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从什么时候由学术知识影响普通百姓生话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8 20:03 2

摘要:春秋时期,中国出现了墨儒道法等诸子百家。这其中只有儒家和道家传播的最广泛,流传的更久远。道家最后发展成了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家学派由孔子创立。后来经过孟子、荀子、曾子的逐步完善,儒家成为了最主要的学派。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当

春秋时期,中国出现了墨儒道法等诸子百家。这其中只有儒家和道家传播的最广泛,流传的更久远。道家最后发展成了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家学派由孔子创立。后来经过孟子、荀子、曾子的逐步完善,儒家成为了最主要的学派。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当时只在儒生中传播,对统治阶级和普通百姓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那时的统治阶级更偏好道家的无为而治。普通百姓更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到了西汉武帝时期,儒家的传承人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方针。从此以后,儒家思想开始逐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特别是到了隋、唐、北宋时期,科举考试把儒家思想列为了一项考试内容。那些想求取功名的人便都开始认真研读儒家思想。这时的儒家思想影响的只是统治阶级和那些想求取功名的人。对普通百姓影响依然不大。到了南宋时期,出现了程朱理学。程是指程颢、程颐两兄弟。朱是指朱熹。

他们把佛儒道的智慧凝炼在一起。逐步形成了程朱理学。那时佛道两家早已深入人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程朱理学把佛道核心思想引入儒家思想后,儒家思想就开始影响普通人的生活了。但不久南宋就灭亡了。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元朝统治者虽然没有禁止儒家思想,但也不十分提倡。儒生的地位十分低下。当时存在着“九儒十丐”的社会现象。儒生的社会地位属于下九流。仅高于乞丐,但低于妓女。明朝建立后,汉人重新成为统治阶级。朱元璋为了加强统治,大力提倡科举制。

科举制考试也以《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为主。这就促使读书人潜心研读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从此开始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明朝中期又岀现了“阳明心学”。阳明心学虽然主张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但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后来的一些儒生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把儒家思想、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中有利于统治者和限制人们行为的内容进行大力宣扬。最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礼教。这套封建礼教的核心思想就是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等等。人们只能在封建礼教规定的范围内生活。超越了这个范围就会受到指责。从这时起儒家思想就成了禁锢人们思想,限制人们形为的一道枷锁。套在每个人的头上。这其中受害最深的就是妇女。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笑不露齿,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等等。这些都是为了限制妇女的行为而设定的。

清朝建立后,统治者虽然也是来自外族,但他们发现这套封建礼教对统治有利。于是,他们不仅全盘接受了这套礼教,还对这套礼教进一步强化。这就使封建礼教的枷锁越来越紧固。人民的自肉也越来越有限。直到新中国建立后,这套封建礼教的枷锁才被彻底打破。

来源:辽南一山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