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医生建议做 PET/CT 检查时,很多人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两个字 ——“危险”!担心辐射会伤害身体,害怕检查带来副作用…… 特别是家里有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家属,更是纠结不已。
当医生建议做 PET/CT 检查时,很多人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两个字 ——“危险”!担心辐射会伤害身体,害怕检查带来副作用…… 特别是家里有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家属,更是纠结不已。
今天,我们就来打破这些 “误解”,揭开 PET/CT 检查的神秘面纱!
PET/CT,究竟是什么“黑科技”?
PET/CT 可不是把 PET 和 CT 简单拼凑在一起,它堪称医学影像界的 “黄金搭档”。PET,就像给身体里的细胞装上了 “信号追踪器”,通过注射带有微量放射性核素的示踪剂,检测细胞代谢活动,能精准发现那些 “不对劲” 的细胞;CT 则是一位 “高清摄像师”,可以清晰呈现身体的解剖结构。两者强强联合,不仅能看清病变的位置、大小,还能知道病变细胞的活跃程度,让疾病无处遁形!
对于 AD 患者来说,PET/CT 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疾病早期,大脑可能还没有明显的结构变化,传统检查很难发现异常。但 PET/CT 能通过示踪剂与大脑特定蛋白的结合情况,提前检测出大脑中 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等 AD 的特征病理,帮助医生更早地确诊,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让患者得到更有效的干预。
辐射量比长途飞行还低?
一提到放射性检查,大家最担心的就是辐射。PET/CT 检查确实存在辐射,但真的没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一次脑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通常在5-8毫西弗(mSv)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呢?一次跨洋长途飞行,比如从东京飞到纽约,我们受到的宇宙辐射大约是0.2mSv;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年从自然环境(比如土壤、空气、食物、宇宙射线等)中接受的总辐射就有2-3mSv。这么对比下来,虽然PET/CT的辐射量比日常多一些,但也远没有达到“伤身”的程度。而且,医生在决定是否进行PET/CT检查时,一定会权衡检查带来的收益和辐射风险,只有当检查的价值远远大于风险时,才会推荐这项检查。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PET/CT设备的辐射剂量也在持续降低,让检查变得更加安全。所以,别再 “谈辐射色变” 啦!
副作用?真的不多!
除了辐射,大家还担心 PET/CT 检查会有其他副作用。其实,整个检查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不适就是注射示踪剂时那一瞬间的轻微刺痛,就像平时打个小针一样。
示踪剂虽然带有放射性核素,但它的半衰期很短,会在体内快速代谢并排出体外。一般在检查后的 24 小时内,绝大部分示踪剂就会通过尿液排出。在这个过程中,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恶心、头晕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很短暂,也比较轻微,不会对身体造成长期影响 。而且,在检查前,医护人员会详细询问病史和过敏史,尽可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检查前后,这些细节要记牢!
检查前:不是所有的检查都需要禁食 ,避免剧烈运动,让身体处于平静状态,这样检查结果才更准确。如果正在服用药物,一定要告诉医生,有些药物可能需要在检查前调整剂量或暂时停用。
检查中:放松心情,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保持身体不动,十几分钟就能完成检查。
检查后:多喝水,加速示踪剂排出体外。检查结束后,短时间内尽量避免接触孕妇和婴幼儿,但也不用过度紧张,正常的日常活动基本不会有问题
PET/CT 检查就像一位 “火眼金睛” 的医学侦探,虽然带有一些 “神秘色彩”,但它其实安全又可靠,在疾病诊断尤其是 AD 早期筛查中发挥着巨大价值。下次再遇到医生建议做 PET/CT 检查,别再盲目拒绝啦!相信医学,让先进的检查技术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来源:医脉通神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