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36岁,找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把时间多留给它!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7 16:39 2

摘要:普通人脑海里每天闪过1.2万至6万个念头,其中80%的念头是消极的,95%的念头与前一天完全相同。

你好呀,我是小橙子!

美国科学家基金会通过调查发现:

普通人脑海里每天闪过1.2万至6万个念头,其中80%的念头是消极的,95%的念头与前一天完全相同。

“忙碌”不单指身体的状态,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心理状态。

有网友说:每天从早8点工作到晚8点,我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离理想的自己有点儿远。

我相信,这位网友的困境,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境。

我们像一个杂技演员,七手八脚地旋转着空中的盘子,眼睛紧紧盯着他们,唯恐其中一个会掉下来。

而有些人,却走得又快又轻松,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他们一直在专注做一件事。

《精要主义》这本书告诉我们:获得成功,只需要你去做对的事,而不是做对每一件事。

01.什么是精要主义?

精要主义,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当你的角色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多,你就会发现自己在均匀发力。

你好像很忙,什么都会一点,什么都参与一点,但并不是哪个领域的高手,也没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精要主义,就是理性客观地分析,让你看清楚问题的实质。

不需要那么多感性的分析,选择时摇摆不定,行动时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抓不住重点。

“如果在一段宝贵的时间里,只能做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常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就不会轻易偏离目标、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带走注意力。

如果不能自己安排生活的优先次序,就只能任由别人替你安排。

我们希望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有觉知地生活。

我们希望回头望的时候,发现自己是一直主动做选择的,而不是被迫逼着走的。

这就是精要主义,最大的意义~

02.为什么要实践精要主义?

精要主义的核心,是想清楚一点:什么是最重要的?

只有确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你才会去围绕它规划目标、安排时间。

除了这件事,其它的都应该往后排。

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些沟通不了的人,你不需要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因为不值得~

精要主义不是要你做一个不顾实际情况的人,而是想告诉你,谁能在混沌中保持清醒,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林肯说:“如果要花6小时砍树,我会花4小时磨刀。”

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yes,那就应该是一个肯定的no。

要在重要的时刻编辑自己的人生,而不要事后付出百倍代价去弥补。

03.如何成为精要主义?

01.重在实质

人在谈论事情的时候,很喜欢靠直觉、谈感情、用道德去评判是非标准。

但是这样,只会让问题绕成一个复杂的毛线球,根本找不到它的开头在哪里。

有时候,更好地解决问题,只需要判断:

怎么做,对双方都有利?

怎么样,更好地解决问题?

怎么样,给自己带来最小的损失?

不要对牛弹琴,不要在自己控制不了的事上,下太多成本。

有时候,止损就是最大的赢。

不要总是说自己很努力,你不需要向别人证明,我们要看的是结果。

就像我们一起种瓜,最后没有收成的时候,你去解释自己的努力,根本没有意义。

人,欺骗别人还可以理解:欺骗自己,那就太无知了。

02.要有取舍

如果2025年我的目标是学习舞蹈、练习书法,这种新的、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技能,大概率是没法完成的。

如果我的目标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比如阅读和写作、健身和控制饮食,那么这些目标之间就可以协同进行。

目标设定要合理,同时还要学会取舍。

哪怕是一年读100书这一个目标,也要规划好自己要读哪些书。

同样是读书,读的数量都是100本,大家的成长和收获差别也是惊人的。

03.以自己为标准

精要人生,是一种了无遗憾的人生。

所有的目标的制定和执行,都要以你为主。

精要主义的关键是从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掌控,即这是我选择的、这是我可以掌控的、这是我可以实现的。

我们的信念是:没有什么能阻挡我,其它的事情,都不重要。

写在最后

读完这本书,突然发现自己的前半生是在混沌中度过的。

不知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知道奋斗的目标是什么,别人一说就会随意改变目标。

正因为这样,才会在随波逐流中,始终摇摇晃晃、根基不稳。

《精要主义》这本书的内容和书名一样,非常简介,它只想讲一件事——只做最重要的事。

正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生命都是有限的,就不应该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对自己的人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种要求不是头悬梁、锥刺股式的勤奋,而是要在重要的事上多下功夫。

做对的事,少而精,在关键点上花时间和力气。

因为我们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正确的事,所以我们的心态也会更松弛,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我不是在奋斗之后才享受人生,而是在奋斗的过程中,就找到了人生的乐趣。”[玫瑰]

来源:小橙子的读书时光一点号1

相关推荐