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年头,不认识几个生僻字都不好意思买鞋了。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吐槽,自己想买双运动鞋,却意外被一些生僻字难住了。不少运动品牌在自家跑鞋的详情页上介绍鞋底运用的科技时,纷纷上难度,玩起了生僻字大比拼。比如,有的专业跑鞋中底(鞋身和外底之间的夹心部分)科技名为“䨻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这年头,不认识几个生僻字都不好意思买鞋了。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吐槽,自己想买双运动鞋,却意外被一些生僻字难住了。不少运动品牌在自家跑鞋的详情页上介绍鞋底运用的科技时,纷纷上难度,玩起了生僻字大比拼。比如,有的专业跑鞋中底(鞋身和外底之间的夹心部分)科技名为“䨻”和“弜”,有的跑鞋中底科技名为“炁”,有的是“騛”,有的则叫“巭”。(据4月18日中国新闻周刊报道)
说实在的,就是有文化、有学历,要认出上述这些生僻字都发怵犯难,要搞清其具体的含义就更难了。鞋子原本是面向大众的日常消费品,即使用了“科技狠活”,也完全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作科普介绍,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不能让人云里雾里。搞出这些生僻字,这究竟是想介绍自家的鞋子,还是不想介绍?宣传语难道不该是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吗?如果搞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生僻字,那还能叫宣传吗?
据报道,某品牌的2025年新品中,有一款男子篮球鞋用的是超䨻科技中底,宣传语称其“超䨻䨻发”。据介绍,“䨻”[bèng]字系列主打的是“轻弹科技”,凡是带有“䨻”的跑鞋,主要特点都是轻弹、轻量、缓震。“超䨻”,就是进一步强调轻弹之意。我的老天,你说轻弹就说轻弹好了,为什么非要说是“䨻”呢,这有几个人能懂?这是卖鞋呢,还是卖学问?
还有一个中底科技叫做“弜”[jiàng],宣传重点就是鞋子后跟有缓震以及回弹能量的作用。另一个中底科技叫“炁”[qì],表示跑鞋具有重量较轻、贴合足部、回弹性能佳、压缩变形率低等特点。
还有更难的生僻字,比如,某款跑步鞋,官方商品标题中写着“騛速6.0跑步鞋”,騛[fēi]字就是生僻字,表示这种技术主打的也是缓震,兼备支撑与回弹的性能。
如果没有商家的进一步说明,光看这些字形,谁能想到是用来表达鞋的轻弹、减震之类功能?直接说鞋子轻弹、减震不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搞些文绉绉的表达?据介绍,这些生僻字的本意实际上并非如此,用来表达鞋子的轻弹、减震之类,有牵强附会之嫌。
也不知道商家是怎么想的,居然以用生僻字为荣,还蔚然成风,多个品牌都在这么干,好像谁不用个生僻字就显得老土了一样。
据介绍,运动品牌频频使用生僻字,或许和商品的“陌生化”命名法则有关,以新奇之感来获得认同。如果都跟风用生僻字,又哪还有新意可言?为了出新出奇地用生僻字,这未必是个好卖点,试想,消费者都看不懂,难道能知道鞋子的好处在哪?
运动鞋以生僻字取名的风潮,很难说是接地气的搞法。除了可以博眼球,装高深,对提升品牌形象究竟能有多大益处?生僻字根本就不利于识记和传播,又何能起到推广品牌的作用?
面向普通人的消费品,就不妨用普通人看得懂的文字来取名与宣传,真没必要搞些花里胡哨的一套。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