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鹅哥找到流量的密码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8 20:51 2

摘要:成都街头,想要和甲亢哥“亲密接触”的路人朋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甲亢哥的中国行结束了,

卤鹅哥林江的春天来临了。

02

成都街头,想要和甲亢哥“亲密接触”的路人朋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起初没有人注意人群中的这个小红点。

直到他伸手把整只卤鹅塞给甲亢哥,才被保镖高抬一手,放进包围圈,亮相直播间。

卤鹅哥不善英语,听不懂甲亢哥的疑问,只能尴尬又不失礼貌地冲着对方复读“eat”。

堪比和尚念经。

好在甲亢哥十分给面,从善如流地大啃一口鹅腿,露出兴奋又享受的表情。

同样兴奋的卤鹅哥,高举手机,大声欢呼,“他吃了,Speed eat!”

仿佛完成了什么壮举。

03

第二次在重庆,卤鹅哥的大本营。

室外温度二十来度,健硕的保镖大哥光着胳膊,他却依旧穿着鲜艳的大花袄子,热得满头大汗也不脱,老远就吸引了甲亢哥的注意力。

吸取了教训,他学了几句蹩脚的英语,磕磕绊绊地介绍“这是昌荣卤鹅,好吃的”

卤鹅哥从此得名。

知道甲亢哥吃不了辣的,他还特意强调“不辣”,非得让对方感受一回“宾至如归”的待遇。

04

身处大本营,随时随地发现甲亢哥。卤鹅哥自然不甘心只露面一次。

可惜热度有时,翻车亦有时。

这次送上的烤乳猪,让甲亢哥露出了复杂又无奈的表情,因为他不吃猪肉。

甲亢哥应该是真心感谢,估计觉得大哥不容易,从成都追到重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就是语言不通,鸡同鸭讲。

卤鹅哥一通理解,觉得给对方添了麻烦,立刻表情严肃地吐出一连串“sorry”。

好在尴尬都被舞蹈化解了。

可能这就是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05

小小的挫折没能让卤鹅哥停步,他决定勇闯香港,哪怕自己人生地不熟。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甲亢哥看着那抹鲜艳的红色大为震惊:“你怎么总能找到我?我在三个不同的城市见过你了。”

卤鹅哥不语,只是一味投喂美食。

这一次他带来了花椒鸡。

此时此刻,甲亢哥终于顿悟了新的哲理,“没有这家伙的直播算什么直播?”

围观群众高喊着“不要吃”“会生病”,但甲亢哥并不在意,反而坚定给卤鹅哥撑腰。

“我一定会吃他给的东西。”

“因为他总是把好的给我。”

告别时,甲亢哥亲切地称呼他“uncle”。

卤鹅哥身体力行,诠释了什么叫做“你我本无缘,全靠我努力”。

06

从震惊到习惯,只需要短短几天。

行至深圳,甲亢哥不再疑惑他的出现,而是化被动为主动,反复追问“肉在哪里”。

而卤鹅哥决定先舞一曲。

肉没来,花生糖来了。

被塞进嘴里的糖大约很甜,让甲亢哥意犹未尽地追在后面,想多要几个。

卤鹅哥用心良苦。

知道甲亢哥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他还准备了昌荣的传统陶器和非遗折扇,正中下怀。

不光如此,他还深谙端水的道理。

投喂甲亢哥还不够,连他的保镖、翻译团队都被塞了满手的糖和饮料。

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保镖们也入乡随俗起来,聊到卤鹅哥的语气都多了几分善意的无奈。

还在甲亢哥准备离开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建议——不如带上他一起。

靠美食也好,用真心也罢。

卤鹅哥就这样成功征服了外国友人的心,被举起成为独一无二的“UncleZone”。

07

坐进车里,叔也没闲着。

那个不离身的大背包,就像哆啦A梦的百宝梦,随手一掏都是好东西。

卤鹅翅、万灵麻饼...

千里迢迢从家乡背过来的美食,都排上了用场,成了语言不通时的交流工具。

吃就完事了。

看卤鹅哥自然地满车投喂的模样,仿佛看到了我姥姥每次投喂我的画面。

怪亲切的。

越想越神奇。

这两人,一个听不懂英语,一个听不懂中文,交流起来驴头不对马嘴,没一句问答能对上,但偏偏就能莫名其妙聊下去。

聊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

反正那些表达不明白的话,都可以简单粗暴地汇聚成一句跨越语言的“牛逼”。

08

音乐也成了桥梁。

一首歌嗨完,他满头大汗,喘不过气,看得甲亢哥一个劲让他冷静。

然后他才吐露心声,说自己追了一整天的行程,总是慢半拍,险些以为要错过了。

什么叫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就是了。

都不知道能不能遇上,还是大包小包准备了这么多特产,就为了一个可能的瞬间。

09

最后还是翻译器上大分。

“我真的很感激你的存在,你太让我开心了,这就是为什么你现在在车上的原因。”

“你不知道我们遇到了多少破事,但你竟然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在四个不同的城市。”

“我今天看了讯飞的翻译器,太贵了,我买不起,不然交流效果会更好。”

“他X的,我要给你买那个翻译器!”

看,用真心就可以。

10

甲亢哥说下个城市太远了,我想你可能来不了,但卤鹅哥依旧不负众望出现了。

上一秒,他四处寻找大叔的身影。

下一秒,叔穿着大花袄子举着卤鹅、跨越人海,来到面前,甲亢哥情不自禁喊出"I miss you"。

有这样的毅力,卤鹅哥做什么都会成功吧。

11

可长沙实在太热了。

甲亢哥穿着短袖都满头大汗,更别提穿着标志性棉袄的卤鹅哥了。

结果坐上车后,他第一反应是先拿纸巾给甲亢哥擦汗,然后又用同一张纸糊了自己一脸。

这是真把甲亢哥当小孩在照顾啊。

吃饭时,还不忘给他拧瓶盖。

时时记得端着好吃的,递过去。

生怕把甲亢哥这么大个孩子给饿到了。

12

甲亢哥的团队也被照顾得很好。

至少每个人都能吃到这美味的鹅。

去体验喝茶,卤鹅哥默默抬高手,把茶杯直接送到嘴边,把人吓了个激灵。

吃饭时,翻译招呼工作人员帮忙给其他人递鸡翅烤串,也是他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前后左右转着圈给人递吃的。

结果就是大家打作一团,亲如一家。

甲亢哥的Uncle,也是大家的Uncle了。

13

但Uncle有他的分寸感。

转场途中,团队去便利店采购。

卤鹅哥早早准备好付款码,抢先一步付了钱。

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就是这么朴素。

14

意外的插曲也是有的。

一是。

在长沙文和友吃饭时,卤鹅哥坐到了甲亢哥旁边的位置,还没吃几口,文和友老板喊着“I'm boss”出现了,让甲亢哥把位置扛出来。

还说“让我介绍一下,不然明天去重庆”。

卤鹅哥没多说话,就让了。

二是。

长沙行中途,卤鹅哥去取要送给甲亢哥的告别礼物,结果回来时明星车队却已经开走了,留下他在原地默默等待,十分茫然。

看到车辆后,他还跟着追了一会。

最后负责安保的车辆认出了他,把他载去下一个点,才没错过甲亢哥的行程。

同一时间的明星车队上,其他人找了很多借口,说他太累了、他在另外的车上...

只有甲亢哥焦急而关心地询问:

“叔叔怎么没来?”

15

后来有网友对着每个人的动作和眼神抽丝剥茧,戏称这一幕“甲亢哥之外,全员恶人”。

大家冲到芒果台的相关账号下破口大骂,怪他们没格局,怪他们给长沙丢人。

网络上的舆论就是如此神奇。

几天之前,被认为“喧哗抢镜没礼貌,不尊重外国友人文化”的还是卤鹅哥本人。

他还为此出来道了歉。

结果现在被抱不平的,也是他了。

何尝不一种风水轮流转呢?

16

卤鹅哥从甲亢哥直播间的过客,晋升成为特邀,靠的是他的毅力和真诚。

在网友口中舆论反转,也一样。

世上网红千千万,能像卤鹅哥这样放得下面子、出得了力气、吃得了苦的,不多。

遇上甲亢哥之前,他在网上搞助农直播,看得人不少也不多;还在家乡开了个农产品小店,生意冷冷清清,房贷逾期还不上。

所以他去投喂甲亢哥,就是想蹭流量,就是想推广家乡特产,最好也推广自己。

看似功利,但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更何况。

不是每个想蹭流量的人都能连跑五个城市,在行程地点蹲守,准备特色美食和礼物,在二三十度的天气穿大花袄子博眼球。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现学英语、现学甲亢哥的舞蹈,在镜头前不遗余力地搞节目效果,自己累得不行还能体贴照顾团体每个人。

更不是每个人都能抵挡住舆论攻击,只为了一次又一次让家乡的美食得到曝光。

你可以说他蹭流量的方式不高级,但能做到最后,恰恰需要一颗坚定的大心脏。

生活很难,谁的机遇不得自己创造呢?

17

想起一个段子。

很多年后,当甲亢哥带着团队在北极直播,也会出现一个穿着大花棉袄的人,手里提着重庆荣昌的卤鹅,救他们于暴风雪之中。

这就是卤鹅哥,仿佛能克服一切创造奇迹。

18

现实中,卤鹅哥救了荣昌卤鹅。

据说,去年荣昌滞销鹅肉120吨,有三成的养殖户转行不养鹅了。

如今行情变了。

新闻说,当地部分卤鹅企业销量增长1000%,线上订单平均增长105%。

网店老板说:

“出快递面单的机器都要打冒烟了!”

线下游客也络绎不绝,纷纷涌来采购。

反正国内外都知道荣昌卤鹅好吃了。

19

回到重庆那天,很多卤鹅商家们自发去火车站接他,拉着横幅,手拿鲜花,带着家乡特产,像他投喂甲亢哥一样,投喂他满嘴美食。

他们拍着胸脯保证,要好好给卤鹅把关:

“不会砸了被你带火起来的荣昌卤鹅招牌。”

当地官方也十分重视。

火速授予他“荣昌卤鹅首席推介官”的头衔,报销了他追行程的路费。

当地卤鹅协会还奖励他10万元。

卤鹅哥逾期的房贷终于能还上了。

连书记都和他一起开了直播,就为了推荐荣昌更多的特色产品,打开更大的市场。

卤鹅哥,现在是荣昌的大英雄。

20

我看完了他的抖音账号,发现他从四五年前就开始做善事、搞助农了。

疫情时,他自费买食物送给环卫工人。

重庆山火,救灾时差摩托车,朋友问他要不要当志愿者,“晚上问的,凌晨他就赶到了。”

凌晨一点,看到有阿婆在路上卖蛋,他直接包圆了,送给了另一位有需要的残疾人。

夏天太热,他还时不时给人送西瓜送水送雪糕。

80岁的爷爷奶奶想卖红薯粉,他也主动放在自己的账号,帮人想办法。

。。。

21

有人说,做好事就做好事,非要拍下来发到网上给人看,不就是为了流量为了名声吗?

但君子论迹不论心。

网络上大把的人为了流量整烂活,动不动就造谣,时常扰乱社会秩序。

而卤鹅哥为了流量,宁愿做善事、搞助农,还坚持了很多年不变,还做出了成果。

这不比前者可靠多了吗?

如果所有人都像这样博名声求流量,那我们就真能看到一个“美好的明天”了。

来源:墨问大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