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某一天,梅梅照常在父母摆摊时要了一块钱跑出去买气球玩,可谁知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
22年前的贵州,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一个家庭破碎。
2001年4月,3岁的梅梅跟着父母出去摆摊赚钱,父母在街上吆喝着卖鞋子;
她就在周围跑来跑去,很快就和其他摊主混熟了,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
然而某一天,梅梅照常在父母摆摊时要了一块钱跑出去买气球玩,可谁知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
爸爸余良首先发现女儿不见,妈妈李云却认为孩子跑不远,可直到天色渐暗,周围的小摊都开始收摊了,梅梅也没回来。
夫妻俩心急如焚,他们到处寻找女儿,也不见女儿的踪迹。
梅梅失踪后,夫妻俩每一天都是在痛苦中煎熬。
他们把寻人启事贴遍了大街小巷,参加了无数次寻亲活动,只为了找到当初走失的女儿。
李云因为梅梅喜欢粉色,把她的房间还有整栋楼的外墙都刷成了粉色,想让梅梅回来的第一眼就能看到。
经过17年的苦寻,终于在2018年的中秋节,夫妻俩得知有一个长得很像梅梅的女孩也正在寻亲。
验过DNA之后,果然就是他们的亲生女儿梅梅!
夫妻俩喜极而泣,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梅梅的家就在离夫妻俩两条街的地方,做了这么多年的邻居,夫妻俩从没想到女儿就在自己身边!
女儿现在的名字叫贾敏,已经结婚并育有两个孩子。
她知道自己是被拐来的,贾敏的养父是一个游手好闲的男人。
多年前,他在夜市上看见梅梅,觉得自己没有孩子,刚好拐一个回来养,就这样抱走了梅梅。
而现在,这个养父正在监狱服刑,因为梅梅之后,他又拐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回来给自己当媳妇;
女人的家人很快就找上门来,报警说其拐卖妇女。
因为证据确凿,养父很快入狱,贾敏只好自己一个人漂泊流浪,打工赚钱。
如果当年没有被拐走,梅梅就不会过上这样艰苦的生活,人贩子给每一个幸福家庭带来的痛,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永远憎恨。
这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完全缺乏对他人的共情能力,不会去想做某件事对他人的伤害,而是只想对自己的利益有多大。
回看社会事件中经常出现的虐猫虐狗者,他们不仅仅会在小动物身上发泄自己的暴力欲望,还会故意发出来给普通人看到。
为什么他们不会选择大家平常会食用的鸡鸭猪羊呢?
就是因为猫猫狗狗更能引起共情能力强的人的悲伤和怨恨,而他们就能从这些悲伤中获取快乐。
心理学家德尔罗伊·保胡斯和凯文·威廉姆斯在2002年共同提出基于反社会人格发展出的“黑暗三角人格”;
这种人通常会体现出极致的自私、自恋和冷漠。它分为三个维度:
1、马基维利主义:个体会通过心理操纵迫使别人为自己服务,包括并不限于欺骗、奉承、贬低打压、剥削等等;
2、精神病态:个体不会产生愧疚、懊悔等心理。
他们不会在乎自己的行为是否善良、道德、符合社会规范,而是一切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标准。
同时,他们通常没什么正常人该有的情感,对待感情冷漠而麻木,也不相信其他人会有真诚和善良的感情。
3、自恋:个体认为自己应该得到高于周围所有人的特别优待和特别关注,他们需要周围人的在意和仰慕;
希望所过之处任何目光都集中于ta的身上,因此倾向于追求更高的名利和地位。
我们经常在公司领导的身上看到一些黑暗三角人格的特质,在某些方面,这样的人格适合打拼事业,但随之而来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
心理认同的复杂化其实,被拐卖孩子家庭的背后,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人贩子的惩罚问题,而是孩子的心理认同问题。
心理认同指的是个体对于某个特定群体或者自身在社会环境中所存在的身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个体与外界环境互相影响的结果。
就像开头的事例一样,因为道德感的捆绑,梅梅必然依恋着自己的养父,可亲生父母的出现和随之而来的事实真相却告诉她:
养父才是那个罪魁祸首。
这样的道德困境,她能够走出来吗?
除此之外,还有回到亲生父母家之后面对的血缘关系上的亲密和人际关系上的疏离之间的割裂感。
带货主播郁豹豹就曾经是这么一个被拐卖而被迫离开父母身边的人;
因为养父母经常殴打他,郁豹豹干脆离家出走,怀着对亲生父母的思念踏上了寻家路。
2023年,郁豹豹在被拐34年后终于见到了亲生父母,双方都十分高兴;
但因为家中贫穷,迎接郁豹豹时买的新衣服新鞋甚至都是刷了弟媳的信用卡。
从那之后,郁豹豹和两个弟弟就开始了直播卖货,仅仅一个视频带来的流量,就让他收到了一万多元的打赏。
按照郁豹豹的想法,这钱应该他来拿六成,其他两兄弟一人两成,但其父母却不同意,坚持要改成4:3:3的分成。
这样的利益不均很快就引起了三兄弟的不满,很快他们就因为分配直播收益而闹起了矛盾。
几方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吃了亏,合体的直播被分散,郁豹豹被爸爸拉黑,和两个兄弟也已决裂。
这些故事看得令人唏嘘,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是没有分开的亲人,那么这些基于信任的矛盾也不会发生;
可如果他们从一开始就是亲人,那么从天而降的流量富贵又从哪里来呢?
我们无从得知,也无法预测从未发生过的另一条路。
我们只是知道,每一个被拐卖的孩子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希望的破碎;
他们本不该在亲情与疏离之间徘徊,寻找自己的答案,而是应该父母慈、子女孝、兄弟姐妹和顺。
希望在未来,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能够彻底杜绝,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爱的包围下健康长大。
-The End -
作者-专序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来源: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