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太清与奕绘的京师生活》序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8 22:19 2

摘要:太清词得力于周清真,旁参白石之清隽,深稳沈著,不琢不率,极合倚声消息。求其诣此之由,大概明以后词未尝寓目,纯乎宋人法乳,故能不烦洗伐,绝无一毫纤艳涉其笔端。

太清词得力于周清真,旁参白石之清隽,深稳沈著,不琢不率,极合倚声消息。求其诣此之由,大概明以后词未尝寓目,纯乎宋人法乳,故能不烦洗伐,绝无一毫纤艳涉其笔端。

曩阅某词话,谓:“铁岭词人顾太清,与纳兰容若齐名。”窃疑称美之或过。今以两家词互校,欲求妍秀韶令,自是容若擅长;若以格调论,似乎容若不逮太清。太清词,其佳处在气格,不在字句,当于全体大段求之,不能以一二阕为论定、一声一字为工拙。

——况周颐《东海渔歌》(西泠印社本)

五千年文明,无数英雄粉墨登场,在诸多方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固然,英雄主要由男性扮演,但是,无数了不起的女性也在道德、能力、才华等诸多方面令人刮目相看,那些最了不起的女性,被写人笔记、诗文和史书,并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被称作才女、且被公认的(不算小有才者),前有班昭、谢道锡、朱淑贞,后有李清照、顾太清,不过寥寥十数人而已。

清代是传统文化集大成的时代,也是清词中兴的时代。论词,有男中纳兰容若、女中顾太清的说法。清代词人何其多,但有此句,足见顾太清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太清,姓西林,雍正名臣鄂尔泰家族后裔,名春,字梅仙,号太清,出生于北京香山健锐营镶蓝旗,平时自署西林春、太清春等,之所以以顾太清名传世,皆因寄养于族姑母顾氏,且因清末民初南士不通北俗所致。

问题是,关于顾太清,我们了解的还不够多。顾太清后人金启棕先生有《顾太清与海淀》,开顾太清系统研究先河(不仅局限于太清词上);张菊玲先生有《旷代才能顾太清》,仍以分块(生平、交游、作品等)研究为主调。

近十年来,关于太清、其夫奕绘的研究文章、硕士论文颇有一些,加深了我们对顾太清其人的了解。

但是,学界仍旧缺乏一部能够贯穿太清生平、作品、思想认同的专著,缺乏一部带有生气的反映当时时代(嘉庆至光绪)、生活环境(北京与北京西郊)、家族状态(贝勒、镇国公)的著作,以至于大众对太清的了解或者是片段式的,或者是片面的。由于迄今缺少一部真正翔实、有生活气息的顾太清传记,社会上对顾太清的了解还不多,且有不少争议。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高明的诗人往往作诗含蓄,对其作品的解读容易产生歧义,更大的原因还在于,那些研究者不了解太清的特殊之处。

太清不仅是位女性诗人,她更是一个旗人,一个北京的特权贵族妇女,一个足迹遍布京师、西郊的旗人贵妇……

她的学养、见闻、审美、道德等全然不同于普通大众,也全然不同于江南闺秀,更全然不同于今天的女性。

笔者2004年至曹雪芹纪念馆工作,从事学术研究,方向集中于红学、曹学、史地、园林、民俗诸方面(后者都是红学何以有与其他学问不同的“个性”,以及有什么个性的证明),陆续撰写各种专业文章六十余篇、文字百万余。

顾太清出生的地方健锐营镶蓝旗,距离我工作的地方往南不过三四里地,她与丈夫奕绘笔下无数的地名,要么是我到过的、熟悉的,要么是经常出现在我的阅读里。

顾太清不仅是词人,也是文人,也是北京旗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者,她还是一个《红楼梦》的爱好者。实际上,《红楼梦》是顾太清家族阅读与传承的核心内容之一;此外,太清还创作了一部《红楼梦》的续书《红楼梦影》。

这些机缘都使我决定要为她做点什么。

一个研究者能做的,也就是做点研究、写点文字罢了,并尽量写得翔实、客观、系统些。于是也就有了这本书。

樊志斌

二〇二一年四月

来源:《顾太清与奕绘的京师生活》


《顾太清与奕绘的京师生活》

作 者:樊志斌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5年3月

来源:CBPCI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