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婚俗让爱“轻装前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8 19:25 2

摘要:墨西哥小伙Juan Carlos至今记得,2023年10月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一身汉服,与身着秀禾服的中国妻子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婚姻登记综合保障中心的喜堂里,完成了一场令他终生难忘的中式婚礼。

墨西哥小伙Juan Carlos至今记得,2023年10月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一身汉服,与身着秀禾服的中国妻子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婚姻登记综合保障中心的喜堂里,完成了一场令他终生难忘的中式婚礼。

墨西哥小伙Juan Carlos与身着秀禾服的中国妻子的中式婚礼。(资料图)

“这场婚礼让我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让我明白了婚姻的庄重与责任。”4月18日,记者在采访Juan Carlos时,他道出了集宁区婚俗改革给新人带来的深刻感受。

作为全国首批婚俗改革实验区,集宁区近年来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婚礼为起点,将移风易俗的种子播撒到群众心间。在这里,婚姻登记中心不再是简单的办证场所,而是成为文化传承的殿堂:300米长的婚俗文化长廊讲述着从周代“六礼”到当代集体婚礼的千年变迁,中式喜堂里上演着简约而庄重的颁证仪式,婚姻文化墙上金婚老人的家风故事让年轻人感悟婚姻的真谛。

集宁区婚姻登记综合保障中心的中式喜堂。(资料图)

婚俗改革在乡村同样掀起了新风尚。马莲渠乡大十号村的农村大礼堂里,王帅和郝晓燕的订婚宴喜气盈盈、热闹非凡,在众位宾朋的见证下,两人定下百年之约。观礼后,郝晓燕的姑姑感慨地说:“过去订婚讲究排场,现在这样既有仪式感又不铺张,孩子们开心,我们长辈也省心。”

农村大礼堂是集宁区打造的婚俗改革实践基地,除用于开展宣传教育、家庭辅导调解等各类活动外,还引入公益社会组织参与,由村委会自主运行,为群众举办订婚仪式、红白宴席等提供服务,费用比城市酒店低30%左右,切实为村民减负,并有效带动周边乡村和城市居民广泛参与。

除了文化浸润,集宁区更以创新服务打通便民利民的“最后一公里”。针对部分地区老人结婚证补证难的问题,民政部门组建“流动补证小分队”,带着便携式设备走进乡村。自2020年以来,这样的暖心服务已惠及4200余对老人。同时,婚姻登记“365天不打烊”、跨区通办等举措,让群众办理业务平均耗时缩短至15分钟以内。

此外,集宁区首创“山城摆渡人——温暖集宁”志愿服务品牌,邀请专业人士提供婚姻辅导、离婚冷静期干预等服务,自2021年以来,已服务近万对夫妻,调解成功率达35%,挽救了2000余个家庭。

“山城摆渡人——温暖集宁”志愿服务品牌开展服务。(资料图)

如今,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在集宁区正逐步退场,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这场始于婚姻登记处的改革,不仅重塑了城市的婚俗面貌,更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万千家庭的幸福根基,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许敬

通讯员:张家欣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