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被誉为“闽商教父”的传奇人物,最后一次登上热搜,竟是因为两张照片:在机场候机厅里,他弯着腰吃泡面、斜靠在座位上打盹,身旁没有保镖,没有奢侈品,只有最朴素的行李袋。
2025年4月17日,一则消息震动商界——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因病逝世,享年73岁。
这位被誉为“闽商教父”的传奇人物,最后一次登上热搜,竟是因为两张照片:在机场候机厅里,他弯着腰吃泡面、斜靠在座位上打盹,身旁没有保镖,没有奢侈品,只有最朴素的行李袋。
他一生低调务实,却用一片卫生巾改变了数亿女性的生活,更以超10亿元的慈善捐款。
他的一生,就是草根逆袭的史诗,是打破偏见的革命,更是闽商精神的缩影。
1953年,许连捷出生在福建晋江一个贫困家庭。
许连捷兄弟三人,他是老大。父母都是土里刨食的农民,一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艰难。
小时候的许连捷常常吃不饱饭,和弟弟们住祠堂、睡地铺。他交不上学费,勉强读到五年级就辍学了。
生活的苦难,让许连捷早早有了赚钱的意识。
13岁的他每天天不亮,就提着小篮子,挨家挨户收购鸡蛋,再到其他村子售卖,一天赚几毛钱养家。后来卖水果、瓜子,做了很多小生意。
然而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这种行为被定性为“投机倒把”。他多次被抓进“学习班”,甚至被扣上“搞资本主义复辟”的帽子。
但许连捷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1978年改革开放后,他嗅到商机,组建运输队拉货,又创办服装厂代工劳保用品。
到1983年,他已赚到50万元巨款(相当于今天的千万身家),成为当地最早的万元户之一。父亲忧心忡忡:“卖鸡蛋都被抓,办这么大厂不怕出事?”
他却笃定:“天变了,政策变了,这次不会抓我!”
1985年,许连捷迎来人生转折点。一位香港工程师带着卫生巾设备图纸找上门,他敏锐意识到:中国女性还在用反复清洗的“月经带”,既不卫生也不安全,这片小小的卫生巾,将是颠覆性的需求。
为了稳妥起见,许连捷给一些有海外业务的生意伙伴去电,询问卫生巾是不是真有宣传得那么好。
恰好其中一位生意伙伴的太太,出国时从国外带回了两包。
对方表示:“这东西一旦用过就成了习惯,再也改不回去了。国内又不好买,只能去国外。”
许连捷的想法得到了证实,他当即拍板,买设备造卫生巾。
许连捷力排众议,筹资136万元创立恒安集团,推出品牌“安乐”。
彼时,卫生巾被视为“羞耻之物”,供销社拒绝上架,甚至有人骂他“流氓”,连女销售员都招不到。
首批“安乐”卫生巾成本0.9元/包,却因滞销被迫以0.8元亏本卖出,全年回款不到10万元。
但产品滞销、成本倒挂,他咬牙赌上全部身家,砸3万元重金在热播剧《八仙过海》投广告,这是中国首个卫生巾电视广告,他喊出“卫生巾能上电视,不是见不得人的东西!”
这一破天荒的举动,撕开了社会观念的裂口。
广告播出后,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上海市场一炮而红。
许连捷通过双管齐下的策略推动业务扩展:一方面持续添置生产设施,另一方面积极开拓销售渠道,实现了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覆盖。
1989年,企业将卫生巾生产设备扩展至十条流水线。
许连捷的成功吸引了众多追随者,曾经被忽视的卫生巾行业迎来了大批新入局者,各类品牌迅速兴起。
许连捷将研发投入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巩固市场地位。
到1991年,“安乐”卫生巾市占率超40%,成为中国女性卫生用品的代名词。
随着许连捷赚取了丰厚利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这个曾被忽视的行业,市场上卫生巾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恒安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1990年代,外资巨头涌入,国内同行蜂起,许连捷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革自己的命。
为了保持市场领先,许连捷加大研发投入。
1992年,他以高出中档设备5倍的价格(多花1亿元),引进日本护翼卫生巾生产线,推出“安尔乐”。
股东质疑:“中低端市场稳赚,为何冒险?”他回答:“只有技术领先,才能甩开价格战!”
结果,安尔乐一年内风靡全国,奠定行业标杆地位。
这一设计防侧漏、更舒适,直接将国内技术提升20年,至今仍是行业主流。
恒安集团还扩展到婴儿纸尿裤、纸巾等领域,为自己的商业帝国筑起了坚固的防线。
“心相印”纸巾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市占率稳居前三。
1998年12月8日,许连捷带领恒安集团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为福建首家上市民企,确立了行业领头羊地位。
为扫清家族管理弊端,他劝退41名元老,包括亲舅舅。“上市不是为了圈钱,而是让企业活得更久。”
他耗资数千万引入IBM等国际咨询公司,三次推动管理变革,将家族企业转型为现代化集团。这场“刮骨疗毒”让恒安从草莽走向现代,市值突破300亿。恒安集团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动下,迎来了快速发展。
2002年,恒安集团的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元,四年后再次翻倍,之后每年持续增长,增长最快的是在2008年至2009年,销售收入从80亿港元跃升至108亿港元,净利润从13.41亿港元增至21.18亿港元。
事业上的成功,让许连捷这个当初只有小学学历的人,从2013年到2015年连续三年坐在福建首福的宝座上。
许连捷常说:“企业家的价值不在赚多少钱,而在为社会贡献多少。”
他担任晋江慈善总会会长20余年,个人捐款超10亿元,带动当地企业家累计捐170亿。
除了捐资助学、创办养老院之外,为抵制闽商攀比之风,他倡导“红白喜事简办”,将省下的钱投入慈善。
每逢儿女婚嫁、家里老人做寿,他都趁机捐出巨额善款。
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许连捷的家庭生活也很幸福。他的儿子许清池娶了香港豪门千金,婚礼十分豪华。作为父亲的许连捷也感到非常高兴,对儿子说:“清池,今天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希望你和咏贤幸福美满。”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次子、三子结婚时,他都捐出了6666.66万元,侄女结婚,捐了1000万元,他的老父亲做80大寿时,他又以父亲的名义捐出了9999.9999万元,其长长久久的寓意不言自明。
他推动恒安在俄罗斯建设中俄工业园,助力中国企业出海,并多次强调:“中国品牌要团结,才能在海外立足。”
许连捷的妻子王乌裳也是一位富有爱心的慈善家,2023年王乌裳回家乡参加宴席,给全村每位60岁老人分发了500元红包,还发了适合老年人吃的饼干、五谷杂粮等,她请全村老人一起欢度重阳节。
许连捷的生活方式,与他的财富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经常乘坐经济舱出行,穿着朴素,吃着路边摊,仿佛一个普通的街坊邻居,而不是一个身价百亿的富豪。
当那张机场吃泡面的照片流出来后,才让无数网友如此动容。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选择更舒适的用餐方式,许连捷笑着说:“吃泡面简单方便,而且味道也不错,何乐而不为呢?”
许连捷的朴素生活方式,不仅体现了他的节俭,更体现了他对财富的正确态度。
他的一生证明:真正的教父,从不需要西装革履;真正的传奇,永远与时代同行。
怪不得有人说:福建有两个真正的大商人,一个是曹德旺,一个是许连捷。
来源:纪人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