白宫。后来被命名为HUS-1Z

1961年,一架VH-34D(S-58的贵宾运送型号)停在白宫的草坪上

在美国服役期间,H-34还打捞过宇航员。1961年7月21日,NASA宇航员维吉尔·“格斯”·格里森(Virgil “Gus” Grissom)被绑在“水星11”号太空舱内,这艘飞船已经被命名为“自由钟7号”,即将开始一次短暂的太空之旅。发射过程很顺利,飞行持续了15分30秒,最终在大西洋溅落。救援计划包括一架H-34直升机与“自由钟7号”飞船相连,然后将其吊运到附近的一艘航空母舰上。这次太空任务的一切都按照宣传的那样顺利进行,直到从大西洋寒冷的海水中打捞飞船和宇航员维吉尔·格里森为止。当“自由钟7号”固定在悬停的H-34直升机上时,舱门螺栓意外引爆,让太空舱灌满了海水。海军陆战队HUS-1“海马”直升机从大西洋中营救出了宇航员维吉尔·格里森。

UH-34D从海中起吊水星太空舱

海军陆战队HUS-1“海马”直升机从大西洋中营救宇航员维吉尔·格里森,他乘坐的“自由钟7号”刚刚沉没

1969年,搜索打捞阿波罗10号返回舱的LPH-5普林斯顿,上面搭载有H-34

越南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自1962年起开始派驻H-34在西贡进行特种作战。当时该机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南越军队作战,并提供空中支援。1965年3月,美军第9海军陆战旅在占领崛港作战行动中,大量采用H-34执行任务。实战中,暴露了H-34多项缺点。例如,过高的机身在起降过程中容易遭受攻击;螺旋桨传动轴将座舱与货舱分隔,机组与乘员无法互相救护;外表腐蚀严重。但H-34的抗打击能力却相当优异。值得注意的是,UH-34直升机曾在越战期间被讥讽为“空中打火机”,这不仅是由于其庞大的机体,而且还在于涂抹了易于着火的镁元素。

1962年,越南南部(南越),南越军队准备乘坐美军CH-34直升机出发。

1966年,一架运送伤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CH-34直升机降落在越南的一个野战医院内

除去这些时代固有的缺点之外,UH-34在性能上还是比较完美的。全机空重3583千克,最大起飞重量635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222千米每小时,最大航程481千米,舱门上方有吊索和绞盘,可以执行多种运输任务,参与越战的UH-34D型还加强了火力,士兵们一般在弦窗和舱门口各架设一挺机枪,飞行员另外配备两把步枪,以备坠机时自卫,后期还将M-60机枪当成航向机枪装在飞机上,也可以装火箭弹发射巢。

维修HMM-361中队H-34直升机的活塞发动机,越南1967 ​​

舱门处有一挺M60机枪,这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比较早期的舱门机枪,还是普通步兵型,而没有根据需要进行改进。

1967年“埃塞克斯行动”期间,美军士兵准备登上UH-34直升机,搜索并摧毁岘港西南部天线谷内的北越军队。

在越南飞 UH-34 的主要是海军和陆战队的飞行员,他们在战区执行任务时发现这种型号的直升机在设计时创新的一些特征给他们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危险。比如,高高的机身在机降场是非常显眼的靶子;传动轴将飞行员座舱和货舱分隔开,一旦飞行员或乘员受伤,两边都没法互相救护;H-34 的镁制蒙皮一旦起火就会剧烈燃烧,机内的人很难幸存,而且在东南亚的潮湿气候中,飞机外表面腐蚀得很厉害;它的机身因为不够坚固也不能加装大量武器成为空中炮艇。不过,H-34 的抗打击能力还是不错的,经常可以带伤返场。

1968年,正在越南海域巡弋的美国海军“普林斯顿”号多用途登陆舰上,海军陆战队的UH-34直升机频繁起降。

1968年夏天,南越阿绍河谷,一支六人组成的MACV-SOG侦察小队被北越军队火力压制无法行动。很快进攻的北越军队占领了他们的阵地,特种部队队长呼叫在附近巡逻的一架A-1“天袭者”向他们自己的阵地开火。随后的空袭让这个队长身负重伤,另一名特种部队成员当场毙命,同时无线电操作员右腿被炸断。空袭发生后,一名北越士兵向第四名“绿色贝雷帽”的胸部开了四枪。唯一能够完好无损地进行指挥的人是这支特种部队的军医。这名军医迅速开枪打死了冲上来的北越士兵,同时操作无线电、指挥幸存队员组成防御线并稳定了伤员的情况。唯一疯狂到在如此可怕情况下,仍在尝试将他们撤离出战场的是南越上尉Thinh Dinh。Dinh上尉驾驶一架老式的H-34“乔克托(Choctaw)”直升机。

1968年,南越岘港空军基地,一名地勤将一架O-1“鹰犬(Bird Dog)”联络机挂在南越空军的H-34C直升机上

在休伊直升机、“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小鸟”轻型直升机和“支奴干”运输直升机云集的越南战场上,使用活塞发动机的H-34直升机早已落后了。然而,这是当时唯一一个愿意赌上一切的疯子驾驶的唯一一个可以让他们回家的直升机。

休伊直升机

“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小鸟”轻型直升机

S-58直升机从1954年投产到1965年12月第1次停产时共生产187架。后来又恢复生产,到1970年12月31日再次停产时,累计生产2261架。该机是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生产量较大的机种之一。

S-58直升机

S-58直升机

S-58直升机

S-58直升机

西科斯基公司通过各种军事援助行动和直接销售合同,向超过2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S-58型直升机。这些S-58型直升机的身影活跃在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智利、法国、西德、意大利、以色列、日本、荷兰、泰国、尼加拉瓜、海地、印度尼西亚、比利时、老挝、乌拉圭和中国台湾。等地。另外,法国南方航空公司根据许可协议生产了166架,其中5架卖给比利时。英国韦斯特兰公司生产的S-58除用于本国武装部队以外,还出口到澳大利亚、加纳、伊拉克等国。英国的S-58系列被称为威赛克斯(Vesex)。日本的三菱重工组装了20架S-58,其中海上自卫队17架,海上安全局2架,Asahi直升机有限公司1架。日本海上自卫队赋予该机的编号为HSS-1。

德国的H-34

荷兰的H-34

老挝的H-34

比利时的H-34

法国的H-34

法国特种部队准备登上直升机,他们都戴着红领巾,以此作为识别标记。

法国最初购买了134架“乔克托”;这些是从美国以套件的形式运来的,由南方飞机公司在当地组装。后来,又有166架是由南方飞机公司在国内制造的;这些都是由法国陆军轻型航空兵(陆军)、法国海军航空兵(海军)和空军操作的。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法国陆军轻型航空兵(ALAT)使用的直升机,包括西科斯基H-34,在阿尔及利亚累计飞行超过190,000小时(单独使用H-21超过87,000小时),并帮助从战斗区撤离了2万多名法国战斗人员,包括晚上的近2,200小时。到阿尔及利亚战争结束时,有来自ALAT的8名军官和23名士兵被杀。

阿尔及利亚战争中的法军H-34

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法国海军H-34直升机的机枪手用MG151型20mm舱门机炮射击 ​​​

韦斯特兰“威塞克斯”直升机是英国制造的涡轮动力型西科斯基 H-34(在美国服役时称为 Choctaw)的改进型。它是在韦斯特兰飞机公司(后来的韦斯特兰直升机公司)许可下开发和生产的。西科斯基 H-34 的主要变化之一是将活塞发动机动力装置更换为涡轮轴发动机。早期型号由一台Napier Gazelle发动机提供动力,而后来的型号则使用了一对de Havilland Gnome发动机。起初,威塞克斯是为英国皇家海军生产的,后也供给皇家空军。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第一款专用反潜直升机。

“威塞克斯”直升机

“威塞克斯”直升机

最初的型号是威塞克斯 HAS.Mk 1,由Napier(今天的劳斯莱斯)的Gazelle提供动力,功率为1450马力(1081千瓦),后来被威塞克斯HAS.Mk 3型号取代,因为它的后机身上方有一个驼峰式搜索雷达,所以被俗称为骆驼。威塞克斯HAS.3曾服务于英国胜利号航母的末期舰载机配置。HAS.3 有着更为良好的高海况超低空悬停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动驾驶仪具有航向和高度保持能力,可以实现从某个高度/速度波门向预设的多普勒控制悬停状态自动过渡,这是当时美海军S-58 尚不具备的功能。

威塞克斯HAS.3

“威塞克斯”直升机

“威塞克斯”直升机

“威塞克斯”直升机

“威塞克斯”直升机

“威塞克斯”直升机

“威塞克斯”直升机

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威塞克斯HU.Mk5版本,也就是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型号。这些双发机的数量曾经接近100架。HU.5 主要被用于转运部队与执行搜救任务,其动力系统进一步升级为两台罗尔斯-罗伊斯“地精”发动机。从塞浦路斯争端到马来西亚独立战争再到马岛战争,威赛克斯直升机的服役历程遍布全球,频繁以转运部队、运输物资乃至直接参与对地攻击的全能形象出镜。

威塞克斯HU.Mk5

威塞克斯HU.Mk5

威塞克斯HU.Mk5

意大利的威塞克斯HU.Mk5

伊拉克的威塞克斯HU.Mk5

朝鲜战争中直升机开始登上战争舞台,美英海军对它非常感兴趣,构思了垂直包围等理论,希望能依靠直升机编队将登陆士兵迅速投向登陆纵深,避开血腥的抢滩登陆,迅速切断敌人滩头前线与后方的联系。于是,作为理想的直升机上舰试验平台,轻型航母和护航航母看到了继续服役的希望。

R07海神之子与威塞克斯直升机

R07海神之子上搭载的威塞克斯直升机

1961年,1954年才正式服役的满载排水量达到28000吨的半人马级航母R07海神之子(阿尔比恩)号和R08堡垒号都已经改造完毕,更大更重的韦斯特兰“威塞克斯”式直升机也登上甲板。R07海神之子号和R08堡垒号宽阔的甲板上,设置了8-9个直升机起降点,航空投送能力进一步加强。在随后十几年时间里,她们与2艘无恐级船坞登陆舰、6艘圆桌骑士级坦克登陆舰一道,构成了皇家海军两栖力量。

一打韦斯特兰“威塞克斯”式,R08堡垒的航空作业能力可见一斑

1969年,一架韦斯特兰Wessex HU.5直升机在“堡垒”甲板上坠毁

1973年,“堡垒”号甲板上的皇家海军陆战突击队和韦斯特兰Wessex HU.5直升机

经过分析实验结果和英国人在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的表现,美国海军肯定了垂直包围理论的可行性。美国人把满载排水量27000吨的埃塞克斯级航母CV-21拳师(改为LPH-4)、CV-37普林斯顿 (改为LPH-5)、 CV-45福吉谷(改为LPH-8)改造为两栖攻击舰。H-34直升机登上这些战舰服役。

拳师号上的CH-34

UH-34在LPH-4上作业

CVS-45 福吉谷 1954年转换为CVS,1961年改装为LPH-8,旁边有H-34伴飞

1963年,1架UH34直升机降落在LPH-2硫磺岛上,可见此时有8个起降点

搭载UH34直升机群的LPH-8福吉谷号

LPH-6塞蒂斯湾号,舰载直升机换位UH34

1968年,美国海军陆战队第4陆战团在“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上搭乘CH-34直升机参加“肯塔基行动”。

第4陆战团第2营的士兵搭乘海军陆战队第363中型直升机中队的H-34直升机登上“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LPH-2)

1962年4月15日,直升机航母”普林斯顿”号运送了一支包括24架海军陆战队UH - 34D“海马”(Seahorse)直升机和3架“空中之鹰"(Cessna)OE-1B轻型观察机的飞行中队。直升机和两架其他的0E-1飞到了西贡以南85英里(137千米)的朔庄一一蚊蝇密布的三角洲地区。这支海军陆战队直升机中队称这次部署为“Shufly行动”,是美国派遣到越南的第一支作战部队。这是在未来几年内部署到越南52.5万美国地面、空军和海军部队、海军陆战队队员的第一批。伴随美国在南越初步部署直升机,其他的美国军事力量逐步进入东南亚地区为直接军事干预提供更好的作战能力。

从朝鲜战争中退役下来的美国海军“普林斯顿”号在途中补给燃油时海军陆战队UH-34D停泊在它的飞行甲板上。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随着涡轮双发技术的成熟,西科斯基公司专门开辟了一条生产线来将S-58型直升机改装为S-58T型涡轮双发直升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就是将该机的R-1820-84型星形发动机更换为普惠加拿大公司的PT-6-3 Twin-Pac (双派克)涡轮发动机。美国联邦航空局在1971年4月份认证了这一改动。西科斯基公司还生产了一些专用组件,使得已购买S-58直升机的公司能够方便地将其升级到S-58T型配置。

S-58与S-58T区别

莱德出租车公司的空中调度场中的S-58T型直升机

70年代,西科斯基公司一直在致力于S-58T的改进工作,最后版本的S-58T Mark Ⅱ型号增加了一台功率更强大的发动机从而改善了单发失效的性能,并加装了双线减振器,从而降低了直升机主旋翼的振动水平。多重改进之后,该机的飞行员操纵体验和乘客舒适度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并且直升机的维护需求也得到了显著降低。由于陆军装备了大量的 CH-34,它们退役后经改装涡轮轴发动机继续发挥余热,成为民用市场的抢手货。至今,在一些国家还有少量S-58直升机仍在运行使用中。

纽约直升机公司的S-58T直升机,编号为:N59330

S-58T

S-58参与电力维修

S-58/H-34直升机参数:

绰号: CH-34 “乔克托人”, HSS-1“海蝙蝠”,英国人称其为“威赛克斯(Wessex)”

机长:17.3米

旋翼直径:17.1米

机高:4.9米

空重:3,583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6,350千克

最大有效载重:1814千克

装载能力:舱内可容纳12名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员或8副担架。

发动机:莱特R-1820活塞发动机或普-惠PT6T Twin-Pac涡轮轴发动机

性能数据最大飞行速度:222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481千米

生产数量:1821架

S-58

S-58A

S-58B

来源:夜鸿羽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